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建设的实施原则与推进策略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美育赋能为例

2023-12-18涛,王晖,谭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职教美育育人

王 涛,王 晖,谭 旭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1 新时代的美育任务

审美教育关乎人的内心成长,它是隐性的,却又通过精神文化生活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间接显现。社会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是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凝聚力、提升民族向心力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写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们的信中就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指明了新时代美育的特点、任务及遵循原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0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明确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促进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突显“美育”的工作新目标和新任务。同时,《意见》还提出明确要求,到2022年学校美育须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表现为:美育课程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要有成效;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最终实现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获得明显提升。到2035年,则要求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具体到我国职业教育,传统认知上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印象是以技术技能习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技能获取者较为隐性的内在需求往往遭到不自觉的忽略。这样的忽略既有来自学校教育者的原因,同样也源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内在的不自知。技能获取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和作为人的情感需求在技术技能为主导的教育观念下,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培育出精神贫乏、缺少人文内涵的“劳作者”,而非新时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所倡导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诸如此类超越技术之上的精神价值也就黯然失色。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一直面临很大考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们往往将职业教育的受众当做普通高等教育的“零余者”,认为其文化素养和个人素质均低于一般受教育者。但就职教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现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中国职业教育已经逐步融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潮流,开始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伴随这一发展现状,在职业教育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高职学生的素养、素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2020年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到,职教美育要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再次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确定为职教改革的指导思想,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确立为职教培养的基本方针。文化、艺术赋能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时代的大势所趋。新时代职教美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尊重一般审美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贴近职教需求、凸显职教特色。

2 职教美育的困境与破题

美育的核心宗旨在于“塑造一个全面完整的人”,这与“五育”并举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有其独特的育人目标、路径和方法,它依托于人文艺术,又有别于专业的艺术训练;它重视人的个性趣味,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宗旨息息相关。“作为一种伴随人的个体生命始终的‘成人’教育活动,美育必定要通过特定的‘审美’方式,向现实努力中的人们持续传导‘成其为人’的生命发展自觉,持续完善人从现实生存领域面向精神高度发展、向生命深处发展的自我能力。”[2]因此,新时期的美育任务,事实上都是围绕“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具体到高职院校美育工作来说,《意见》在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方面,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增强技术人才的文化创新意识。

《意见》在新时期美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上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但将要求落实到具体措施和操作层面上时,学校美育的建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审美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不算短。部分学者认为,审美与育人的关系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儒家的审美思想。然而,漫长的历史发展并未让中国传统美育跟上新时代的要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审美教育始终没有厘清与其他育人方式的区别与联系,这让美育长期处于一种基于学科独立性的模棱两可状态,它要么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要么被并置到其他艺术技能教学中。

诚然,文化艺术是施行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感性手段,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审美教育是通过激发一个人对“美”的审美关照,转而使得人的内心世界获得精神的充盈感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它的目的并不止步于对艺术技巧的掌握或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而是要借助人文艺术作品去刺激和丰富人的内在“感受力”,这是美育之于其他教育形式最根本的特征。而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其宽度和深度两方面。美育是一种以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众多审美手段去实现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相互交融的完整人格养成方式。”[3]美育在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判断能力,而艺术教育则着重于培养人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能力。然而,正是因为审美能力的主观性、个体性,使得它难以量化评估,无法直接观测其成效,长期以来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试图用艺术教育中技巧的习得来反映美育的成效,这导致了审美教育目的和评价的偏差及失效。

