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传统观演模式的新突破
2023-12-18胡宇欣
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等联合出品的戏曲文化类节目《最美中国戏》,由汪涵担任社长集合戏曲界名家、文艺界名角通过创办“颐和戏社”,以“小班事”张颜齐、刘佳艺年轻人的视角踏上为期三个月的学戏之路,带观众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文化。该节目坚守了传统戏曲节目专业性的同时,开创性地回归戏曲传统的观演模式,在颐和园实景中演绎戏曲,同时创新融合多种艺术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审美体验。
一、戏台场景构建
中国传统戏曲大多在不设布景的裸台上表演,其时空上的虚拟性与假定性使其形成独特而卓越的艺术形式。传统戏场由于其历史渊源呈现出的形态各异, 如勾栏、瓦舍、舞亭、看棚、乐棚、戏楼、戏园等。戏场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体现着传统戏曲的艺术形态和观演关系。早期以歌舞类型为主的表演艺术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或者戏曲,直到唐代敷演具有故事情节的戏曲,以戏场为载体的戏 曲表演就此出现。而戏台指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 具有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引用《中国古戏台建筑史》中罗德胤给出的定义,戏台为“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建筑”。“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戏台是见证中国戏 曲成长,联结演员与观众双方的媒介。传统戏 台通常只设简单的一桌二椅,通过演员的程式化表演给予观众想象的空间。这是由于古代戏 曲艺人社会地位低下,演出的流动性要求团体轻装上路。演员精致的脸谱与服装填补了没有宏大的舞台背景的缺憾,通过表演时特定的动作表现舞台上并不存在的意境,給观众带来一场虚拟的、宏大的视听盛宴。
听鹂馆位于颐和园内,坐落在万寿山北麓,曾作为清代皇家宴饮娱乐的重要场所。戏台坐南朝北,这一朝向的布置遵循中国封建制度“序”(尊卑等级)的观念。传说乾隆皇帝曾上台为皇太后表演,最初戏台向南而建,1980年,建筑群被烧毁,重建时改为坐南朝北。“听鹂”用黄鹂鸟的叫声比喻戏曲音乐的婉转动听。听鹂馆戏台坐落在单层台基上,下层戏台约 12米见方,台基高约0.9米。其三面观的观演方式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观看视角。戏台为卷棚庑殿顶,屋脊上装饰有飞檐走兽,柱子之间采用额枋加以连接,其上施以彩画,雀替位于额枋下方,起到固定的作用。作为传统的双层戏楼,上下两层戏台正上方分别悬挂牌匾,为“来云依日”“凤翔云应”字样,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清时的丹麦著作《世界演出史》中提到:“(中国)舞台正面只用帷幔遮挡,上面有两个按照传统习俗设置的门,一个专门供艺人上场,另一个专门供艺人下场。”戏台背景设有木质隔扇用来区分演员上下场,其上方绘有花卉图案,丰富了戏台的装饰艺术,增添演出氛围。厅堂面积较大, 正上方悬挂匾额“听鹂馆”,字体苍劲有力, 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舞台上梁柱的塑造往往能营造戏曲表演的舞台空间,形成固定的且供演员流动的表演环境。戏台后来以两根立柱固定,屋顶壁画有龙身向下回旋的图案,象征着喜庆祥和。
《最美中国戏》第六期的主题为寻找“红楼梦中人”,随着戏台上绿植、假山、置石等景观布置的变换,戏曲演员在表演中赋予人物真情实感,精彩绝伦。宝黛二人贾府初见、宝黛钗爱情纠葛、黛玉葬花、宝玉误认新娘、宝黛梦中成眷属,演绎出宝黛爱情从萌芽、觉醒到升华的过程。在黛玉葬花片段,袁冰妍、李响两位演员在桃林中起舞,以形体美感营造出唯美的氛围。传统戏曲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融合了表演、唱歌、舞蹈、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当代的戏曲节目为传统戏曲赋予新的艺术形式和时代特色,满足着观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发展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美中国戏》在保证戏曲表演专业性的基础上,与情景剧、朗诵、音乐、舞蹈等现代艺术形式相碰撞,让戏曲变得好玩起来。
二、园林空间呈现
生活时空是无限的,而戏曲舞台时空是有限的。花园、殿宇、战场等不同的生活场景,都需要戏曲演员在固定的舞台上演绎,对于戏曲故事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进行灵活处理。观众 常常可以闭眼聆听,在大脑中构建出不同的场景。著名学者金学智把戏曲和园林概括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两个综合艺术系统,认为二者关系密切,在风格、结构与形式等方面表现契合。当《牡丹亭》《西厢记》等戏曲故事在园林中演绎之时, 长桥、亭廊、雕塑都能为其增彩。演出场景有帮助演员塑造人物、感受角色的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戏曲实景观赏满足了观 众的视觉享受。戏曲表演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将源于生活的动作转化为具有美感的程式化动 作。演员的一颦一笑、一歌一舞都有自己的表 演程式。优秀的戏曲演员苦练基本功,把握好 表演过程的节奏变化以及手、眼、身、步等多种功法,在此基础上突破程式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表演。
