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由呼吸,对结核病说不
2023-12-18律晨
律晨
可能有很多人像汪女士一样有这种错觉:结核病像霍乱、鼠疫一样,已经是“过去式”了。实际上,在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结核病的发病人数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11月7日发布的《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年192个国家和地区有750万人被确诊为肺结核患者,是世界卫生组织自1995年开始在全球范围监测结核病以来的最高数字。而我国2022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4.8万人,发病数量居全球第三,仅2022年就有约3万人因罹患结核病而死亡。可见,结核病这一古老的“白色瘟疫”仍然是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杀手。
长时间咳嗽、胸闷、低热、盗汗需警惕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它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最常见的患病部位是肺部。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名体内病菌活跃的结核病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附近的人如果吸入其带菌飞沫,就很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停留在肺泡里,可能引起类似流感的反应,也可能没引起任何症状;几天后病菌侵袭至身体其他部分,比如脑与骨骼;结核杆菌经3~10星期大量繁殖后,会导致感染部位出现炎性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力正常,感染者平素较健康,病菌可能被杀死,病变可能就此结束。但在有些病例中,病变到此并未终结,仅仅进入潜伏期,此后(可能几年后)如机体免疫力变差,潜伏的结核杆菌就会再度活跃,引发结核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两肺的上叶,因为结核杆菌繁殖需要氧气,而该处氧气比较多。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胸痛及呼吸困难,全身症状有发热、疲乏无力、消瘦、盗汗。结核病的发热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低热多见。
目前,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和血清学检测(例如结核抗体检测),以及拍摄胸片或者肺部CT,可早期发现结核病,有助于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发病率,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
预防需做好自身防护和消毒
我们需要明确,并不是所有肺结核患者都有传染性,正在排菌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才是主要传染源,经治疗的排菌患者结核菌毒力减弱、活菌减少,传染性较弱。且一般人抵抗力强,不至于一接触结核菌就中招。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矽肺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以及生活贫穷、居住拥挤、营养不良人群的免疫力较低,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此外,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
那么,如果我们身边有肺结核患者,该如何降低被传染的风险呢?做好自身防护和消毒两方面工作比较有效。(1)接种疫苗。卡介苗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有效手段,我国政策规定新生儿可免费接种。然而,它并不能完全防止感染。(2)保持通风。定期开窗通风是最经济、便捷且有效的方法,尤其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教室和集体宿舍。(3)佩戴口罩。在高风险区域如医院结核科门诊,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4)提升免疫力。机体的免疫力与疾病发病密切相关,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愉快心情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患有影响免疫力的疾病,应定期筛查结核病。(5)进行消毒。结核杆菌对紫外线照射、阳光直射、高温、高压蒸汽和酒精敏感,后者分别在10~20分钟、2~3小时、1分钟、30分钟和20~30分钟内可将结核杆菌杀死。
如果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觸过,要注意观察自身的症状,当怀疑自身得了结核病时要及时就医,在确诊之前要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1)佩戴口罩。戴口罩有助于减少病原体传播,尤其在与家中老人或孩子近距离接触时。(2)保持距离。尽量与家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亲密接触,如拥抱和亲吻。(3)注重卫生。正确进行七步洗手法,尤其是在与家人接触前后、用餐前后等。(4)避免共用餐具和生活用品。尽量避免与家人共用食具、杯子等生活用品,并采用高温煮沸15分钟的方式进行消毒。(5)隔离生活。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暂时与家人隔离生活,以免在共享空间时传播潜在病原体。
遵照治疗原则,肺结核可治可控
如果被确诊为结核病,也不要紧张害怕,严格遵照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结核病是可控可治的。一线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初治肺结核规范治疗时间一般为6个月,期间要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
但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没有按时复查,药吃完了,就暂时不吃了;外出不在家,药瓶太多,带着不方便,先不吃了;刚复查过了,药物治疗有效果,现在也没啥不舒服的,就不用吃药了……患者自行停药,没有药物的抑制,那么存留在体内的结核杆菌会继续繁殖,导致治疗失败和疾病复发,甚至产生耐药性。
对于结核病患者用药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我们是非常理解的,下面就教大家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小妙招:(1)使用分格药盒。根据医生开具的服药方案及次数,提前分好一周的药,以每天服药次数选择3格或4格的药盒,药盒外面标注星期,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药盒尽量选择透明可视的,方便辨认药片,能快速判断吃没吃药。(2)设置提醒。通过闹铃、手机APP、小程序、带提醒功能的电子药盒等,设定服药时间,反复多次提醒。(3)定期记录。可以利用日历、工作小秘书等,制作服药卡,每天记录。(4)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就诊的医疗机构通过微信、短信、电话、患者管理软件以及互联网医院平台,了解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律用药的严重后果,发生漏服药的应对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等。做好结核病治疗的自我三监测,即服药、药物不良反应、复诊监测和记录,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总之,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不能仅依赖一两项措施。我们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如注重卫生保健、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将预防置于首位,积极进行防治。让我们共同努力,消除结核的危害,享受健康自由的生活。
>>相关链接 结核病患者可以享受的免费医疗项目
我们国家对结核病治疗实行部分项目免费,患者可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等)就诊,即可享受免费政策。具体包括:国家为初诊的肺结核疑似患者免费提供1次痰涂片(3份痰标本)和普通X光胸片检查;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可理解为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且有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免费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痰涂片检查(3次或4次,每次2份痰标本)和治疗结束时的1次普通X光胸片检查(初、复治患者各提供1次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