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淅川县河道采砂对河道的影响分析

2023-12-16袁长玉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9期
关键词:淅川县河势采砂

袁长玉

(中及御龙建设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3000)

1 河道概况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接壤处的汉江中游山区,总面积2 820 km2,地形复杂,冲沟较多,水系发育,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淅川县河道砂石资源较为丰富,建筑市场需求的砂石量较大,淅川县河道采砂主要是对县域内丹江、灌河、淇河三条河道进行规划采砂。丹江干流全长391 km,流域面积16 138 km2,在淅川县境内全长117.40 km,流域面积2 541 km2,河床比降1.10‰,河床宽240~1 220 m,淅川境内主要支流是灌河、淇河。灌河干流全长261 km,流域面积4 357 km2,其中淅川县境内河长28.30 km,流域面积557.60 km2,河床比降1/300~1/600,河床宽250~800 m,淅川境内主要支流有锁河、淅河、蒿坪河等。淇河流域面积1 488 km2,全长157 km,河床比降5.40‰,在淅川境内长39.20 km,总淅川境内流域面积294.60 km2,河床比降1/50~1/150,河床宽80~150 m。淇河流域大部分为山区,河道迂回曲折,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水能资源较丰富。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进一步使采砂行为规范化,坚持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供水和水环境安全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同时做到上下游和左右岸兼顾,同时保障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和采砂者的合法利益。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各部门和行业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对河道砂石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要求,尽量做到河道采砂与河道整治疏浚相结合。

2 采砂对河道的影响分析

2.1 采砂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河道内的砂、石、土料等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河势稳定和水流动力平衡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淅川县河道采砂规划进行总量控制,分年度计划开采,并对河道分段审批开采,对采砂活动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按照批准的作业范围、深度、作业方式合理、有序的开采,使采砂与疏浚河道相结合,减少河床淤积,理顺河势,控导主流的作用。①纵向变化:大量砂石自河床被取走后,瓦解了原先砂石等沉积物的供应与输送之间的平衡;砂石的挖掘使该处的梯度变大,增加了河水切割河床的能量。②横向变化:河道横向变化主要表现为弯道的发展与消亡,从而使弯道在平面上发生位移,在弯道凸岸,可能会引起水流动力轴线及水流对凹岸顶冲点的变化。在砂石采集区的上下游产生河道侵蚀或河岸崩塌,导致河道的不稳定,引发河堤的冲刷及河道的迁移。

河道采砂应以采集河岸滩地堆砂为主,严格控制开采床砂,床砂是远古年代沉积的地层砂,是不可再生资源,无限制、掠夺式开采会破坏水流赖以依托的河床结构。根据砂石储量,按照“适度利用”的原则,来进行年度分配确定,不至于影响河床水沙平衡、不会引起河床冲淤较大变化。河道弯曲段,河槽狭窄,滩地宽窄不一。河道主槽位置偏水深较大的弯道凹岸侧。河床抗冲性不强,弯道凹岸迎流顶冲,岸线因水流冲刷不断后移,相反凸岸淤长,符合弯曲型河段一般演变规律。弯道主流线虽贴靠凹岸,但由于工程治理防护措施,岸线变化趋于稳定。设置在河道凸岸的采区,将采区规划成月牙形状,采砂完成后仍能保证水流顺畅,起到河势稳定的作用。因此适度采砂不会对河势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河道采砂应进行总量控制,分年度计划开采,在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河势稳定的要求,对可采区范围、采砂总量、控采高程等进行严格控制。

2.2 采砂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淅川县河道采砂规划的开采区与两岸的堤防及相关的防洪工程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能对防洪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对采砂区内的挖砂工程进行总体上的开采高程控制,不能对河床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实施开采后,能起到疏浚河道的作用,有利行洪。但在开采时要加强监管力度,严禁弃料乱堆乱放影响河道行洪能力及影响河道的输水能力。

2.3 采砂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

河道采砂使得河床降低、河流水位下降、河岸及周边建筑物受到冲刷,影响河势和航道稳定,给沿岸水利工程、航道及航道设施和桥梁、管线等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河道非法违法违规采砂、过度采砂,改变采砂区域河床比降,使水流变急,甚至造成局部漩涡的形成。采砂船、运砂船在航道作业,影响通航,容易造成意外,引起航运事故,使航道阻塞。同时也影响航道维护,尤其是在航道内(或紧邻航道)采砂,使通航安全无法被保证。因此,淅川县河道采砂规划方案应对通航安全进行影响分析,结合采砂与航道的整治疏浚,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规范采砂活动,保障防洪、通航、航道及航道设施和桥梁、管线等跨河、穿河、临河建筑物的安全,防范事故发生。

2.4 采砂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分析

2.4.1 采砂对水环境影响

采砂造成局部范围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水体的感观性能,此外泥沙中吸附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在采砂过程中释放以及聚结的大量采砂船含油污水的排放,污染水体对其下游城镇取水口水源地可能造成污染。

2.4.2 采砂对水生生物影响

河底的含砂层往往被淤泥和腐烂植物覆盖,采砂一般先挖掉这层淤泥,再采砂。淤泥正是浮游生物、藻类、水底微生物、鱼类生存和活动场所,采砂损坏河底原生物植被,就相应的减少了鱼类的食物来源。此外采砂降低水体透光性,影响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浮游生物生产量。采砂造成采区水流变化,河床底质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水生态环境会受到很大影响。

淅川县河道采砂规划有必要根据对水生生物影响程度合理划定开采顺序,按照滩地优先于河道开采,有计划地制造水生生物缓冲带,建议砂石开采时间应错开各类水生生物洄游、产卵和越冬等重要生活史阶段,这样有助于稳定生物种群数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以合法合理采砂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大的影响。

2.4.3 采砂对周围环境影响

采砂施工机械设备如铲运机、挖掘机、机动机车等在运转过程中会引起固定、连续或断续的噪声,有些施工区距居民生活区较近,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干扰。汽车运输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粉尘,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另外在采砂点人员集中地,吃住卫生条件差,容易造成施工人员肠道等传染病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降低和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2.5 采砂对涉河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

淅川县河道采砂是对河道淤积地段进行合理开采,同时也是对河道疏浚,加大河道断面,扩大行洪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利及涉河工程(如桥梁、堤防、护岸工程等)设施明确限制开采距离和深度,确保涉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安全,避免因河道采砂对现有涉水工程造成破坏,影响河道安全行洪。

3 结语

总之,通过分析淅川县河道采砂对河势稳定、通航安全、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合法合理采砂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为了保证行洪安全,保持河势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及过河设施,必须对河道采砂提出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对河势控制的要求,采砂前必须对可能引起河势变化的影响进行专题论证,对可能引起河势发生变化的河段和区域、危及涉河工程正常运行的水域、对航道稳定和航道安全有较大不利影响的河段和区域等应划为禁采区。

猜你喜欢

淅川县河势采砂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淅川县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乡黄河河务局用无人机查勘黄河河势
倒运海水道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淅川县
论江河流域非法采砂行为违法判断根据
鸡东县河道整治及采砂治理
对直管河道采砂管理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