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当“小作家”

2023-12-17顾之川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虚构文学作品想象力

【编者的话】 2023年,“本刊策划”栏目又有大动作了!我们特邀语文教学大家顾之川老师为《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独家撰写了专题系列文章。针对为什么要写作、“无米下锅”怎么办、怎样让作文出彩等写作难题,顾老师将在每一期“本刊策划 / 顾之川谈写作”中倾情传授“关于写作的秘籍”。辽宁省的语文名师从顾老师的秘籍中收获了什么?他们又有怎样的写作心得?爱好写作的同学们会与我们分享哪些成长经历和佳篇美文?我们从这些文字中,如何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作文提升技巧呢?请持续关注“本刊策划”栏目,前沿的作文资讯、新颖的写作方法、实用的提分锦囊,等你来获取!

很多同学喜爱文学,喜欢看文学作品,有的同学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成了“小作家”。这是值得称道的。我們的文学事业需要大批后备军,需要更多的“文学之星”“少年作家”。即便你将来不当作家,但每个初中生都需要具有丰富的联想力、新奇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审美素养。

我们正处在一个想象力经济的时代。刘慈欣在“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获奖感言中说:“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能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优势。”但是,当科幻变为现实,很快又会成为人们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时代呼唤想象力,呼唤创新创造;另一方面,各种精细化的便捷生活,却使人们不再惊喜、不再好奇。因此,当代中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联想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不要循规蹈矩,不要墨守成规,更不能人云亦云。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写作中提倡写实,可想象不就是虚构吗?文学作品允许虚构吗?其实,想象与写实、写实与虚构并不矛盾。

第一,写作时要区分不同的文体,新闻报道、工作总结、调查报告、人物传记、回忆录、日记、评论等,必须是真实人物、真实发生的事件,要描写真实的思想感情,不能任意编造。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神话、寓言、童话故事等,则允许想象和虚构。

第二,即使是想象和虚构,也一定要符合生活实际和事理逻辑,不能胡编乱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可能出于想象和虚构,不可能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但一定是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是艺术的真实。这叫“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需要有奇特的联想、大胆的想象和高度的归纳概括能力。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只觉得生动传神、感情奔放,不会觉得不真实,更不会认为他在说谎。文学的真实是想象的真实、虚构的真实,是“真实的谎言”。

希望有更多的初中生拥有一双联想的“千里眼”、想象的“顺风耳”,放飞想象,自由飞翔,既立足现实大地,又高蹈于云霄之上。

顾之川,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汉语史研究。已发表训诂学、近代汉语、语文教育学等论文40余篇。

猜你喜欢

虚构文学作品想象力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