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

2023-12-16马云天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协同劳动育人

马云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党政办公室,广西 桂林 54100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全面部署。2020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做出了专门安排。这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全方位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推动“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践。“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机整体,具体的育人实践中要整体推进,不能片面地追求“五育”的部分育人价值,而忽视“五育”育人体系的整体性。“五育”并举是在发展中协同,在协同中推进,既发挥“五育”各育的重要作用,又以“五育”各育为基础整体推进。这在“五育”的育人内容上体现了相互融合与共同促进,在“五育”的育人方式上体现了统筹推进与合力的形成,在“五育”的育人效果上体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相互的激励。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实现德智体美“四育”的基础环节,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以强化实践为基础,通过发挥劳动育人突出作用,来达到树人目标的根本选择。例如,工科高校大学生以实践见长,如何有效激发这一特征,开展劳动教育是关键。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试验、实训、实习等方式彰显学校特色,达到实践和创新的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这些反作用于德智体美“四育”的育人功能,能够促进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育人价值上的相互协同和有效联动,在知行合一的劳动实践中实现立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实现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效应的最大化。

(二)深化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贯彻《意见》和《纲要》精神的具体实践。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1],是对高校大学生加强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教育的实践。将劳动教育纳入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中,全方位融入劳动元素,真正做到以劳育人,持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形成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工科大学生为代表的技术型、应用型、科研型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人才资源。对于从事技术研发的大学生,需要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对现有技术进行质疑,敢于打破陈规,而劳动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运用劳动技能和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从事技术应用的大学生,需要培养他们具备实用本领,而劳动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劳动习惯、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以自身的劳动实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学生,需要培养他们具备为科学而奉献的精神,以及探索真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决心,而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刻苦、专注的工作态度,让他们以科学严谨的劳动精神、锲而不舍的劳动观念激励自己投身科学研究事业。因此,高校推进劳动教育落地落实,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

(三)促进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生动实践。科技发展在创新,创新之根在实践,科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创新。高校推崇科技创新是特色,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是本能,劳动教育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需要培养一大批以实践推动科技创新的新型人才。实践是劳动教育的基础,科技创新是实践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教育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高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行科技创新,对劳动教育即实践育人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新时代高校以实验、实训和实践等方式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这为以劳动教育促进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对大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创新理念,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可以让他们整合、提炼原有理论进行创新,这样有助于从理论上促进科技创新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注重劳动能力培养和养成劳动习惯,能够让他们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增强劳动创造力,以劳动实践论证技术,从而不断完善和创新技术。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本领。

二、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理论性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遵循的基本特性。劳动教育的理论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提炼出来的,是对劳动实践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坚持的理论不是教条与本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的前提下,在既遵循客观实际又遵循大学生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遵循的根本特性,是劳动教育的本原。实践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强调实践,强调直接体验而非间接经验,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能够有效提升实践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能够为他们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奠定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为实践指明方向;实践印证理论,为理论创新创造条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只有将理论知识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理论知识是大学生认识劳动教育、内化劳动素养、外化劳动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实践能够让大学生在自身实践中真切感受和体验劳动,印证劳动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从而进一步升华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循环往复中进阶,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认同,不断增强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协同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协同性说明了劳动教育不是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不是片面地开展育人活动,而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这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方法,劳育与“五育”中的其他各育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这是推进“五育并举”最基本的原则。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效的取得,需要课内外协同、校内外协同、线上下协同,构筑起与劳动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局面。针对性是指开展劳动教育不搞“一把标尺”量所有,对于全体学生不搞“一刀切”。面对性格禀赋不同、成长环境各异、学习动机参差的学生,劳动教育需要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遵循育人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灵活多样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活动,同时还要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等。劳动教育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制定,需达到“量身定制”的效果。这能够及时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潜质,让学生都获得创造性发展。

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既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协同一致,又要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劳动教育从整体上把握协同,从个体上把握个性,将育人工作做到整体全面、个体不同的程度,既保持了劳动教育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及时代新人培养的目标的一致性,解决了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又坚持了劳动教育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解决了不同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从而在协同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中夯实劳动教育效果。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继承性指出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凭空想象,不是有意捏造,而是有历史延续的。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耕读文化、耕读传家等内容,《资本论》认为开展适当的劳动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恩格斯也多次提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等问题,这些都充分证明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有历史来源的。当然,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同样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继承,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劳动教育都有着重要论述,而且都进行过教育实践。所以,这些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可以继承的,将成为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历史依据。

创新性是劳动教育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是劳动教育最重要的竞争力,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4]就是对劳动教育的创新。科学劳动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劳动教育创新性的彰显。劳动教育的创新表现在内容上,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催生了劳动新形态,也填充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还表现在形式上,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虚拟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以线上配合线下相互结合的形式,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在实践教学上,不再把劳动教育固化在学校这个范畴,将教育延展到社会、家庭等,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中实现劳动育人。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高校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教育,为了更好地让劳动价值观深入人心,需要兼具继承性和创新性。

三、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

(一)课内课外协同,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在课内可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即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或通识课,依托凸显劳育的思政课,融入劳动元素的专业课,打造全方位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体系。在课外可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开展劳动教育,依托和挖掘校史校训中的劳动资源,以耕读文化劳动教育基地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主题文化活动。总之,通过课内课外协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5]。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打造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好劳动教育的基础。学校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学科专长、学生特点编写符合学生需求、便于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优质资源,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的吉祥剪纸课,凸显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量身定制”。

《意见》要求:“高校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 学时。”[5]依托思政课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将劳动价值观、劳动实践观、劳动发展观等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当中。例如,在《道德与法治》的第二章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融入劳动实践观教育内容,坚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探索“劳育+思政”的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创造条件。

