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易被忽视的咳嗽病因
2023-12-18龙景云
龙景云
胸膜是覆盖在胸壁内表面及胸腔脏器(如肺、纵隔)表面的一层浆膜。胸膜会围成的一个密闭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呈负压状态,当各种病原体侵犯胸膜,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即为胸膜炎。胸膜炎的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热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非常不适。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胸膜炎常常被忽视,导致病情加重。
引发胸膜炎的病原体较为多样,比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都可能引发胸膜炎,临床上本病大多继发于肺部和胸部病变,以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其次还有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肿瘤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真菌性胸膜炎、结缔组织病胸膜炎、胆固醇性胸膜炎等。
罹患胸膜炎后,肺部包膜会彼此摩擦,使得患者在每次深呼吸末了那一刻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呼吸深度、频率都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干咳,可伴有痰液,痰液的颜色、性质则和所感染的病原体有直接关系。患者还会有呼吸困难、气短、气促和发热等表现。因此,如果出现持续数天或数周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临床上,胸膜炎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1)医生对患者进行胸腔、背部听诊等体格检查。(2)借助胸部X线或CT,检查患者胸膜炎感染的具体部位。(3)借助血液检查分析感染的严重程度。(4)通过胸腔穿刺,采取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以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胸膜炎治疗方式的选择因类型而异。比如,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主要是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根据患者体内的病原菌特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口服或静脉滴注;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胸膜炎,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如使用镇痛剂和退热药来减轻患者的胸痛和发热症状;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抗真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治疗期间,患者必须充分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并严格遵循医嘱,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严重的胸膜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胸腔引流、胸腔镜手术等。例如,当胸膜炎引发脓胸时,患者胸腔内积聚的脓液需要通过手术排出;当胸膜炎导致纤维素肺炎时,患者有窒息风险,需要进行肺切除手術;当胸膜炎导致胸膜粘连时,尤其是粘连程度较重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分离粘连的胸膜层;肺脓肿作为胸膜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需要通过手术引流和清除脓液。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胸膜炎的决定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包括年龄、病原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治疗反应等。这些都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才能确定,不建议患者自行选择,应严格遵循医嘱。
日常生活中,要想有效预防胸膜炎,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避免过度饮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坚持锻炼。再者,有肺部和胸部病变时要积极治疗。此外,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也可以帮助预防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