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痢疾病病因及防治策略探析

2023-12-17陈爱珍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痢疾母猪仔猪

陈爱珍

(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福建泉州 362600)

仔猪为商品猪与种用猪等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重要阶段,在猪育成的5个月内,仔猪极易受疾病影响而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加强仔猪疾病防治工作,有利于促进仔猪成活率的提高。在现代养殖过程中,仔猪饲养时间通常为21 d,此阶段仔猪器官会迅速发育,并不断提高免疫应答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且对一些常规细菌性疾病也可免疫。在21 d内,仔猪食用开口料后,便会慢慢形成消化道蠕动机制与酶分泌机制等,微生物菌群也由此建立。但仔猪消化机制并不完善,在以乳为主食的状况下,消化道会利用分泌乳糖酶来消化食物,然后将乳转变成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但仔猪由于还不具备完善的消化道,一旦发生消化疾病会有严重的腹泻或下痢等症状出现,若情况较为严重还会导致仔猪死亡。养殖户应重视对仔猪痢疾病因及防治策略的深入探究,促进养殖效率与质量的提高,进而获得更多的养殖效益。

1 仔猪痢疾的病理机制

随着食物进入消化道,小肠会有盐酸分泌出来,使胆囊进行收缩,确保能够顺利分泌出胰液与胆汁,杀灭小肠中食物的病菌。同时,动物胃内还会有激活胃蛋白酶原形成,提供酸性环境,促进蛋白质膨胀和变形。胃蛋白酶会形成主细胞,但主细胞形成之初并非为活动状态,而是受胃酸影响分裂成小分子多肽,然后再慢慢转换成活性状态。胃蛋白酶pH值为2,这也属于对蛋白酶进行分解最适宜的酸度。不超过30 d龄的猪肠胃功能不成熟,其体内一旦存在大肠杆菌内的致病细菌,如果仔猪肠胃屏障功能不强,就无法抵御病毒影响,进而患病。

仔猪痢疾以隐性感染的母猪或发病乳猪为传染源。母猪本身并不会出现发病的情况,但肠道病原菌却会以粪便为载体对皮肤和乳头等造成污染,乳猪与母猪接触后,病菌就会进入体内,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出现感染情况。母乳若缺乏病原菌抗体,容易导致病原菌定殖于乳猪小肠黏膜中,然后形成毒素,导致疾病逐渐恶化。仔猪痢疾较为复杂,兽医应重视对其病理的研究,根据具体状况,指导养殖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仔猪痢疾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病原体后一般会有一段潜伏期,时间不超过2周,如果出现急性发作的情况,仔猪不会出现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仔猪才会逐渐呈现出痢疾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仔猪感染痢疾疾病之后,会食欲不振、粪便稀软以及轻微脱水等状况,且粪便便面涉及条状黏液,加剧后粪便会为水样下痢,并伴有血样黏液,体温也会明显升高和出现腹痛症状。进入此阶段后,患病仔猪会停止采食、无法站立、体重下降、粪便恶臭,精神也会变得沉郁。同时,受仔猪发病过程延长的影响,其体质会表现出明显下降的情况,进而引起其它疾病。当仔猪出现脱水的症状后,若饲养管理不科学抑或是处理不当,那么就会导致死亡率升高。此过程中,未接受治疗便康复的仔猪仅有少部分,一旦改变饲养环境,其再次发病的概率就会很高,使病程进一步延长,通常不会低于1个月。通过剖解病死仔猪能够发现,消化道发炎,并且肠壁严重充血与淋巴结肿大。

3 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

3.1 母猪带菌

大肠埃希氏菌属于猪肠道中较为常见的菌类,以益生菌为主,但也涉及致病菌类。同时,这些致病菌会随着猪粪便排除,进而对母猪体表、饲料、环境等造成污染。仔猪在喝奶、舔啃圈内杂物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食入此类致病菌,然后在其影响下而出现痢疾疾病的情况。