颐和园长廊临昆明湖、傍万寿山,是中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长廊,整体走向有弯有直,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相间,使得建筑形象富有变化。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历史故事、风景山水等艺术彩画,富丽堂皇,增强了建筑的观赏性。加上阁楼背景是水天一色的 昆明湖,几同于“环境戏剧”的舞台。在这里观赏歌舞、戏曲, 有画中意境, 故称“画中游”。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青山绿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往往通过建筑群的巧妙搭配营造出意境 美。不同于戏曲舞台程式化的表演,这里的表 演场景更加真实、开阔。
《最美中国戏》第一期主题为“临川四梦”,在剧目排演中, 创新地加入“梦神”这一角色,使得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跨时空相聚。节目打破舞台上时空变换的限制,观众跟随镜头入戏,辗转在听鹂馆、德和园、知春亭、苏州街。通过拍摄时景物的半遮半露,观众可以看到相互穿插的故事表演与园林景色。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个复杂多样亭台楼阁间,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节目在尊重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将舞台背景放大到园林,增强表演的典型性,实现了从戏曲舞台到园林实景演绎的突破性转换,戏曲独特的魅力与园林天然的古建之美结合,带给观众一场唯美的沉浸式体验。
要真正认识和理解一种文化,最直接方式 就是将其放置于它们自在的场景中进行“感知”,因为那种对特殊地点和特殊时代生活性质的感 知以及由此而来的思考,是理解文化的绝佳素 材,当观众走进某一场景时,记忆中就会出现 熟悉的片段,瞬间激发审美情绪,唤醒观众的 感情共鸣。节目以有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的 听鹂馆古戏台为核心场景打造“颐和戏社”, 第一期随着“小班事”张颜齐的视角,四位戏 曲演员演绎代表性的戏曲片段,向观众展示了“颐和戏社”社训。随着镜头切换,汪涵提笔 写下“今愿建颐和戏社传承戏曲,特邀众友至 此颐和园内共成此事”。此外,邀请中国戏曲老艺术家,进行富有仪式感的“颐和戏社”揭 牌仪式,通过精巧的构思,阐明加强戏曲传承 保护的紧迫性,引发观众的回味与思考。当中 国古代园林建筑作为戏曲舞台设计的一部分,加入全新的设计新意,便会形成具有时代感和 文化感的演出空间。当观众与特定的文化场景 “颐和戏社”达成互动关系时, “戏社”情怀 就会被激发,这更提高了节目的审美性与可观 性。“好戏颐和重启,国粹正应流行。”可见,《最美中国戏》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具 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三、结语
在传统戏曲发展遭遇到瓶颈的今天,电视作为现代传媒更要承担起发展戏曲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广大电视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当代电视媒介打造一档专业性与观赏性兼备的戏曲品牌节目,加强传统戏曲与观众之间的关联,从而改善传统戏曲萧条的局面。随着近几年各地剧团、剧院减少线下演出,年轻观众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艺术。不少戏曲名家与演 艺团体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创作,打造专业性与观赏性兼具的作品。在鼓励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戏曲工作者 更要借助现代媒介向观众展示有内涵、有高度、有魅力的传统戏曲。
任何艺术都不可能脱离当代观众而独立存活,在保留原有受众的前提下,培养新的观众 群体。这就要求戏曲不能将其表演形态固化在 舞台之上。《最美中国戏》回归传统的演绎模式,保留自身优势的同时创新演出模式,利用音响、灯光、道具等精心打造,带着观众走进园林。同时,加入植物、假山、置石等实物布景,增 强观众的代入感与体验感。通过传统与现代的 融合碰撞,打造唯美的戏曲艺术氛围,另有颐 和园丰厚的文化意蕴加持,形成了具有标志性 的现代化古典戏曲文化图景。弘扬中华优秀戏 曲文化是我们年青一代的使命与担当。艺术精 品贵在独创,坚持戏曲节目的创作,大多出于 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面对经典 传承要始终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如何培养观众 对戏曲的感受和认知,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 作者简介 ] 胡宇欣,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