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和路径研究
2023-12-18徐晶
徐 晶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长春 130000)
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在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为吉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重要的教学资源。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思政课教学实践摸式,打造思政课教学平台,更好地将白山黑水间的传奇红色故事真实地、亲切地传达给学生,推进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广泛传播,达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道德修养等。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1]。
一、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目标相统一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经过了百年的苦战,在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哲学智慧、价值观念,能够为当前乃至今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开发和利用。其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革命文化的内容,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品格气质,凝聚着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具有很高的教育性、文化性,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其目标与高校思政课相统一,均指向“立德树人”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大学阶段正是苦练本领,逐渐从书本理论走向社会实践的时期,这时的心智发展正处于逐渐从未成熟到成熟的阶段[2]。高校通过思政课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的思政课相融合,通过思政课这个渠道,采取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红色血脉传承永续。
(二)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相契合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思想和精神内涵,这些重要的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关键时刻,从而展现出高贵的精神品质,统一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具体包括随着历史车轮而凝结的东北抗联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女排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以及在各个时期涌现出的抗战英雄、道德模范、时代人物等,如马占山、杨靖宇、黄大年等。思政课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来源于党的红色文化,包括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等。这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有利支撑,也使得思政课的内容具有时政性[3]。
二、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思政课内容“亮起来”
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可以使思政课育人目标更加清晰、内容更加鲜亮、形式更加新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重视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教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4]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顽强斗争的生动体现。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发挥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特色,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重要的素材。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以文育人能让理论学习更加系统和全面,一方面,通过对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切身感受、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同,筑牢红色信仰基石,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最鲜明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这与思政课的核心内容相一致,红色文化的积淀过程是无数先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过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通过思政课教学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年学子自觉抵制历史虚无论,保护好国家和民族的根脉,让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焕发新的光彩。
(二)有助于思政课形式“活起来”
当下高校思政课课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且课堂教学的形式相对模式化,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活力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要想使高校的思政课课堂活起来,可以引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件来丰富思政课的趣味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将红色文化资源嵌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立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充分发挥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使思政课教学更“红”、更“活”、更具地方特色。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通过3D和AR技术搭建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平台和红色教育基地供各高校进行实践教学,将吉林省红色文化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宣教平台,利用这种新颖高科技手段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环境,当学生置身当年的背景下重新回顾那段历史,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在历史与现实对比思考中拉近历史与当下的距离,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
(三)有利于思政课环节“实起来”
将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思政课教学环节真正“实起来”。充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上让学生自己走进红色文化,不仅在小课堂中学习理论,更在社会大课堂中去实践。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坚持用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以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阅读红色书籍,如《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的100年》《红色文化资源》等;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如《杨靖宇》《喋血四平》等;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如中国一汽旧址、四平战役纪念馆、长春电影制片厂等,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不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进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先辈们的初心,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最后,注重榜样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6]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有典型人物,如唐敖庆——“中国量子化学之父”、王大珩——“光学泰斗”、黄大年等。思政课教学应坚持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对榜样事迹的学习,真正地继承榜样精神,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现状分析
良好的社会传播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合力,而恰恰在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近些年,吉林省加快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框架,特别是对吉林省红色精神的研究、宣教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一定程度上流于表面化,受众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红色文化的特殊意义和时代价值,以及吉林省红色精神的精髓所在。其次,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特殊阶段,也是价值观培塑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的诱惑。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情感存在偏差,有的认为红色文化就是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从没有考虑过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和每一位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今后工作的实际意义。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的纪念活动不够重视,反而把“洋节”过得热火朝天,再加上一些高校、家庭忽略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削弱了吉林省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传播与发展[7]。
(二)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材方面来看,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为例,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这门课分为六章,包括思想、道德、法治三大部分,红色文化在教材内容中呈现的不是很充分,关于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呈现的就更少了,所以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被运用的较少。
从思政课教师来看,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讲授者,高校学生是知识的理解者,所以要想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并收到良好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至关重要。在吉林省高校中部分思政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灌输方式,书本中的红色文化内容也是一讲而过,不善于利用身边红色文化资源,忽略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这块重要内容,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并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背后蕴含的丰富精神,从而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
从学生来看,一方面,部分学生历史意识淡薄,几乎很少关注红色文化资源的,大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来自电影和电视剧,但是这只是片面化学习,自媒体时代虽然很容易获取信息,但是由于代差等问题,学生缺乏切身感受,很难自发自觉地对之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红色文化资源学习的机会不多,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就更少,再加上以灌输的形式教学,学生觉着有些枯燥,导致最后呈现的学习效果不佳。
四、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一)突出课堂教学
1.经典案例解析。结合教学内容,找到与概念、原理的切合点,充分挖掘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将吉林大地革命英雄的经典案例,通过叙事教学的形式讲给学生,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进行讲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具体分析典型人物和重大事件,时代背景挖掘,启发学生思考,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吉林省的红色历史,让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更加真实落地,扎根在学生心中。
2.经典视频播放。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可以通过红色歌曲和影片短视频展播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反映东北抗联的抗日影片《报国忠烈之杨靖宇》《我的母亲赵一曼》和《东北抗联》等,让一个个鲜活的革命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影音形式重现在学生眼前,既活跃了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加深对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家国情怀,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3.开展专题讲座。结合教学实际,每学期举办不少于两次的红色专题讲座,可以采取师生共同准备、共同宣讲的形式,以有关吉林省红色历史为主题,一部分课堂给教师对当时历史背景、人物进行深度讲解;一部分课堂给学生,教师讲解后学生讨论感想并与当下实际相结合进行对比,通过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吉林省红色历史。还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对吉林省红色历史文化进行讲授等。
4.阅读相关书籍。以作业的形式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一本以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书籍进行深度阅读,记录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课上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课堂讲授的时间有限,课下研读是重要环节,只有引导学生多方面摄取,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也能实现系统理解吉林省红色文化历史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传承吉林省红色文化历史,并且身体力行地将其发扬光大。
(二)丰富课外实践教学
1.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比赛。在课外校园活动中,可以以吉林省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一系列活动。例如,大学生红色文化学习演讲大赛、大学生微摄影大赛和红色话剧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方式去了解吉林省红色文化历史,传播吉林省红色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丰富校园文化。
2.参观历史遗址。利用暑假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就近参观吉林省红色文化主题场馆。组织红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伟人故居等参观教学活动,例如,老岭抗日根据地、蛟河市青背碗架子沟抗联根据地、中共中央东北局办公旧址、老黑沟惨案遗址、陈云同志临江旧居、朱德海故居、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等,通过实地学习的方式更能真实地感受吉林省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点燃学生的爱国志。
3.实地访谈活动。吉林省红色文化中蕴藏着无数感天动地的革命故事,还有很多有待发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拜访参加过革命的老人或其后人,以及其他了解相关历史的人,进行访谈和记录,了解过往历史,收集红色故事,编撰案例集,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革命历史,传承吉林红色文化精神[8]。
五、结论
吉林省在抗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创建东北抗联,成立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同时又是东北解放的发起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革命遗址,突出强调用红色文化补足精神之钙。因此,将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十分必要,实现了思政课教学价值性、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灌输性、启发性相统一,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创新了教学形式。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一定要与教材有机衔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导向,让学生真正领会红色文化资源所要传达的精神和蕴含的时代意义,牢牢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