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内在艺术解析

2023-12-18钟柳杨智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黄文秀创作

钟柳杨智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在广西百坭村的事迹作为蓝本进行创编,讲述了黄文秀从广西乡村走出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留京工作,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广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的感人事迹极具教育意义。该剧一经播出迅速受到观众的喜爱与关注,形成了“追剧”热潮,本文将从创作题材和人物塑造这两个方面进行其内在艺术解析。

一、从创作题材上深刻展现脱贫的价值内涵

《大山的女儿》于2022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在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没有所谓“流量演员”出演的情况下,首播一集就拿下了黄金档收视率全国第一,获得年度国产剧豆瓣最高分9.3分。为什么这样的一部电视剧,会迅速引起观众的追捧?该剧的主题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剧不在少数,但真正的精品却屈指可数。而《大山的女儿》无论是创作的题材、故事的框架,还是内容的表达,都充盈着正能量。然而,电视剧的创作之路无疑是艰难的,其艰难之处不仅在于创作主题已被限定,还在于有些故事情节也是既定的,这对于编创者来说, 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难以发挥创作。因此,怎样才能让剧情更具有真实性、可看性,怎样从创作题材上深刻展现出脱贫的价值内涵,这十分考验编创者的艺术 功力。

对于该剧来说,其以脱贫攻坚题材为主题需要深入拍摄故事,还必须在戏剧性的基础上不失真实性。该剧的开场,用倒叙的方式展开黄文秀短暂却辉煌的一生:暴雨交加的夜晚,在曲折的山路上,村民一片叫声“文秀,掉头”……导演选择这一幕作为整部剧的开头,开门见山, 直接将谜底呈现在观众面前。“牺牲”是她最后的结局,但是观众忍不住走近黄文秀。接着画面一转,黄文秀直面观众,平静地介绍自己: “我叫黄文秀,30岁……”剧情从而徐徐展开。

在剧中我们不难发现,编创者在反复传递 一个信息:黄文秀的内心始终怀揣着她的家乡情、亲情。她是地道的农村姑娘,自己家就是 贫困户,但她上学得到了国家资助和爱心人士 的资助,所以她想要去回报这份爱,想把温暖 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样的初心推动着她做出了选择。回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后,每当取 得一些成绩她就会很开心,每当遇到困难她都会全力以赴。编创者抓住了这个点,致力于如 何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既要做 到真实,又要有力量,而且能打动人心。首先 需要明确,这个真实的故事本就来源于广西的 乡村,因此要把创作的主题回归乡村,回归到最质朴的人物当中去,把剧情扎根到乡村的泥 土里,把深藏在黄文秀心中那一股真实涌动的内在力量最大程度地表現出来。该剧在题材创 作上非常准确与扎实,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正 面的价值导向,更可喜的是,整部剧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让不少观众点赞,称之为“良心剧”,其人物真实,细节用心,亲切而感人。30集的 容量里情节饱满,一气呵成,从创作题材上深 刻展现出脱贫的价值内涵。

百坭村的贫困在镜头下展现出来,有懒惰致贫,自暴自弃,放任家里臭气熏天也不作为的“懒汉”黄元军;有四处上访就为了“骗”低保,无理取闹的龚福祥;有因为酿酒、酗酒  导致自己妻子跟别人跑了,自己一蹶不振致贫的六叔等。这些人物的性格各异,通过人物的活动将乡村的实景、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于细节处见真章,真实而动人。同时,村里的深度贫困也深深刺痛着黄文秀的心,剧中讲到小时候生病导致失语的黄美沙和网络上认识的残疾人韦平雨结合,生活过得很穷苦;村里有些人家穷得没地方住,养的猪没有猪圈,就跟人同住在一起……从这些细节可以体现出百坭村确实经济条件很差,村民很贫困。另外,在黄文秀做入户调查时,也能从中看到贫困的影子。