对职业教育来说,美育的上述特性在职教美育改革与建设中显得更为棘手。职业教育并不将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素养作为育人的首要目标,而是以传承和训练技术技能作为育人的第一要务。这种对技术的务实追求与艺术审美对待内在精神价值的务虚特征自然会形成更为明显的牴牾。具体表现为校园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的丰富热烈,学生短期内接受审美熏陶,但课止美育止,学生最终还是回归到务实的专业技术与务虚的人文修养的分离状态。要打破这一割裂状态,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即审美教育的持续性。人的成长过程是延续的、非断裂的,作为提升内在修养的审美实践同样也贯穿着人的一生。学校的审美教育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借人文艺术之力,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能力作为美育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具备发现美、理解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将源于美的创造力运用于所学专业。其次,职教美育还需厘清与一般艺术教育的区别。美育与艺术教育在育人目的、方法与手段、培育对象上存在差异,艺术教育注重实践和技能的训练,常常需要通过实践、体验和互动来完成教育目标。相较于审美教育强调启发和引导,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指令,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特定的技能和技巧。艺术教育看似更符合职教对职业技能习得的本质,但如果职教美育仅停留在技能层面,而无法通过艺术文化实现心灵浸润,把职教美育的目标设定在更为高阶的人格理想层面,那么职教美育也就降格成为一般艺术训练,丧失了“审美”这一行为特有的价值。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技术技能的习得是生存的“手段”,而人文修养则是生活的“方式”。根据这一目标,职教美育的改革与建设可以化约为三个关键问题,即:职教美育应该开什么课,怎么开?职教美育课要学什么,怎么学?职教美育育人标准何在,如何评?以笔者所在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美育建设为例,在处理职业教育与审美教育在发展中的协同问题上,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尝试完成:一是借助传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巧借文化认同感辅助强化审美认知;二是依靠职教特征,探索美育的“虚”与专业的“实”相辅相成的育人路径;三是美育课程自身定位与导向的革新,将“通识”与“专精”并置,让“认知”与“实践”和合,并辅之以美育评价改革,以绵延的“过程性”代替短暂的“阶段性”。在职教美育强调艺术实践、体验和互动的基础上,借助艺术技能习得这一跳板,强调审美能力与健全人格的关系,实现美育全生命周期育人,以及人人参与美、人人受益美的“深信”格局。

3 职教美育的途径与收效

途径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理念。

职教美育的展开首先需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在文化认同中寻求对美的理解和美的创造。2022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家们的回信中就提出,新时代的文化艺术就是要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最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倾向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基于周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经验所形成的复杂观念,要彻底调动人的审美意识,首先就要借助文化的力量。

以深信院的美育类课程为例,为契合职教特色,学校的文化育人以弘扬“厚德至诚、匠心至臻、自强致远、器成致胜”工匠精神为核心,在文化匠心中发现美。学校美育课程的建设采用了三个准则:一是注重专业需求精选授课内容,在传递中华传统审美意识的大前提下,以人才需求为方向,适时调整内容模块。经典的高雅艺术、传统的民俗艺术、新兴信息时代的多元艺术形态,集结成为灵活可选的潜在教学资源;二是以鲜活可感的传统艺术形式,激发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艺术鉴赏中,认同、接纳“匠人”精神。学校美育课程紧密贴近课程思政的要义,让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感性的人文艺术素材,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学生精神世界落地生根;三是课程内容以开放的格局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文明和文化,在与世界的交流碰撞中,确定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价值,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除了美育课程中的文化要素,校园文化自身也是美育得以顺利展开的条件之一。“素质教育的人文性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审美性是校园文化的最基本属性,审美化是校园文化实现其深刻而全面的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4]随着近年来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校园文化属于学校美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就决定了会培育成怎样的人,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化与教育获得了同一性:教育使人成为文化的人,并由此与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灌输区分开来。”[5]深信院在强调以信息技术为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积极营造校园特色文化氛围,除了每学年固定的“推普”文化系列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作品展演、国家级诗经文化传承基地特色体验等文化艺术活动外,各专业学院会根据自身的特色,把专业技术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方式呈现出来,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跨界融合。

途径二,遵循美育强调艺术感性认知的育人规律。

职教美育的实施需要突出审美教育的情感特征,即以实现人的内在充盈,以激发人对美的体验的敏感,最终实现浸润心灵、陶冶情操的目标为育人核心。这一核心目的感性特征,不应该与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务实的追求之间产生矛盾;相反,新时代高技术人才的素质素养反而应该成为职教美育建设的着眼点与着力点。美育所呈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个体价值,是辅助职业技能的研习走向专、精、尖的精神路径。无论是技术本身亦或技术人才,如果失去对人文价值的关照,是难以实现技术“以人为本”的精神高度的。

