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百年老校中传承光大
——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红色文化进校园”纪实

2023-12-16陶永庆

源流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城南潮州革命

■ 陶永庆

潮州市湘桥革命老区是一块镌刻着红色印记的热土,湘桥区的百年老校城南小学革命历史源远流长。几年来,该校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使红色文化滋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百年老校蕴涵着深厚的红色基因

城南小学建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潮州一所优秀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一向教风淳朴、治学严谨、成绩良好。该校历来人才辈出,影响甚广。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革命输送了无数有志之士。在历届的毕业生中有:革命烈士李春涛、蔡英智、柯国泰等,我国早期的马列著作翻译家柯柏年,“左联”首届常委会最年轻的常委洪灵菲,“左联”最后一任党团书记戴平万,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梅益,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海内外知名人士碧野、薛汕、郑锦桐等。

城南小学还是一处红色革命遗址。1927年9月23日,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率领的南昌起义军进驻潮安县城(潮州城),燃起了潮安革命斗争的烈火。这期间,起义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徐特立将师政治部设在潮州城内的城南小学。徐特立在城南小学带领政治部工作人员,到城中各处张贴贺龙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名义发布给全城的安民告示;分别在大街小巷宣传南昌起义的重大意义,发动潮安人民起来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压迫;在潮安县党组织的配合下,深入到李春涛、蔡英智、杨嗣震等受难烈士的家中慰问;派出女兵进驻潮安县邮电局和电报局,检查来往信件和负责收发工作;积极协助潮安县委、县革命委员会为起义军筹款、筹粮和筹集物资。南昌起义军在潮汕的七日间,帮助潮安、汕头、揭阳、澄海等县市的人民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9月30日,南昌起义军撤出潮州城后,潮州人民把这一段光辉历史称为“潮州七日红”。

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湘桥区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厚,而城南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红色文化印记的百年名校。在那烽火岁月中,无数城南学子在这里求学,在这里立志,在这里启航,英勇斗争,前赴后继;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潮安革命历程中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也曾在城南小学留下了深刻的红色记忆。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红色的历程印记了不朽的精神。几年来,城南小学紧紧围绕挖掘红色传统文化,用好学校丰厚的红色文化基因,以此营造了蓬勃向上的育人环境。

走进城南小学,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红色文化气息,在大礼堂、在教室、在走廊、在操场,都贴满了“潮州七日红”革命历史和英烈故事的简介,悬挂着红色文化教育的标语,到处充满着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红色文化氛围,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教育的熏陶,让学生们时刻感染着党的气息,感恩党的关怀,激发他们从小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好少年。

城南小学校长李健介绍说,近百年来从城南小学校走出去的革命英雄有许许多多,红色文化是城南小学的一个特色文化,更是城南小学一个骄傲的文化。每一个城南学子,都会沿着革命英雄骄傲的足迹,一步一步成长,打好人生的红色底子,成为建设国家、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学校将进一步汲取潮州地域文化精华,承接先辈的红色基因,继续保护和利用好学校的红色资源,进一步打造规模大、标准高、管理到位的红色教育基地。

开展红色文化宣传促进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今年6月,在城南学堂前,学生们围在潮州市老区宣讲员、党史专家陶永庆跟前,倾听老前辈讲述感人的红色故事。这是城南小学正在开展的“潮州七日红”主题党史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旨在通过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几年来,城南小学先后邀请了潮州的党史专家、老区宣讲员、“五老”和大学教授等给师生们做红色文化教育的讲座,在广大师生尤其是小学生中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同学们都决心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城南小学面对伴随着网络发展成长起来的学生们,在对他们进行具有历史沧桑感的红色文化教育中,非常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适当用好合力。学校通过写作文、情景短剧、诗朗诵等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教学模式。

该校通过学生参与“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在宣讲活动中培养自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怀,做一名“小小灯塔宣讲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活动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宝贵的校园时光而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作贡献。

每年清明节前夕,城南小学都会组织学生们到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活动,了解“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的英烈事迹,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崇敬之心、感恩之心和关爱之心,不忘先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刻苦学习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城南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红色乡村,寻找红色精神”的活动,追忆峥嵘岁月,觅得当今闪耀,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城南小学还与韩山师范学院《行走的红色文学课堂》课程组,联合举办“大手拉小手,一起来行走”红色校史研学定向活动,别开生面,独具创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历经岁月沧桑,城南学堂前的木棉树依旧挺拔,让人景仰,给人力量。红色文化在城南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校园内得以普及和宣扬,使学生们切实感受到红色基因的热情和脉动,从而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和感召。

猜你喜欢

城南潮州革命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二首(其一)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城南旧事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