3.2 仔猪生理特征

仔猪刚出生,自身身体素质偏弱,加之不具备良好的消化功能,因而也就影响到了胃中的胃液分泌。如果仔猪在此阶段食入致病菌,由于缺乏胃酸难以激活胃蛋白酶,进而对大肠杆菌在体内快速繁殖的情况不能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在过多大肠杆菌的影响下会破坏消化机能,感染痢疾。

3.3 饲养原因

仔猪痢疾疾病的发病率与母猪饲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据有关研究显示,母猪饲养水平过高,会引起乳液出现过多、过浓的状况,进而导致仔猪出现消化障碍;饲养水平过低则会出现乳汁过少、过稀的问题,使得仔猪出现痢疾疾病。调查研究显示,因母乳质量差或供乳不足,如低血糖症、缺铁性贫血等,不利于仔猪身体抵抗力的提高,部分仔猪会发生营养代谢性疾病,进而极易感染痢疾。

3.4 环境原因

环境会对仔猪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仔猪体质偏弱,许多身体机能并不成熟,若环境出现变化等就极易患病。夏季与冬季属于猪痢疾的高发期,原因在于这两季的温度较高与较低,会引起圈内环境出现恶化的情况。当圈内处于潮湿环境时,仔猪极易患病,相对干燥则不易发病,大风大雨天气或天气不稳定,仔猪发病率也会出现显著上升的情况。

4 仔猪痢疾防治策略

导致仔猪痢疾的致病菌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同时能够在外界存活较长的时间,现阶段并未研究出特异性疫苗对其予以有效的防控,且仔猪感染后会出现发育放缓、体质与体重下降的情况,即使治愈也会对仔猪饲料利用率、生长速度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养殖人员应落实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并将加强环境管理作为立足点,防止仔猪感染痢疾疾病。

4.1 做好母猪管理

养殖人员要想促进母猪体质与免疫力的提高,让仔猪的母源抗体更好、保护力更强,故需提供营养全价饲料给母猪,避免饲喂存在发霉变质等情况的饲料。同时,当母猪进入哺乳期后,需结合其身体状况与体重等,设置科学的饲喂程序,做到定时定点饲喂母猪,此过程不可对饲料营养进行随意更换。对于饲料配方而言,需要对能量原料比例进行合理控制,不可高于60%,粗蛋白也应控制在18%以下。母猪分娩前7d,可适当降低饲喂量,以此降低母猪出现乳房炎的概率,不然会对泌乳量产生影响,待分娩完成后再逐步恢复饲喂量,进而让哺乳仔猪拥有适宜、充足的营养物质,顺利消化与吸收母乳。

另外,在饲养母猪的过程中,养殖人员还应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给母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及时清除母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进而有效防止母猪感染各类疾病。例如:夏季气温升高后,养殖人员应重视防暑降温工作,避免母猪出现热应激与中暑等情况,冬季则加强保暖工作,让母猪分娩后能够在良好环境中及时恢复体力与有效增加泌乳量。母猪即将分娩前,养殖人员需要铺设松软、干净的垫草,让产仔舍维持在干燥、干净的状态中。当母猪分娩结束后,这需要第一时间对其腹部与乳房等进行清洗,并使用高锰酸钾对圈舍予以消毒处理。在哺乳期中,应对圈舍进行定期清理与消毒,灭杀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防止仔猪感染病原体而出现痢疾疾病。

4.2 增强仔猪体质

进入冬季后,养殖人员应注意仔猪圈舍保温工作,封闭缝隙与门窗,防止贼风入侵导致仔猪出现冷应激。在猪圈内铺设约5 cm厚的垫草,避免仔猪腹部着凉引起腹泻。若条件允许,可加装地暖与红外灯,维持圈内的适宜温度。夏季应做好降温、通风等工作,防止仔猪受高温影响出现热应激或中暑等情况。同时,仔猪吃奶前应运用聚维酮碘伏溶液、碘甘油乳头浸剂等对母猪乳房进行消毒,消灭乳房上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仔猪出生后的前3 d,养殖人员应重视对其体液的补充,保证饮水清洁和温度适宜,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的食盐,让仔猪能够尽快饮用充足的干净水,且不会引起脱水的状况。仔猪出生7 d后,养殖人员可诱导采食,向仔猪提供营养充足与易消化的各类饲料,此过程中应逐渐提高饲喂量,让仔猪倡导能够慢慢适应不同的营养物质,但需避免出现一次饲喂量过多,抑或是饲料消化困难等情况,不然仔猪消化功能会发生紊乱,最终引起腹泻或痢疾疾病。