从形式与目的的角度来看,审美教育虽然常常以通识性的艺术人文教育形式来呈现,以人文内容的品鉴和具体艺术技巧的实操得以实施,但它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纯粹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中的技能学习或艺术成果呈现,是一种抵达艺术必要水准的渠道,但这并不是审美育人的完结,美育在艺术技巧之上,还应该进一步关注人的内在反应。哪怕是艺术专业学习,如果“过多关注技能本身的训练,或许对于艺术专业本身技能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无论是对于艺术的情怀与境界的提升,乃至对于未来艺术家情怀与境界的提升,以及对人格和品格的提升都是不够的”[6]。如前所述,审美育人的宗旨是让学生透过艺术现象获取艺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因此,审美教育需突出三个关键点:一是以美感人。审美感受的激发和调动是美育的开端,美育首先要通过艺术自身内容和形式调动人对美的感知;二是寓理于情。审美教育不是理论说教,而是在审美愉悦的基础上提炼出冷静的理解和理性的参悟,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引导审美主体做出理性思辨;三是充盈情感。艺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作用就在于刺激和调动人的情感,虽然情感本身并不是生存的必需品,然而一旦人从“生存”转向“生活”,情感就成了人之为人的本原。

因此,审美教育对于以技术习得的高职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相对客观的技术理性之下,人的精神价值总是容易遭到忽略或漠视,高职学生感性、自我的一面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获得滋养和生发。

途径三,尊重学生作为艺术审美活动的主体身份。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既是美的感受者,亦是美的创造者。2022年11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导向、面向人人的育人机制、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大原则。深信院在美育课程体系优化上,进一步扩大了人文艺术在学生中的受益面,完善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人文艺术普及美育机制,营造出覆盖全校园、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大美育氛围。通过美育课程模块化改革、美育“理论+实践”比例优化调整、建立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协同头部文化企业加快产教融合,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让每一位在校师生耳闻目染,都能成为美育工作的受益者。

同时,通过践行“赋能”理念授人以渔。深信院坚持将“艺术赋能”作为审美教育的核心目标,以“赋能”实践为依托,强调技能的习得与实践转换。“赋能”的本质就是充分肯定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处于的绝对主体地位,他们是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执行者,而非单向的被动接受者。美育类课程赋能一方面要调动起审美主体的参与性,以人文艺术的感性素材激发出审美主体主动介入美的事物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审美教育内容要主动贴近职业、专业和技术技能的需求,找准人文精神与专业技术的契合点,实现人文艺术的精神价值赋能。

在评判美育效果的方式上,深信院美育则是转变职教美育评价方式,从传统的考试、考查阶段性评价转为表现、实践、体验的过程性评价。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育人模式早已为人所熟知,深信院的美育建设对OBE理念的运用主要以学生美育成果展演的形式得以呈现。“展演”并非“表演”,它不是精英化的选拔和比赛,而是一种民主式的个人美学表达方式,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美育展演的平台呈现自己精神价值的一面。依托于展演形式,学校的审美教育虽以课程为基本,但却不以传统考核方式作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让评价从过去单次的、孤立的状态,转为连续的、面向未来延展的状态,使得美育的效果可以以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而这也成为了学校美育从“点”(课程)到“面”(氛围),直至形成校园大美育环境的契机之一。

在上述路径建设的基础上,深信院在校园美育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显著的成效。

一是形成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展演品牌效应。学生成果导向美育展演现在已经成为深信院艺术美育赋能的重要展示平台。该系列展演一年举办一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以传承民族特色艺术精髓为重任,契合时下传统文化热潮拟定布展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呈现学校师生美育课程相关艺术作品。2021年,学生成果导向美育展演正式命名为“从美育到美遇”,依托全校40余门艺术美育课程,进一步打造出“人人感受美,人人参与美”的校园大美育氛围,为职校各专业学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艺术创作展示平台,落实了职教美育注重实践和艺术技能习得的美育目标。“从美育到美遇”作品展反响好、评价高,已成为深信院审美育人成果的一块金字招牌。

二是形成了结构性明显、模块化针对性强,适应专业需求的美育课程阵容。学校美育立足高职美育特点,通过新建、转型、升级等方式,形成了一套以审美素质提升为核心,以文学、美术、影视、舞蹈、音乐、艺术团体为依托,向外辐射打通多门学科实现审美跨界融合,强调审美与生活、与人生、与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相统一的综合性美育课程体系;包括向上以提高学生文化理论素养为目的的美学史论类课程,向下以增强学生艺术体验与实践为目的的实操类课程,以及处于中间地带沟通接续理论与实践的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所有美育课程的开设与建设均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圭臬,将专业技术对文化素养的需求纳入到审美教育中,从过去的“因人设课”转为如今的“以课聘人”,充分体现了美育课程阵容的完整性、连贯性、系统性。

