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两新”走在前“一等一流”做示范
2023-12-18张连春
张连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 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4 次亲临江苏考察,鼓舞激励着我们在新征程上再接再厉、奋勇前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紧紧围绕“强富美高”宏伟蓝图,聚焦“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力争“一等一流”做示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雨花篇章。
今年以来,雨花台区一体领悟、一体把握、一体落实总书记赋予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展现新气象新活力。召开雨花发展大会、“改作风、优环境、抓项目、促发展”工作推进会,举办“雨见香江·共享未来”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制定发布“全面创新、全域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1+6”政策体系,启动首批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上线“及时雨”社区治理平台,出台平安护民十项举措,全力以赴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组合拳,成功入选全省创新型示范区、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培育名单。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塑强数字经济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雨花台区坚持重心向创新聚焦、要素向创新集聚、力量向创新聚合,找准新的赛道,抢占新的风口,让“最年轻、最创新”的时代气质成为雨花最赞的“标签”。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以“创新名区”建设为统领,着重发挥华为、中兴、十四所、玻纤院等大企大所集聚优势,推动产业创新联盟提质增效,打造华为云创新中心、华为(南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南京VR 开放服务平台等重要载体。二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优化“瞪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引领带动全区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到“十四五”末,独角兽、瞪羚企业要超过100 家,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1600家。三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持续开展“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行动,借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外脑”,聚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EDA 等前沿领域,做大做强博智工控安全可信管理平台、沁恒内核微处理器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推动一批应用型科技成果加快落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激发数实融合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实融合发展,多次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雨花台区始终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和看家本领,一着不让拓增量、优存量、引流量、提质量,让“软硬结合、数实融合”的具体实践成为雨花最强的“引擎”。一是加快产业链升级改造。按照“一地块一园区,一龙头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完善“1+6”产业政策体系,数字城围绕软件信息、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做细行业规划、绘好产业图谱,新滨江以轨道交通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为契机,坚守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型都市工业,到2025年,软件业务收入要达到4500 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要达到500 亿元。二是壮大产业链优质企业。利用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以市场应用为牵引,靶向编制重点企业、科研机构、投融资中介等目标清单,提高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本地配套能力和协同发展水平,推动“六大产业集群”上下游优质企业快速集聚、织网扎根,构建“整零协同、互融共生”的产业生态,力争创成首批中国软件名园。三是厚植产业链发展土壤。深化“不见面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推广“证照分离”“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桩基先行”“联合验收”等改革举措,开发“企业简易注销”等4 项“一件事”场景,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能力;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举措,形成雨花科创金融品牌;深化上市企业培育服务,打造资本市场“雨花板块”。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展示人文历史新风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雨花台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鲜明的文化立场,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让“一部金陵史,半部在雨花”的生动写照成为雨花最厚的“积淀”。一是打造文化阵地。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健全全媒体传播体系,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惠民活动,加快雨花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用好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用心用情讲好雨花故事,扎实办好“好人系列”“最美系列”选树活动,推动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新风成为全民共识。二是办好文化活动。作为“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的诞生地、纪念地,作为全省软件产业的重要板块,作为南京滨江临河的生态廊道,必须进一步发展红色文化、创业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址、梅钢工业遗存,放大雨花台烈士陵园、紫麓雨花剧场等文化窗口作用,引入更多高雅艺术、核心剧种、优秀剧目,擦亮“书香雨花·晓雨荐书”全民阅读品牌,持续办好“雨花满天”“诗意雨花”国家级书画展,创作推出《芯时代》等一批反映雨花风情、江河风光、人文风采的精品力作。三是做好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升级数字化文化产业园,壮大“雨花文创联盟”,积极培育“文化+创意”“文化+制造”“文化+旅游”“文化+数字”等新业态新模式,让雨花这座“通史式”城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构筑基层治理新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雨花台区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政治立场,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幸福三圈、三名工程”的造福行动成为雨花最大的“政绩”。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全面推行数字技能评价认定工作,打造“技能雨花”品牌和“家门口的就业服务”,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二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推进社区数字治理平台建设,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精网微格”中的作用,完善群众参与的制度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打造更多具有雨花特色的网格示范链精品项目。三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排查整治“治本攻坚”,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性债务管控,同步抓好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管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