依托专业课开展劳动教育,专业课程是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课程,是大学生走入社会、立足社会的“压舱石”。在课程思政指导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元素,用劳动精神感召青年大学生,发挥劳动教育场景对专业教学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专业特色和所蕴含的劳动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专业课教学同时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劳动价值的塑造和专业能力(技能)的培养,提高专业课教学的实效性。

课外具有实施劳动教育的广阔空间,将其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要求学生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中须修满劳动教育与实践课2学分,其中包含必修课程1 学分,该课程有32 个学时。高校需要依托和挖掘校史校训中的劳动资源,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建校初期,学校与工厂建制并存,师生是边学习边生产劳动,真正践行了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展现了学校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学校每年开学新生第一课都用“桂电人”的创业故事鼓励学生。新时代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实施“耕读文化+劳动教育”工程,学校可把校园风景绿化区划分大学生劳动实践责任区,实行专业劳动实践责任区包干制,在大学生中开展沉浸式劳动教育,还可以通过建立耕读文化劳动教育基地等,赋予劳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属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

(二)校内校外协同,打造链条式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打造校内校外协同的链条式劳动教育实践体系,这是促进劳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6]在校内构建以“实验-实训-实习+双创”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得到不间断系统实践训练;在校外通过以产教融合等方式开展的实习、实践,结合“三支一扶”、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开展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实验—实训—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科高校、工科专业中备受重视,是增强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从学习形式上看,这本身就是劳动的一种形式,是工科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工科高校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站稳职场的条件,合理设置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的试验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具备能够运用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发现(分析)问题的试验能力,并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子工程训练课的实训课程通过装配调试收音机、检修液晶电视等,加强对电子元器件类别、型号、性能的了解和对焊接工艺、检修技能的掌握;机械工程训练课的实习课程通过冲压、注塑、精密铸造、热处理、3D打印等,使大学生对工业产品整机制造过程有一个较完整的体验和认识。还有生产实习,这是为了让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需求、了解职场所求进行的实习,包括自主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实验—实训—实习作为理论课的延伸,相应的能力只有通过自身劳动实践才能获得。这种能力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创业之魂在创新,创新之根在实践。立足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通过组织“创业训练营”“创业俱乐部”等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体验中,扩大“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的参与覆盖面,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体悟奋斗精神、树立正确择业观。

构建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同的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是推动校外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的有机衔接,能够很好地解决人才链和产业链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政府能够很好地统筹各方资源,为其他各方协调联动、相互配合提供服务,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创造条件。企业是产教融合的主体力量,通过与高校交流合作可以为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帮助;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要坚持OBE 理念,加强与企业的密切交往,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做好协同育人的校企篇章。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花江慧谷”以及学校现代产业学院为依托,通过邀请企业到校内建立研发中心和飞地研究院,引导产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共享机制等。行业是产业的载体,在产教融合中行业不直接参与企业和学校的人才资源供需分配,但可以直接为企业或高校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当然也可以从劳动教育的维度为高校提供建议。“三支一扶”“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和劳动实践的重要实践形态,对引导大学生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三)线下线上协同,探索立体化劳动教育时空体系

探索线下线上协同的立体化劳动教育时空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劳动教育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问题,为劳动教育适时开展提供便捷。线下开展“理论+实践”方式的自我劳动教育,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将劳动教育资源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运用慕课、微课等数字教育资源,拓展劳动教育时空的局限性,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劳动教育虚拟实践情境,不断拓宽实践场域。

大学生线下劳动教育能够通过“理论+实践”方式实现自我教育,这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不受时空约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认知、情感、意识等都会逐步发生变化,促使人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促进自我劳动教育,即大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和掌握,从中汲取劳动的智慧和力量,用科学正确的劳动精神涵养自我,对劳动教育拥有正确的认知和认同。强化劳动情感认同,即大学生要加强对共产党人劳动故事的传承和弘扬,用先进的事迹感染自我、陶冶自我、影响自我,从情感上认同劳动教育,这是因为劳动情感是劳动认知的更高层次呈现。强化行为认同,即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认同与否,需要看行动,只有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观念内化于心,才能更好地外化于行,这是对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的升华。线下劳动教育从理论学习中加强认知和情感的认同,从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认同,如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进行学习后,通过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对相关理论进行实践,并通过实践印证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勇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运用“理论+实践”的方式拓展自我劳动教育的途径,增强对劳动的思想和行为认同,从而提升自我劳动素养。

利用线上技术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既是提升时效性的重要举措,又是把握育人导向、体现时代特征的具体实践。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在对网络的使用上始终是走在前列,运用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在寓教于乐中实现劳动教育“润育无声”。高校将劳动教育资源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运用“学习强国”、大学生慕课等数字资源,将有劳动教育价值且易于大学生接受的内容进行广泛传播,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努力营造重视劳动、崇尚劳动、鼓励劳动的文化氛围。运用“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实现线上教育、线下实践的目的,通过线上留言、回复、私信的交流互动,多角度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整体把握基本情况。针对线上劳动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可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回复和解答,个性问题可通过线上线下协同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从而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7]高校要加强对网络负面舆论的监督引导,教育大学生明白投机取巧是不巧、不劳而获才是祸的道理,对于网上出现的网络贷款等不法现象进行正面回应,在大学生中营造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的清朗氛围。高校还可搭建劳动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室,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把共产党人的劳动故事搬进实验室,将大学生置于历史场景中进行劳动,对历史事件进行复盘和重现,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交互性操作,达到构想性的体验效果,真正实现线上教育、线下实践,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协同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