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溪市江川区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的实践

2023-12-16陶正泽刘保有王兆美农秀芬朱禹坤李志富

云南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羊布病江川布病

陶正泽,刘保有,王兆美,农秀芬,朱禹坤,李志富

(玉溪市江川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玉溪 6526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1,2],具有传染性强、兼容性强等特点,部分菌株不但感染牛、羊、猪,还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3]。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流产、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4],给个体养殖户和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5],因此,畜间布病监测和检疫净化对畜牧业发展尤为重要[6]。2015年以来,江川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羊布病净化工作,通过采取监测、净化的措施,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布病监测净化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对江川区羊布病监测净化的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地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江川区2015—2022年羊布病净化工作的实践

1.1 采样监测开展情况

净化初期,对全区养羊场(户)集中开展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据统计,全区共有养羊场(户)635个,存栏28 257只。布病净化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5—2019年,全区所有种公羊、阳性同群羊及与阳性羊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羊群采样监测;第二阶段为2020—2021年,对全区所有羊养殖户拉网式检测,即全区所有羊养殖户的种公羊采样检测,每户羊群采样不低于10%,不少于10只,存栏10只以下的全群采样,阳性同群羊及与阳性羊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羊群全采;第三阶段为2022年至今,全区所有羊养殖户的种公羊采样检测,每户采样不少于5只(以种羊为主),存栏种羊5只以下的全群采样,阳性同群羊及与阳性羊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羊群全采。凡确诊为布病病例的羊只均作强制扑杀与无害化处理,且与江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接,对相关饲养人员监测与预防治疗。

1.2 开展培训情况

每年在集中监测前,区、乡(镇、街道)均开展布病防控知识培训,主要针对村级防疫员、乡(镇、街道)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规模养殖场(户)主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内容为羊布病防控知识与技术、从业人员防护、样品的采集技术与运输、上年度羊布病监测与相关人员感染情况通报等。据不完全统计,2015—2022年全区累计组织开展培训9期,乡(镇、街道)16期,共培训2 8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 000份。

1.3 取得的成效

2015年,江川区在市级统一安排部署下,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羊布病摸底调查及采样监测、无害化处理阳性羊工作。从2017年开始,每年结合江川区实际,制订工作方案,重点布控,持续开展监测阳性羊无害化处理工作,历时8年,基本掌握了全区羊布病流行情况。2015—2022年布病群体监测结果见表1,个体监测结果见表2,人感染布病情况见表3。从检出阳性病例的追踪溯源情况来看,近80%是由贩运户违规贩运所致,约10%是当年新增养殖户由于不懂养殖和防疫技术,盲目引种,不做布病检测,不办理调运检疫手续所致,而其他10%是一些养殖规模在5~20只的小散户由于监管不力、防控意识差、自由倒买倒卖所致。

表1 2015—2022年江川区羊布病监测结果(群体阳性情况)

表2 2015—2022年江川区羊布病监测结果(个体阳性情况)

表3 2015—2022年江川区人感染布病情况统计表

2 存在问题

2.1 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滞后,区域净化难度加大

羊的交易与运输监管是控制布病最有效的途径,但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市场价格的波动及市场供给调节能力的快速提升,羊的流动日益频繁,打破了疫源地空间与地域的概念,患病或携带病原者流入全国各地,特别是非免疫区形成老疫区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新疫区不断增加,从业人员布病感染者越来越多。

2.2 羊只流动加速,给监测净化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羊只的快速流动,天南地北的羊只都有可能在全国各地的活畜(禽)交易市场出售,流向各地养殖场(户),疫苗免疫背景不清楚,健康状况全凭临床观察,布病免疫区域与非免疫区域羊只混养,目前基层布病检测手段无法区分是自然感染所产生的抗体还是疫苗免疫所产生的抗体,使得布病净化工作难度加大。

2.3 补助标准过低,布病净化工作难以开展

国家虽然将羊布病纳入强制扑杀范畴,但扑杀补助500元/只过低,与羊本身的商业价值差距较大,养殖户抵触情绪严重,经常出现有经验的养殖户在采样监测而未知结果的情况下,提前将该羊只出售,无法找到买主,从而无法追踪溯源。

3 对策

3.1 加强政府配套资金支持

羊布病的净化监测,对阳性患病动物的强制扑杀补助资金应当不低于市场价的80%,才有利于患病羊只得到彻底清除,市(县、区)政府每年要将强制扑杀补助、监测及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有效保证布病净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提高羊布病的防控认知程度

群防群控对于布病净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8]。从江川区的布病防控经验来看,通过多年持续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养殖户主动意识到布病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做好布病防控的自觉性,绝大多数养殖户都知晓从外地违规引羊的危害性。

3.3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建立一套养殖企业(场、户)—乡(镇、街道)—县(区)三级联动的监测体系,鼓励和支持养殖企业(场、户)开展羊布病的自检,乡(镇、街道)实施定期监测采样与流行病学调查,县(区)组织做好定期监测计划、样品采集检测、风险评估及突发预警预报,形成强有力的联防联控网络及时清除风险隐患机制,加快净化进程。

3.4 加强检疫监管

异地输入羊引发疫情是江川区布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严格执法,做好产地检疫与输入监管,建立完善的检疫制度,全面加强调运环节宣传教育和检疫监管,从源头切断传播途径。一是检疫环节,禁止羊从布病一类地区调运进入本区养殖环节,进入批发交易市场的牛羊不得进入本区区域养殖环节[2,3];二是加强羊贩运户、屠宰经营户和养殖户的管理,与其签订不从一类地区调运牛羊的承诺书,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养殖备案动态定期报备制度,对异常增加与减少的情况及时开展检疫监控;四是提升检疫装备水平,加快快速检测检疫方法的推广与应用,重点对输入羊只的检测,使其保持健康;五是强化对饲养圈舍和运输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执行引种隔离观察检疫。

3.5 全面开展普查

由于羊布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180 d,因此每年至少开展 1 次全面系统的普查监测,才能有效避免出现监测空档,最大限度发现阳性羊只,及时清除隐患风险[7]。

3.6 严格落实同群扑杀

中小型规模养殖场以群体混养为主,监测有阳性患病羊,且流行病学调查具有扩散风险的,整群羊只都存在隐患,只有果断实施同群动物的扑杀无害化处理,才能从根源上拔除疫点[7]。

3.7 及时与卫健部门对接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监测中发现有畜间布病疫情或监测阳性时,应及时通报卫健部门对相关接触人员进行医疗监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监测中发现人间疫情或感染布病病例时,也应及时告知农业部门进行排查和溯源处理,形成良性循环,这对羊布病的净化至关重要[7]。

猜你喜欢

羊布病江川布病
江川区关工委回访慰问困难学生
如何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
羊布病的危害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羊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给爱演的男人一个舞台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布病防控知识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