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农艺融合 窦店村推行种养加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2023-12-18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杨雅静常晓莲李志强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8期
关键词:种养肉牛废弃物

○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 高 娇 蒋 彬 张 岚 杨雅静 熊 波 常晓莲 李志强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为集体经济,统一规划种植业、养殖业、废弃物加工业,汇集了各方科技资源,以农业绿色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机械化作业为载体,以农机服务组织为桥梁,构建了种养加结合、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新发展模式。

窦店农场总面积1350亩,其中种植用地面积1200亩,上茬用于小麦优良品种的繁育,下茬种植青贮玉米,为养殖业提供优质的青饲料。农机服务队配有耕整地、种植、有机肥撒施、秸秆收集运输等设备,种植业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养殖用地面积150亩,是一个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机械装备的高水平肉牛养殖基地,年存栏肉牛6000头,年出栏肉牛12000头。建立有机肥加工厂 ,配套废弃物粉碎、发酵、筛分、装袋包装等设备,集中收集处理养殖粪污和残枝落叶、作物秸秆、蔬菜尾菜等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年生产加工有机肥量5万吨。

一、主要做法

1.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窦店村农业是集体规模经营,土地连片标准化管理,配套高质量耕整地、播种、施肥、灌溉、植保、收获、秸秆捡拾打捆等设备,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作业管理,实现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科学管理、统一收获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将1200亩粮田专门用于小麦优良品种的繁育,建立了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夏玉米种植青贮饲料,为村内肉牛养殖提供优质的青饲料。建立智能化、生态化、自动化肉牛规模养殖基地,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达到年存栏肉牛6000头,年出栏肉牛12000头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从饲料加工、精准饲喂、饮水、健康监测、清粪等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打造了高水平的肉牛养殖基地。

2.建立种养加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村内种植的青储玉米全部用于作为肉牛的饲料,而养殖场产生的牛粪、村内产生的枯枝落叶、蔬菜尾菜、作物秸秆等通过好氧发酵加工制作有机肥后用于农田,形成种养加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既可解决农业生产中废弃物处置问题,也可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了土壤的肥力,降低了化学肥料的投入。肥沃的土壤生产出更优质的青饲料,保障了养殖场肉牛的品质和产量。窦店村内种养殖业实现了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消除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农牧业的有机结合,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3.强弱项补短板,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在种养加结合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发现缺少高质量有机肥撒施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现有的小麦播种机作业质量差、设备老旧等问题,村组织联合科研部门、技术推广部门,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引导,引进先进的固体有机肥撒施机、秸秆捡拾打捆机、新型小麦播种机等,提升有机肥撒施作业质量,解决作物秸秆收集打捆离田应用问题,提高了小麦播种质量,以先进的装备为支撑,打通了种养循环的堵点。

4.农机服务组织做桥梁,连接种养加循环农业。为了方便种植业机械作业、农业废弃物收集拉运、有机肥撒施作业等,村内成立农机服务队,配有耕整地设备、种植设备、有机肥撒施设备、秸秆收集运输设备等,负责大田的种植、秸秆的收集运输、有机肥的撒施、养殖粪便的收集运输等,将种植业、养殖业、废弃物加工业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种养循环产业链条。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集中优势科技力量,生产高产优质农副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窦店村坚持科学田间管理,细化管理过程,粮食生产种、管、收全过程实现机械化作业,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作业管理,实现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打造优质高产田,已连续10年在北京市小麦高产竞赛中夺冠,2022年窦店村最高亩产达1492.8斤,创造了北京市小麦历史最高纪录。窦店村1200亩良种小麦,每年亩产在1000斤以上,可提供优良小麦籽种120万斤,可供北京和河北地区4万亩小麦用良种。每亩可为农民增收300元左右,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建立智能化、生态化、自动化肉牛规模养殖基地,建有安全监测平台、大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大数据中心处理,科学进行牛的饲喂、称重、运动、健康等监测信息,打造了高水平的肉牛养殖基地,“窦店”牌牛肉商标已被北京市工商局批准为“北京市著名商标”,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农牧业良性循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农业产业化体系。窦店村坚持农牧结合良性循环,始终秉持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绿色种植理念。利用村内的牛粪、枯枝落叶、作物秸秆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工制作有机肥,消除了农业面源污染。有机肥厂年产5万吨生物有机菌肥。再将生物有机肥还田利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土壤的肥力,实现了农牧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资源集约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示范样板,2022年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

三、 发展经验启示

1.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市区镇企四级联合工作机制,做好种植业、养殖业、废弃物加工业合理布局,集成配套先进的机械装备和农业技术,实现农业资源最大化利用,农机资源最高效应用。

2.集成优势科技资源,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联合科研部门、技术推广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集成优势科技资源,配套先进、实用、高效的农机装备,农机农艺融合统一管理,将农业技术与农机装备完美结合,打造农业样板工程。针对薄弱环节,集中科技力量开展强弱项补短板工作,提升机械化水平,打通种养循环产业链条。

3.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废弃物全量化利用。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废弃物加工转化为有机肥,回用农田培肥地力,为粮食和农副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种养肉牛废弃物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肉牛口炎咋防治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电子废弃物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