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3-12-18褚霞
褚 霞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我们党“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领域的助推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不断加深。2022 年2 月,中央审议通过的《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快补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有序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未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通过数字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向“三农”领域下沉,打造高质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 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及现状分析
在2016 年杭州G20 峰会上,首次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即运用数字技术为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一系列正规金融服务。为此,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普惠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实现形式,进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推动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普惠成果[1]。
1.1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按照经营业态和参与主体来划分,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分为三大模式:第一,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的数字信贷服务模式。传统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手段动态批量采集客户信息数据,向农村客户提供支付、查询、信贷等普惠金融服务,并借助社交场景和线上服务平台,自动为客户匹配信用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第二,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农业供应链服务商已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并沉淀了大量的交易和用户信息,通过数字化金融与现有资源结合,既解决了农业生产、销售等问题,又解决了金融供需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等问题。第三,以金融科技平台公司为主的互联网电商模式。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公司利用自身海量的用户和融合深度等优势,持续开发创新农村电子商务业务,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金融服务,推动对农村客户的数字信用评级和数字授信,为农民提供移动支付、线上贷款、线上保险等个性化服务[2]。
1.2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从服务广度来看,《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 年)》显示,截至2021 年,我国的乡镇银行机构覆盖率达98.17%,较2018 年增长了1.87%。其中,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9.2%,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超90%,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约81 万个,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8.7 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6.84 万亿元,可见农村地区各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2022》显示,2017 年至2021 年,全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指数得分的中位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总指数得分的中位数从2017 年的47.61 分增长至2021 年的97.33 分,增长104.43%;总指数得分中位数的最高分增长72.28%;总指数得分中位数的最低分增长105.42%,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各省发展差距正在缩小。
2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依托数字技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触达更多农村客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1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产业兴旺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以信息化手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农村产业发展,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发力点[3]。第一,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将金融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场景结合,破解农村金融供给结构失衡、总量不足等问题,增加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资金的可获得性。第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以农业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拓展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更好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第三,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整合涉农信用信息,降低了信息采集、风险评估、物理网点、人力等成本,解决涉农生产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2.2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生态宜居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使金融资源服务于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村粗放的生产方式被绿色精细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以后,乡村生态环境也随之得到有效改善。第一,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为环保型农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有效提高空气质量,建设绿色美丽乡村。第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政府授权,明确支持绿色生态项目的融资方向,提升生态农业贷款获得率和信贷覆盖率,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第三,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及种业的融资保障,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全面优化生态农业的金融服务环境。
2.3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风文明
建设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乡风文明建设。第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精确评估农民的信用情况,搭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有助于培养和督促农民、乡村企业养成诚信的美德,培育文明乡风[4]。第二,伴随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知识在农村不断普及,有利于农村客户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增长金融和互联网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精神文明。第三,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于构建和谐乡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第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基金等金融服务,比如助学贷款,能够保证农村地区学生顺利接受优质教育,提高农村文化素质修养。
2.4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治理有效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在优化乡村资本要素配置的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第一,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大数据收集客户的信用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评估,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作为一种互动信用体系,有利于乡村社会内生秩序的形成,帮助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第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升乡村创业和就业水平,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保证乡村秩序的稳定,最终实现治理有效。第三,金融机构作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主体,能够加强与乡村当地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为政府机构、村委会等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搭建有效平台,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地实现。
2.5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生活富裕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帮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实现乡村生活富裕。一方面,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可实现服务对象的下沉,更好满足农村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创造创业机遇,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保证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金融信贷服务,为农户发放特色产业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周转问题,最终实现增收致富[5]。比如,江西省余干县网商银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发放贷款,通过借助解析卫星影像判断农户耕种面积和种类,能准确预测其产量产值,从而授予农户合理的信贷额度。
3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3.1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载体建设不足
一方面,5G 基站、光纤宽带等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载体,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未能实现完全覆盖。以光纤宽带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21 年我国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为1.58 亿户,仅占全国总数的30%,与城镇的差距较大。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尚未实现网络覆盖,即使金融机构能提供优越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地区的农户也无法享受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福利。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接受外界新生事物的能力也相对欠缺,广大农户金融意识、信用意识比较薄弱,加之农村地区现有的金融宣传教育形式化、碎片化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农民金融知识匮乏,对数字金融等新生事物本能地排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2021 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得分比城市居民低37.5%,农村居民在智能手机使用、电脑使用、数字内容创建等能力上明显较弱。
3.2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资源供给不足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多数“三农”客户资本规模小、财务管理差、抗风险能力弱,且没有健全的数据信息,金融机构无法了解其真实运营状况。因此,信息不对称和较难控制的信贷风险是银行类机构不愿提供信贷资源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 年二季度,金融机构风险等级评估中,评级为8-D 级的高风险金融机构有422 家,占全部参评机构的9.59%,主要为县域农村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从资产质量来看,同期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 908亿元,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 233亿元,占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26%;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 048亿元,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是城市商业银行的1.79 倍。金融供给侧主体对农民提供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金融产品缺乏针对性的创新,金融服务不到位。
3.3 农村金融监管与信用体系有待完善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6 月末,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11.4 亿自然人和9 689万户主体信息。目前,农村居民信用信息档案的建立规模为城镇居民的1/4,部分农户征信记录不完善甚至空白,导致这部分农户无法享受线上金融服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现象仍有待改善。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要远高于城市地区,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有限,可能导致风险进一步放大,并且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利用数字技术改变自身所面临风险的分布状态,更容易引发新的特殊风险。此外,金融机构对农民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尚不健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使得各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更加复杂多变,部分机构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难以保证农户个人隐私数据不被泄露,并且还可能产生用于其他商业用途的现象,容易引发金融安全风险,给金融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4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4.1 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介质载体建设
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打破“数字鸿沟”,有效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一方面,加大中央、地方财政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比如,推进基础电信企业完善农村偏远地区的光纤宽带建设和网络覆盖,做好农村地区5G 网络建设规划并尽快启动,确保农村地区可享受高质量网络服务。另一方面,还要针对性地建设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在就业、社保、医疗等方面完善人才招引与安置政策,吸纳更多数字普惠金融相关从业人员,进而引导更多农民使用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服务来发展生产、扩大经营规模;要因地制宜确定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持续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更多的助农数字金融服务站,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面[6]。
4.2 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应持续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力度,持续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强化基础信用数据挖掘,完善农民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建立有特色的农户征信体系,提升农村征信体系的可靠性。监管部门应牵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实现多层次信息共享。地方政府数据管理部门可联合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等多部门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信息数据库,并制订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采集标准、流程与方法,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备案、运行、更新、注销管理制度,打造全覆盖、多渠道的信息采集体系,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政务信息和金融信息的互联互通,更好地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税务、工商、民政、司法等各类信息服务。
4.3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
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效果最终取决于农民的接受及使用情况,而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偏低、金融认知和互联网知识匮乏的现象较为普遍,政府部门应建立农民数字金融体验平台,让农民有机会了解金融工具和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等部门也应该加强线上线下的宣传普及工作,成立专业讲师团定期深入农户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推动“互联网+金融”的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种宣传手段,调动农民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性。此外,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要主动与教育部门展开合作,加强对农村留守人员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安全教育,不断丰富农民的金融知识储备、强化农民的信用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4.4 强化农村金融信息保护和风险防范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和法律框架的建设,需兼顾金融公平、开放创新、数据安全和防范化解风险等多个方面。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应协同共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加强对资金流和异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