该剧的主题是“脱贫”,但又不止于“脱贫”,创作题材的主题中蕴含着更深刻的内涵,思想主题和人文关怀都得到了升华。黄文秀所追求的,绝不是一时的简单的“脱贫”,正如剧中所说,不但要达到脱贫,还要达到没有返贫的危险了才可以插上象征脱贫的“红旗”,让村民们真 正意义上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实现“脱贫”,还要在精神上实现“脱贫”。

物质上的脱贫,是黄文秀带领着村委白天走村串户做好贫困户调查,认真记录,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委会研究脱贫的具体方法、对策,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及时推进工作的开展。比如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六叔酗酒致贫,他说以前农战山就是他的跟屁虫,而他是学校 最厉害的旗手,农战山也承认六叔的出色,但认为他现在就是“烂泥扶不上墙”,针对这个情况,黄文秀鼓励六叔,激发他内心的荣誉感 和自尊心,将他一步步引导为光荣的升旗手,后在黄文秀的帮助下,依靠养蜂脱贫;对于贫困户龚福祥家, 黄文秀耐心帮扶, 拿来了烟苗,种上了烟,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针对班华元包种的砂糖橘结不出果实的情况,黄文秀千辛万苦请来唐专家做技术指导,砂糖橘当年就挂果,实现了脱贫。

精神上的脱贫,在剧中也可窥见一斑:黄文秀到村里,刚下车就看见满地的垃圾,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问扫把在哪里,带领大家打扫村委和小广场的卫生,开会时办公室禁烟等,这不仅是一次清扫,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另外,扶贫先扶志、扶智,黄文秀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龚福祥的大儿子龚连升 赌气离家出走说要去云南学种烟,她赶紧到车站去拦截,百般说服他努力考学;她安排大学生来村里做社会实践和文化交流,并住到贫困户家里,带给孩子们积极的影响,比如金凤处于叛逆期,她不爱读书也不想好好上学,认为嫁一个有钱人就能摆脱贫困,而大学生杜媛媛告诉她,真正的好生活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赚取财富,而不是寄托于他人。后来金凤转变后决心要考大学,龚连升积极申请入团,这些都证明扶志、扶智的成效是明显的。另外,黄文秀带着村民们共同见证了激动人心的升国旗仪式,彼时的六叔也已恢复了当年的气魄,看着庄严的国旗冉冉升起,新的希望也在心中升起。将升旗与脱贫巧妙地结合起来, 伴随着“起来,起来”的国歌旋律,让每个人在心中升起了自强自立的旗帜。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百坭村在黄文秀的带领下,共同齐心,携手向前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体现。

该剧让观众看到了真实的百坭村,这些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事件,无不证明了脱贫是艰难的,只有每个人都为之付出努力,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脱贫的价值内涵,极具教育意义。

二、生动地塑造了脱贫攻坚典型人物黄文秀的形象

该剧以广西百坭村脱贫为切入点,着力塑 造了黄文秀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该剧的主角与众不同,她并非許多脱贫攻坚剧中所表现的 “第一书记”,而是一位从大山走出,来到大城市,却又坚持回到大山的基层人物。她年轻热情,豪情万丈,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研究生毕业 后选择回到家乡。身为“第一书记”,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百坭村脱贫事业做出了贡献;身为80后,她又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是那 么平凡而又可贵。同时,该剧深刻地揭示了黄 文秀的精神内涵,就像她在驻村期间曾在笔记 中写道:“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每天都很辛苦, 但心里很快乐。”此处充分体现了她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同时彰显着她心中有人民、一切利民为民的真挚情怀。黄文秀的这个角色定位是出乎观众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彰显出创新之意。

