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学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处理
2023-12-18龚磊
龚 磊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与一些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而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给文学翻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方法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切实提高翻译工作的实际水平,通过翻译工作的开展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大陆文明以及海洋文明的差异。我国是一个拥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体系[1]。一些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依赖海洋,要通过不断地探索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也就形成了海洋文明。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中西方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阻碍。基于此,我们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分析,认为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文字方面的不同
中国文字以象形文字为主,象形文字能够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同时也能表达出多种不同的含义。例如:对于一些存在偏旁部首的文字来讲,这些偏旁部首本身就具有一些特殊的含义,也能够传递一些较为特殊的信息。在阅读中国文字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对文字结构的分析揣摩文字本身的含义。西方国家的文字主要是由字母构成,这种现象导致我们在理解西方文字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翻译人员有较强的记忆能力。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如果要表达惊叹的意思可以说“我的天”,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通常情况下会说“My god”。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中文的概括性、综合性相对较强;西方文字更加追求表述的精确。也就是说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到阅读者的习惯,同时也要加强对于作品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
(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从思维特点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具象思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更加侧重于抽象思维。思维方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直接导致中西方在词汇方面存在相应的差别,在中文中一些实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在英文中具有抽象意义的虚词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2]。翻译人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中文与英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同时也要更加关注虚词和实词的使用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翻译工作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导致中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也有较大的不同。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最终体现在文字上,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中国人通常会将需要表达的重点放在句尾,但是西方人则会首先阐述表达的重点。这种表达习惯上的差别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作品的翻译不应是简单的词汇及语句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语义的传达。
综合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都形成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同时人民的思维方式也都各有差别[3]。在这种情况下,在文学翻译工作开展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进行细致研究,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翻译工作的实际水平,准确传达作品的真实含义。
(三)中西方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生活方式会对语言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翻译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考虑到中西方生活方式的差异,则很难提升翻译的准确性。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大国,牛这种动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对于牛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对于牛在耕种中的作用却缺乏认识,如果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将“对牛弹琴”一类的成语进行直接翻译,那么很难让西方人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同时在西方国家,人们受到骑士精神的影响较深,对于马这种动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英语中与马有关的成语相对较多,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也应当酌情处理。
二、关于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于文学作品本身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翻译人员要明确不同体裁作品的风格,同时也要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区分,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文化差异。从英语文学作品的类型来看,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类型,同时英语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许多文化元素。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即使翻译同一主题在语言表达上也会有很多不同之处[4]。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不能局限于作品本身,既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全面了解,也要通过深入分析了解作品表达的真实情感。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把握相应的原则,要对作品的大体框架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英语语境以及汉语语境等多方面的问题,根据阅读习惯进行精准翻译,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魅力,给广大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总的来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这样才能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思想。
三、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充分考虑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根本性差异,对文化差异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从很多翻译人员的经验来看,在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采取如下策略。
(一)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背景
在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会导致文化差异扩大化,给翻译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5]。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能够准确翻译各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人员应当全面了解作品的基本创作背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作者的生活经历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人员在翻译工作开始之前,要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这样才能让读者有一种美的享受,也能减少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如果翻译人员在了解文学创作基本背景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译,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化魅力,也能让读者对作品产生强烈的喜爱之情。
例如,在对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性作品《哈姆雷特》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既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也要对故事的梗概进行分析和研究。翻译人员在对某些重点词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作者的心理。如在对“fret”一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哈姆雷特的戒备心理,不能仅仅简单地将该词翻译成“苦恼”,而应当将该词译成“撩拨”,这样既能保障翻译过程的连贯性,也能反映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综合来看,在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如果翻译人员能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就能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也能让读者更好地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运用创造性的翻译方法
在对一些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翻译人员可以考虑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对翻译方法进行创新。部分英语文学作品含义深刻,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6]。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如果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一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翻译,则很容易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在翻译工作正式开展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技巧,以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让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高于原文。
例如,在对著名文学作品《警察与赞美诗》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考虑到作品本身的特点,对某些语句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原文中有一部分内容是人物的心灵感悟,如果在翻译时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很难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因此,在实际翻译时翻译人员可以自行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也可以融入一些自身的想法,最终让所翻译的文本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总的来看,翻译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思想传递的过程,在翻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果翻译人员以过于机械化的方式进行翻译,则很难给读者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7]。因此,翻译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创作,融入一些自身的主观想法,这样既能不断提高作品的深度,也能让读者对作品本身产生认同感。
(三)积极运用对等概念
根据一部分翻译人员的实际经验,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应当将英语单词及时翻译成与之对应的汉语短语,同时要尽量保持相同的意思,这样才能将英语作品的完整内容展现于中国读者的面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英语与汉语之间在语法结构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中西方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大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引入动态对等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理论能够指导翻译人员以最合理的方式开展翻译工作,在该理论的影响下,所翻译的文本要尽可能展现原文的意思,这样才能让读者对于英语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Thank you very much”这一短语,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直接将这一短语翻译成“非常感谢”则很难体现作者的真实意图[8]。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根据语境进行翻译,既要完整表达原文含义,也要考虑到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章的逻辑性以及真实性。
综合来看,在翻译有关文章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一些翻译原则进行细致研究,要尽可能以更自然的方式进行翻译,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英语文学作品,最终不断提高翻译工作的实效性。
(四)对一些重点词汇以及语句进行处理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重点词汇以及语句,在对这些词汇和语句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语言使用习惯等问题。例如:在对“dead sea fruit”这一短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根据表面意思将该短语直接翻译成“死海中的果子”。翻译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该短语所处的语言环境,通过对语言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该短语要表达的意思是果子的外表很漂亮但是内部却已经腐烂,与中文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总的来看,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既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也要关注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语句和词汇,在对这些语句以及词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让所翻译的文本更容易被中国读者接受,最终实现作品含义的有效传达。
四、结语
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层面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翻译工作的难点并不在于语句和语法的分析,而在于能够让中国的读者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整个翻译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克服文化障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人员要正确处理文化差异,要让读者了解到作者的真实意图,这样才能传递作品的思想内涵。相信在广大翻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翻译工作的创新和改进,从而为读者奉献高质量的翻译文本,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