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2023-12-18成富林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成富林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了教学设计的广度与深度,需要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设计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紧跟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实现物理教学的提质增效.教师设计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提问、实验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案,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功利性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3)32-0089-03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渗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设计方面多关注学情,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构优化教材内容,因材施教,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提问教学

1.1 关系处理

教师对物理问题的设计不能主观随意,需处理好以下多种关系:(1)通过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究者,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学习的乐趣;(2)师生加强互动,拓展学生思维,建立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脚手架;(3)处理好维度、难度等方面的关系,把握提问的形式和时机,拓展提问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4)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让后进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综合所学知识点,发展优等生的创新思维;(5)减少“对不对”等低效提问,提出有启发性和梯度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6)问题贴合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提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7)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時间,有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8)学生解题思路错误时,教师给予提示和指导,引导学生纠正思路;(9)鼓励学生质疑,多角度理解问题.

1.2 把握技巧

教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技巧:一是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等;二是设计综合性问题,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整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三是设计启发性问题,催化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四是设计生活化问题,拉近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增加问题的亲近感,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教师设计问题前,要充分把握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物理知识的内化吸收.

1.3 掌握策略

教师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去设计物理问题,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物理现象与概念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1 引发认知冲突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受其生活经验产生的前概念影响较大.教师课上设计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认识,实现认知的同化与顺应.如学习“光的折射”相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展开“用筷子夹水中玻璃球”的游戏.学生在游戏前跃跃欲试,认为自己能够夹到更多的球,但在实践中,学生的游戏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引导学生从眼见为实的错误认知入手去思考原因,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兴趣.

1.3.2 对比提问

在复习环节,提出对比个性与共性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比较和发现中深入掌握理论.如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比较并联与串联电路等,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强化科学分析能力.教师出示“下列关于串联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个选项”的问题,其中“若一个用电器的内部断路,其余用电器仍可能通电工作”的选项是错误的,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若一个用电器的内部开路,其余的用电器都不能通电工作,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解题关键在于学生对串联电路特点的掌握,各用电器在串联电路中首尾相接,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开关在电路中控制全部用电器的通断,改变开关的位置,控制作用不变.

1.3.3 层次化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提出难度和深度不同的问题.如学习“汽化与液化”相关内容时,对基础层次低的学生,提出“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哪些属于汽化”等低难度和封闭性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概念知识;对基础层次中等的学生,提出“分析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没有受伤的原因”等中等难度和半开放性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实现本课所学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对于基础层次高的学生,提出“解释在天气炎热时,向地上洒一些水,有时感到凉爽,有时感到更热的原因”等高难度和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新旧知识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

1.3.4 拓展提问

教师设计问题链,从基础知识向生活经验及课外知识拓展,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新知识,逐渐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与严谨性,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如在“组装电路”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提出“电路的四要素”“是否可以在电路中随意放置开关”“从正负极的哪极开始组装电路”“开关处于断开或闭合状态”“各小组的连接方式差异”等问题,让学生有所启发和准备并进行思考[2].

1.3.5 针对性提问

教师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提出针对性的问题,避免随意空泛提问引起学生思维混乱.教师可以教学的目标或重难点,提出指向明确的问题,发展学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相关内容时,当教师提出“物体运动受阻力的影响”等宽泛问题时,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可细分问题,明确问题的导向,便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细分为“阻力对小车运动的作用”“比较接触面对小车的阻力大小”“阻力逐渐减小或消失时,小车会如何运动”等小问题,帮助学生思维过渡,生成知识体系.

1.3.6 生活化问题

如学习“分子热运动”相关内容时,举出酒香不怕巷子深、香水等生活化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涉及的扩散与布朗运动的概念知识.如学习“杠杆原理”相关内容时,教师举出多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对错,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质疑,深化认知,体验解决问题与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2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实验教学设计

2.1 课内实验教学

2.1.1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物理实验,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但前提是教师要把握正确的实验演示步骤与操作方法.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移动蜡烛与光屏时,提醒学生观察光屏上像的大小与物距及像距的变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1.2 学生自主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设计和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论实践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讲解物理知识后,引导学生借助实验去求证.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验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验中完成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渡.

2.1.3 创新实验

如学习“液化放热”知识点时,教材通过汽化吸热推导出液化放热,结论不够严谨,教师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创新实验装置,规避热传递因素的干扰,利用水蒸气阀门、排气阀门和沸水阀门控制烧瓶内气压,实现对通入烧杯的水蒸气及沸水量的有效控制;二是水蒸气在冷水中液化量少,实验现象不明显,在烧杯中装油,借助水油不相溶的原理,清晰观察油水分层,水蒸气液化的现象更加明显.

2.2 课外探究性实验

教师遵循资源协调性、技术性、合作性、实际性、自主性、趣味性等原则,合理设计小制作、小实验等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延伸课内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发展感性到理性、具象到抽象、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和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物理知识的延伸,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3].

3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更多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定位,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相互评价和帮助中,提高学习质量.

3.1 合作学习组织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教师对全班学生合理进行分组,对各基础层次的学生穿插式进行分组,各小组的整体水平要均衡,促进组内和小组间的良性竞争;最后,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关注学生组内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管理,避免学生不积极参与,防止合作学习形式化.

3.2 合作学习开展

首先,教师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包括个人任务与总任务,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如在学习“杠杆原理”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杠杆,教师设计“阅读文本,了解杠杆定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思考这些杠杆是否符合杠杆定义”“阅读文本,找出杠杆的五要素”“找出不同杠杆支点”“解释力作用线,将其标示出来”“讨论力臂定义,为什么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做出图中的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等学习任务.对于封闭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可独立自主解决,开放性与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小组讨论解决.

其次,实时管理合作情况.要求各小组成员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和职责,为每位学生指定具体的任务.传授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合作学习习惯,小组之间的讨论,要做到实事求是,避免盲目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和氛围.

再次,确定合作学习时间.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内容,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思维,展开深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

最后,加强展示与评价.教师要求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补充,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班级发挥头脑风暴力量,解决各小组的个性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使其客观认识和弥补自身的不足.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让物理学科的教学回归教育本质,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教师通过有效提问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理解概念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轻松解决学习任务;通过实验教学设计,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树崤,刘炳昇.基于提升物理觀念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初中物理“运动的相对性”一节的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20,41(8):46-49.

[2] 王枚姣.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J].新课程(中),2018(9):35.

[3] 郑鹏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微课有效开发[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1):224-226.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