该剧在塑造典型的黄文秀形象的过程中,着力于人物的真实可信、事件的有理有据。

剧中从黄文秀报名选调生开始直到坚持回 到家乡,这样坚定的选择是有着坚实的思想基 础的。

在电视剧的开头就出现了矛盾冲突,黄文 秀的男友希望她一是留校,二是通过国家电网的面试,这样才能“双保险”。男友租车送黄 文秀去面试,给黄文秀报名驾校学车等,都体 现了希望她留京发展,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心 愿。但是黄文秀的内心深处,时刻响起家乡的 歌谣,想起那虽然贫困却是她“来处”的家乡。她的求学之路一直受到国家的资助及爱心人士 的帮助,故而心怀感恩,觉得必须回报社会, 正如片中她母亲说的: “怎么又不收学费?那 我们欠国家的太多了。”家庭教育给黄文秀的 影响也很大, 她有一个开明的好父亲, 他善良、仁爱,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了这样正确的引导,她从小向善,学习刻苦。辗转难眠之夜,她提 笔写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学校的教育对黄文秀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在校期间, 她利用假期做社会实践,深入贫困地区,因此在面临就业时,遇到广西的选调团到校介绍广西的情况,她仿佛看到当年那个小小的自己正经历着的一切,回想她曾经获得的帮助让她觉得自己义不容辞要去担起这个重任。

正是因为黄文秀有着强大的内心,有着先进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作为基础,所以在一开篇,就把一个有独立主见、成熟、有能力的形象塑造出来了。至此,观众看到了一个坚定不移、思想独立、人格高尚的黄文秀形象,以至于后 来她参加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展现出独当一面、不怕困难的品质,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该剧较为真实地还原了黄文秀的成长历程,充满了细节感和真实感。

在剧中,黄文秀刚来到村里就计划建度假村,表面上这个做法好像能加速脱贫。后来,她见到了守护村里山林的老支书,看到清贫简陋的窝棚,在交谈中,她得知老支书为了守护那一片山林失去了一只胳膊,这使她更加佩服。老支书说网上说的看着确实不错,但是也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才行,她才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是没有进行实践、没有进行深度调研、纸上谈兵的想法。于是当钱经理再次谈及建度假村时,黄文秀拒绝了,这是她进行理论和实际结合之后的一次进步,是对之前脱贫思路的修正,也说明了她脚踏实地,做事秉持着务实求真的精神。剧中范队长问黄文秀,村里的党建工作的进度怎么样了,黄文秀说眼下村里的工作事项太多,没来得及开展,范队长教导她建一个好支部的重要性,比起给钱给物重要多了。于镇长也因此提醒她,她认识到了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在往后的工作中,她组建了多个村党小组,引导村民树立正确认识,积极推动了脱贫工作。此外,党组织对她十分关心,比如,于镇长给予她肯定与关心、党组织定期对“第一书记”开展培训与学习、组织上出面为黄文秀父亲治病等细节,让观众觉得真实而合情理。

这些平凡细微的事件一下就拉近了屏幕内外的情感距离,该剧将黄文秀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完成艺术表现,旨在表现她平凡中的不平凡,同时客观地呈现了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暴露的一些不足,因为年轻缺乏经验和实践等,并没 有为了拔高典型形象而刻意地把人物完美化,而是让人物表演返璞归真,因而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三、结语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从创作题材上深刻 展现出脱贫的价值内涵,并生动地塑造了脱贫 攻坚典型人物黄文秀的形象,以黄文秀短暂而 热烈的人生经历和中国共产党对她的培养为线 索,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成长,还在创作时用了“第一书记”群体、驻村干部群体、基层党员群体以及乡村脱贫致富带头人群体等多元化的 人物形象深刻展示了“脱贫”的主题。笔者认为,艺术创作要像《大山的女儿》那样,扎根于泥土,配合着时代的节奏强音, 不断创新, 打破套路,讲好中国故事,让创作真正地浸润在泥土的芳 香之中。

至此,黄文秀鲜活的形象已留在了观众心中,具有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我们应该以此典型人物为榜样,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心中有国,为国奋斗,不畏艰险,敢于担当,在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不负时代之重托。

[作者简介]钟柳,女,壮族,广西马山人,广西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杨智,男,汉族,湖北浠水人,博士,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

猜你喜欢

黄文秀创作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咱也过回『创作』瘾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如诗如画》创作谈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黄文秀
西华县审计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会议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