三是职教美育评价方式具备了可操作性和可感知性。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审美能力作为一种综合素养,关于它如何评价的问题始终是传统审美教育的难点之一。审美教育的感性特征,使它既有个体生命感受的个别性,又有人类普遍的共通性。这样的双重特性让美育始终难以挪用传统的量化教育评价方式。深信院在美育评价的方式上,采用了流行的成果导向式,突出“参与、呈现、反馈”的评价路径。这一方面是对《意见》里职业教育强化艺术实践的呼应,另一方面则是对全生命周期育人实践的落地,为学生提供从“理解”到“欣赏”美,再到“参与”和“创造”美的机会,真正实现了美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本质目的。

4 职教美育的阶段性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美育再次进入各级学校新时代育人革新的视野。随着《意见》的出台,各级各类学校在美育建设上已取得显著成绩,围绕新时代美育未来发展的讨论也持续成为教育热点。职教美育与一般学校美育建设既有类似的共通点,也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目标。乘着职教转型升位和“三教”改革的热潮,职教美育同样也实现了阶段性的成果,明确了未来深度发展方向。

2021年6月,深信院正式成立素质赋能中心。该中心以立德树人为赋能核心、以优质课程资源为赋能基础、以培养助力湾区产业创新发展的大国工匠为赋能目标,为学校各专业学院的“两好、两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全体系的可持续素养保障。作为中心赋能点之一的艺术美育,肩负起赋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美育赋能理念的提出以及赋能课程体系的构建,突破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养欠缺的育人难题,为职业教育面向本科层次高端发展,贡献具有类型教育特征的“深信”解决方案。

通过深信院美育建设实践,可以将高职美育赋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归纳为三点。

其一,紧扣中华优秀文化,美育建设应契合新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旗帜鲜明地鼓励审美教育,强调美育育人的功能,将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审美教育融合为一体,把美育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结合”,明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确定了我们的所有教育方式都要紧扣时代主题,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为新时代美育的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其二,以学校特色为抓手,尽快实现美育课程优化转型。在《意见》的倡导下,每个学校都基本完成了开足开齐美育课的基本目标,但美育课量的增长并不等于质的提升。课程是用知识、技能等铺设的实现人的发展目标的“跑道”,美育课程是用“美”和“审美知识”“审美技能”铺设的实现美育目标的“跑道”。学校应充分考量自身的特色,包括专业特色、专业需求、学生群体特征等因素,把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与审美教育关联起来,加快美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优化和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注重美育动态多元评价手段,让美育不浮于抽象感知人文艺术浅层现象,而是搭配专业训练,助力学生专业学习,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有机会扩充人格内涵和精神力量,成为《意见》中所期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其三,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审美育人个体本位价值。虽然审美教育是以学校群体教育的形式展开的,但美育最终真正的落脚点是在个人,是对人才的个性化赋能。《意见》在对新时代审美教育做出定义时就曾强调,美育的作用在于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些作用实际上都是基于人的个体而言的;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等美学范畴更是与个人的意识和能力息息相关。可见,关于美育的一切革新和发展的努力都应该以是否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在成长为目的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美育在课程建设、教师培养、美育评价、育人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均要强调审美主体,即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主人翁地位,在通识性、泛美育的内容和形式之上,为个体的自由发展、个性发展提供接触“美”的阶梯和机遇。

一个民族的文化审美水平,直接决定了文化未来发展的走向,美育在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之上,也的确肩负着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使命。高职美育未来发展,还将面临严峻挑战。从教育部网站2022年发布的《数说“教育这十年”:学校美育取得历史性突破》[7]数据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美育建设与革新上已取得斐然成绩,但新时代文化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持续对学校美育未来探索带来新的挑战。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明了文化艺术科技融通,文化跨界创新传承的发展方向,这要求学校美育在推进和完善现代审美教育育人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锐意进取、跨界创新。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它指向关键能力、指向经济产业、指向创新发展,作为赋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审美教育,如何在培养人才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传承,如何在新技术的介入下搭建起审美实践的新路径,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美育的感知力、感染力,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提升美育教师科技素养,如何有效建立文化、艺术、现代科技领域之间的跨学科交叉所需的高度协调等等,均成为新时代高职美育进一步探索和深化的新领域,引领审美教育面向人人,去往终身教育的未来维度。

猜你喜欢

职教美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