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昂扬的精气神推动工作再上台阶
2023-12-18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的基础上,紧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狠抓落实,切实将大会精神转化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科学思路、务实举措和实际成效。
以团结奋斗精神创造历史伟业
贺全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充分认识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以团结奋斗精神不断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伟业。
以团结奋斗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以团结奋斗精神增进民生福祉。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面向新征程,我们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团结依靠人民,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党的意志和人民意愿相统一、党的行动和广大人民心声相契合,不断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
以团结奋斗精神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新兴经济体,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团结奋斗精神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解答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不断汇聚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共产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赵 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新征程上,广大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彻底地摒弃特权思想,反对特权行为,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制度的健全压缩行使特权的空间。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作用,不断根据实际需要改进和完善制度。以系统思维统筹党和国家各方面制度建设,使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完善领导机制决策机制,确保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发挥其强大合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使巡视成为反特权斗争的利剑。依法依规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党员干部,探索和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途径,特别是完善和规范网络监督这一新的形态。
坚决惩治特权行为。运用好“四种形态”对不同程度的特权行为予以不同的处理,把执纪问责切实落实到位。对于已经发生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为,要严格依法依规处理,抓住典型,形成震慑,以严格执行党纪国法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到党和国家反特权的坚定决心,从而增强敬畏之心。
不断加强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特权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人民立场,深刻认识“为什么不能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做到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法治思维,自觉做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以“匠人之心”孕育“人才森林”
刘书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当前,湖南正处于抢抓发展机遇、转换增长动力,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的攻坚期,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关键在人才。要坚持党管人才,紧抓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秉持“匠人之心”在引才中“扩流量”、在育才中“提质量”、在用才中“补能量”、在留才中“稳存量”,不断孕育繁茂成荫的“人才森林”。
“引”字为先,在引才中“扩流量”。人才的流动是激发社会生机的重要动力。要创新方式“引”。出台更具创新力、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供“即来即议”“一事一议”的个性化引才方案,推广“柔性引才”“以才引才”新模式,让各方英才真心感受到湖南亲才、爱才、重才之心。要聚焦重点“引”。依托湖南先进制造、文旅传媒、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重点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产业工人、农村基层人才等急需紧缺人才。要着眼长远“引”。不断强化校企对接,打造校企合作特色品牌,赶早争先引导国内外高校毕业生留湘、回湘、来湘,确保湖南各项事业发展后继有人。
“育”字为本,在育才中“提质量”。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实践育才、精准育才、结对育才,提高人才自主供给能力,厚植育才“土壤”。要注重实践育才。突出一线锤炼,不定期选派人才到急难险重、基层一线等重要岗位锻炼,增加多岗位、多平台工作经验。要注重精准育才。推进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人才培育模式,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全面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注重结对育才。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加强企业、医卫、农村等类别人才培养。
“用”字为重,在用才中“补能量”。只有真正做到公平、精准、放心用人,才能让人才获得内心归属感和事业成就感。要公平用人。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确保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要精准用人。要立足人才特点,“扬长避短”科学安排岗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要放心用人。探索人才容错纠错机制,让人才放下包袱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形成人才辈出的发展环境。
“留”字为要,在留才中“稳存量”。做好人才工作“后半篇”文章,打造“软硬皆适”人才环境,让人才“落地生根、化木成林”。一方面要打造城市配套“硬实力”,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便利就医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提升人才服务“软实力”,推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常态化,认真做好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安家购房、健康关怀等服务工作,加大人才表彰和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礼敬人才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