4.3 提高仔猪免疫力

母猪分娩前1个月,养殖人员可给其接种猪红痢灭活疫苗,以此促进母猪抗体水平的提高,并且仔猪出生后也能够拥有良好的母源抗体,有利于加强仔猪预防红痢的能力。同时,仔猪15日龄后,需要再次进行免疫,让仔猪体内形成抗体,避免仔猪受痢疾的影响。对经产母猪,养殖户需于分娩前15 d全面清理与消毒产仔圈舍,或在母猪分娩前3周免疫接种双价基因工程苗,预防仔猪出现痢疾。另外,给刚出生的仔猪注射免疫球蛋白也能预防红痢的出现。随着仔猪断奶,其母源抗体会迅速下降,进而需提高免疫力,对此便可把经过稀释的仔猪副伤寒活疫苗溶液加入到其饲料中,让仔猪机体形成抗体,降低出现痢疾疾病的风险。

4.4 合理使用药物防治

仔猪痢疾治疗需将止泻、消炎以及调理肠胃菌群平衡等作为重点,发病初期可口服蒙脱石散或诺氟沙星,并肌肉注射安普素、链霉素等。具体治疗:庆大霉素,口服用量为5~12 mg/kg,2次/d;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敌菌净,按5:1的比例混合,60 mg/kg,内服,首次倍量,2次/d,连服3 d;5%新洁尔灭原液,配成25%的水溶液,1 mL/头,内服,1次/d,连服3 d;土霉素,50 mg/kg,内服,2次/d,连服3 d;磺胺嘧啶钠,2~5 mL/头,肌肉注射,2次/d,连注3 d,或腹腔注射,1 mL/头。进入发病后期时,要想缓解患病猪脱水状况,可口服补液盐,但每次灌服不可高于100 mL,若条件允许养殖人员还可灌服蛋白酶、脂肪酶、复合酶制剂等,使其消化道功能可以快速恢复。但大肠杆菌耐药性较强,应增多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次数,掌握细菌药敏状态,确保用药合理性,保障治疗效果,尽可能避免出现耐药菌株,后期治疗过程中除了联合给药,还应做到轮换给药,提高治疗效果。

近年来,针对耐药性、药残等问题,兽医多选择中药替代抗生素。例如:可在人用乌梅散组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去除其中的昂贵药材,选取乌梅15 g、柿饼24 g、黄连6 g、姜黄6 g、诃子9 g,混合并粉碎,过筛混匀后使用;白头翁汤,白头翁60 g,黄柏30 g,黄连45 g,秦皮60 g,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紫皮蒜100~200 g,苍术、茯苓各40 g,炒焦的高粱米500 g,苍术和茯苓煎水,大蒜捣烂,高粱米研碎,混在饲料内喂给母猪;马舌菜20 g,乌梅10 g,加水500 mL,煎至200 mL,放凉后供1~2头仔猪自饮,每日1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部分仔猪在出现腹泻等症状后难以进行救治,且救治成功也容易产生僵猪。养殖户在生猪疾病防控方面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视引种工作,防止引种带入新致病源,加强仔猪饲养管理工作,使猪舍维持适当的光照与温度,定期清理与消毒整个猪舍。同时,给仔猪提供洁净的饮水,科学设置饲养密度,确保仔猪拥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另外,养殖人员还需结合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特点与所需营养物质提供饲料,科学配比,规范免疫程序,针对性地做好妊娠母猪、仔猪免疫接种工作。仔猪痢疾并非被单一病原体感染,养殖户需采取预防为主与治疗为辅的方式防治,及时切断传染源,避免仔猪痢疾造成严重的后果。

猜你喜欢

痢疾母猪仔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仔猪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