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

2023-12-18胡珏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胡珏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复杂繁琐,教师掌握提問技巧,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打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契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创设轻松的提问环境,把握提问的时机,注意提问的层次性,把握新旧知识的关联点,让教学措施贴近学情,充分发挥提问教学法在构建开放性课堂,为学生搭建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3)32-0053-03

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通过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加强师生互动,搭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收获和体验.尤其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讲授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高级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掌握艺术性的沟通能力和提问技巧,实现数学教学提质增效,为学生学习减负.

1 课前提问,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等特点突出,学生养成良好预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降低学习新课内容的压力和难度.教师合理设计导学案与问题,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和学习的目标,使其有效展开预习活动.

在“正数与负数”教学的预习环节,教师合理设计预习单.一是预习目标,明确阐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内容,即叙述正数与负数是如何产生的,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描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二是学习重难点,明确阐述学习的重点,即会判断正数与负数,运用正数与负数表示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难点是负数的引入,学习的疑点是建立负数概念;三是复习导入,要求学生思考“举例说明小学数学中学过哪些数?”“学过的最小的数是哪个?”“是否有比0更小的数?”等问题,制造悬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四是探索新知,举出早晚气候温度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出其表示的温度?”的问题,举出地图上不同高度山峰与盆地的例子,让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8 848米、吐鲁番盆地-155米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引出正负数的概念知识;五是巩固练习,要求学生思考“8 848是什么数,-155是什么数,海平面的高度是哪个数?”的问题;要求学生完成正数与负数集合的预习任务,“写出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等习题;六是学习感受,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写出自己的预习感受和质疑.

2 课上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2.1 注意优化提问环境

具备探究性与设计性的提问,会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反之会让学生思维混乱,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课上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在“字母表示”的教学中,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中代数取代算术的转折点,学生经历了具体的数、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等知识的学习,向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知识学习过渡.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较大,建议教师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在课前延伸的环节,合理设计问题,带动学生思维过渡,即“1,2,3是连续的整数,-2,-1,0也是连续的整数,如何用字母n表示其中最小的那个整数,其他两个整数该如何表示?”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数,规律可写成什么?”“设a,b,c为任意三个有理数,加法结合律可表示为什么?”“已知三角形一边长为a,这条边上的高为h,三角形的面积S如何计算?”等问题.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对新课内容有逐步的认知.在新课探究的环节,教师设计“幸福来敲门”的游戏.教师向学生发放8,9,10,J,Q,K的扑克牌,抽到最大牌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提出“为什么K最大?”的问题,学生抽牌后回答问题[1].通过设计该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轻松引出课题.教师播放儿歌《数青蛙》,创设“用n表示青蛙的数量,如何表示青蛙腿和眼睛及嘴的数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法则及数量关系等方面的优越性.

2.2 把握提问时机

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可发挥问题的最大作用.一是在引入处提问.在学习“圆的定义”相关内容时,教师提出“车轮的形状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造成三角形等其他形状是否可以?”等问题.教师通过追问,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自然而然地引入圆的定义,让学生轻松学习,使其余味无穷.二是在结尾处提问.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后,引导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方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使其感受到言已尽而意无穷.教师在结尾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拓宽思路,学生在思考和探究及创新中学习,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概念知识[2].三是在重点处提问题.在学习“平方差”的相关内容时,提出“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中,a,b表示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公式中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四是在难点处提问.在学习“认识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提出“三角形的面积是y,底边是x,y是x的函数吗?”的问题.学生通过函数概念可轻松解决问题,对函数本质特点的掌握更加深刻.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从思维角度去解决学习难点,会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五是在疑点处提问.教师将学生的错题作为教学问题,教师出示两种计算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重新梳理知识和思考计算得出正确答案,发展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严谨性等.六是一题多问.教师围绕抛物线等知识,展开“一题多变”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讨论,抓住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七是在知识模糊处提问.在学习“平行线”定义相关的内容时,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通常无法提出具体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平行线的定义中,一定要限定同一平面内呢?”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错的对比中明辨是非,借助反差效应呈现本质差异,轻松解决学生的知识模糊点,加深对知识的把握[3].

2.3 层次化提问

教师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提问,达到提问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为了让全班学生受益,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教师应把握问题的广度、难度、跨度和密度,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得到”.跨度较大,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跨度较小,无法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复习环节适合设计跨度越大的问题,新授课内容适合布置跨度较小的问题.教师合理划分学生的基础层次,跟踪评价学生的个体差异,再设计针对性的问题,避免出现后进生对新知识消化吸收不了、优等生素质能力得不到拓展训练等问题.

2.4 丰富提问方法

一是利用反问法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直接点明其错误所在,而是对错误的症结去反问,让学生反思、发现并解决错误.教师围绕学生的习题错误答案,让学生叙述其解题的思路过程,再围绕概念知识进行反问,让学生快速了解错误所在.二是设计问题链.教师先从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再根据学生的思维拓展,提出综合性的问题,逐步深化前一个问题,通过问题的延伸和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递进效果.在学习“积的乘方”的内容时,教师提出“什么是积的乘方?”“积的乘方法则是什么?”“积的乘方公式是什么?”等问题链,教师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想,围绕探究点设计问题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与生成过程,用心体会和用脑思考衍生性和概念性的教学内容.三是利用引导法提问.针对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去解决问题.如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相关的问题,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条件.教师在学生无从下手时,提供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关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内容,可以通过列表等数学方法去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用哪种数学方法更适合解题.教师围绕辨别发现、比较关联、解释综合、应用实践、整合小结等过程进行适时适度的提问,带动学生思维由低到高的过渡,打破思维障碍,促进学生的发展.

3 课后提问,强化知识巩固

3.1 开放求异原则

为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教师围绕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课后多角度思考,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密切关联,如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让学生多角度探究和解决发散与开放问题的解决途径,如用两种多边形铺设地面,会存在哪些组合?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去大胆想象和尝试,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满斗志,乐于运用智慧探究问题的新解法.

3.2 多学科渗透原则

教师渗透多学科融合教育的理念,课后设计整合多学科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如整合物理杠杆原理知识,设计出动力臂的函数图像的数学问题;如斐波那契数列知识在化学与物理等领域有所渗透,可设计出兔子数列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解决整合多学科知识的数学练习题,深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利用价值,感受到学习学科知识的意义所在.

3.3 针对性原则

课后师生线上交流讨论,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惑,根据学生的学习疑惑,及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打折”相关的数学内容時,提出问题:“某商场进行年终促销,商品一律按照服装标价7折优惠,但打折后的价钱,比原价还要高5%,求问商场将服装标价提高多少?”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打折类的知识,会出现诸多的疑问.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提出疑问,如“为什么服装标价与原价有区别?”教师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要避免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受到伤害,还要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以此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体验.教师要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育,课后通过追问和学生质疑精神等方面的培训,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和极具个性的学习者,让教育回归本质[4].

总之,提问是教师活跃课堂氛围、发展学生思维、攻克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但前提是教师要掌握提问技巧,有效安排和控制教学活动.通过课前的预习单设问,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通过课上的适时适度和多种方法的提问,达成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培育目标.通过课后的多角度提问,实现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创新运用探索,促使数学学科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姜成胜.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1(23):201-202.

[2] 边应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技资讯,2020(9):193-194.

[3] 王慧芳.初中数学渗透“思维导图”的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0.

[4] 齐琳.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115-116.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简析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