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域下凉州贤孝文化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现状调查

2023-12-16买岩萍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凉州文化遗产文化

文/ 买岩萍、戴 忱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也明确提出,从2025 年到2035 年,“非遗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将成为新目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我们怎样将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被现代社会所需要,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这种不断地发展是非遗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所在。

一、繁荣在民间的民俗曲艺

凉州贤孝又称作“凉州劝善书”,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乡及民勤县、金昌市、古浪县等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说书形式,传统民间文艺的一个品种,演唱内容多是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主要是赞颂忠诚良将、贞女烈妇、孝子贤孙、才子佳人、因果报应等内容,目的是述颂古今、劝人行善、为贤行孝,故名贤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凉州贤孝流传于河西走廊的武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从古至今,西戎、羌、匈奴、鲜卑、契丹、吐蕃、回、裕固、保安、东乡等众多民族生活在这片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中原文化与西域文明在这里交汇,游牧民族与农业文明在这里融合,多民族杂居的人文环境和中原王朝与周边部族河西地区一带激烈的征战,形成陇人彪悍粗狂的性格。形成凉州贤孝这种代表陇人崇尚好武、真沉坦率的说唱形式。这种古老的原生态艺术形式,把陇人长期积淀的核心精神、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经过艺人的世代传承得以保留下来。

凉州贤孝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智慧的结晶,主创主要来自民间,使用的语言通俗易懂,基本上都是民间艺人的口头创作,以地方方言道白,朴实无华,乡土气息浓厚,其中包括大量民间歇后语、俗语、俚语等。凉州贤孝演唱形式简单,演唱语言使用的是艺人们最熟悉的乡音土语的凉州方言,他们表演的剧本是祖辈们世代传承的民间故事演绎而来,丰富的凉州地方方言给与艺人们在演唱当中夹杂了随机的口语,有一定的灵活性及创造性。早年凉州贤孝演唱者大多是盲人,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自幼拜师学艺,民间尊称他们为“先生”,亦称为“瞎弦”或 “瞎仙”。凉州贤孝没有固定的演唱地点,无论茶摊集会、酒坊面店、游乐场所、过年祝寿、开业庆典等皆可演唱。贤孝大多采用坐唱的形式,演唱时的伴奏、说白、诵唱,可一人完成,也可由他人伴奏完成,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和二胡,曲牌音乐里有当地民歌的音乐素材,也有凉州杂调的音乐元素,唱腔曲牌有悲音、苦音、甜音、泪音、越音、高腔、平腔、行腔、五更调等等,唱腔语言幽默、风趣,豪放的说唱里又具有一定的人生哲理。

凉州贤孝以传统段子为主,唱本内容十分丰富,曲目有《十里亭》《扒肝孝母》《李三娘研磨》《薛仁贵征东》《五女兴唐》《打甘州》《三姐拜寿》《盗桃》《小姑贤》《丁郎刻母》《王哥放羊》《女贤良》等经典曲目。也有《巧嘴姑娘夸武威》《祖孙三代齐防疫》《杜绝浪费不讲排场》《悯农》等现代作品。这些现代作品,都是艺人们自编自演,结合现代现实歌颂新鲜事物、宣传政策法规的作品。在乡间地头、农家小院、街市广场都是艺人们放开歌喉施展才艺的地方。

凉州贤孝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冯兰芳、甘肃省级传承人董永虎、张天茂、王月,臧尚德,王雷忠,武威市级传承人贾旭峰,这些民间艺人在非遗传播、传承保护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通过这些民间艺人们的努力,也使凉州贤孝唱本、唱词、乐器、音乐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

二、电视、网络与短视频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如何保护、传承与创新,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百代,流芳百世,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当今社会是电视传媒、互联网高速发达的社会,通过数字传输手段,可以让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亘古永存。

根据普查资料统计,凉州贤孝在武威地区的演唱活动仍然是十分活跃,艺人们在各个时期演唱队伍始终将近百人。在国家出台的各种非遗保护文件及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决策下,武威市成立了非遗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在特色的文化节上宣传与演出同时进行,甘肃电视台、武威电视台也在各级春晚上对凉州贤孝各种节目进行播出,给爱好贤孝的大众给了欣赏经典唱段的机会,对凉州贤孝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武威电视台常年播放宣传非遗特色的文化节目,对传承人及老艺人进行宣传及采访,举办各种演出及比赛等等。

凉州贤孝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的传播,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能量,在网络搜索就会得到各种网络平台如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快手、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播放各种民间艺人传播凉州贤孝的账号。凉州贤孝的爱好者和传播者、贤孝艺人史有德,粉丝数1645 人,在他的视频里有几十个视频都是传播贤孝唱段。上传于西瓜视频的《王哥放羊》,3.6 万人次观看,还有828 人次观看的《绣荷包》、782 人次观看的《二度梅》、998 人次观看的《放风筝》、1114 次观看的《梦狼记》等等。

贾旭峰凉州贤孝传承人,1.9 万粉丝,获赞12 万。在抖音平台有作品多达457 个,有《张连卖布》《十杯子酒》《苏二休妻》《女贤良》《田三婆倒灶》《顶嘴丫头》《王婆子骂鸡》《割韭菜》《巧嘴姑娘夸凉州》等古典、新创贤孝作品,他精通三弦、快板,唱腔粗犷豪放,优美动听,坚持不懈为凉州贤孝曲目的挖掘、传承、保护、弘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政府部门、凉州文化研究院、凉州贤孝传承人、凉州贤孝爱好者、民间团体都对贤孝的传播、传承保护做了积极地工作,许多的新闻媒体,对这些凉州贤孝艺人进行了多次的采访报道,还有非遗进校园活动,兰州文理学院、河西学院、武威职业学院等高校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普及贤孝相关知识内涵,宣传中国传统忠孝文化。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也积极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文艺比赛,鼓励民众参与,将非遗与旅游相结合,对凉州贤孝的传承与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良性循环。

凉州贤孝唱段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大众艺术欣赏性,并且又具备视频制作、网络传播又很方便的条件,唱本本身又蕴含着传统戏曲及音乐的成分,可以吸引大批凉州贤孝喜爱者的关注,但视频拍摄需提高趣味性、技巧性和美感,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还需加强,形式要更加灵活,观赏人群大部份是以研究和对凉州贤孝有浓厚兴趣的人群为主,传播影响力依然不足,这是需要我们后来者下功夫和深思的地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想制作出美轮美奂的、有吸引力的视频,可以与专业团体合作,拍摄地点和演员服饰都可以再包装打造,视频制作可加上精美动画、字幕,将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展现给喜爱凉州贤孝的观众,激发贤孝爱好者观摩、学习和传播的兴趣。

三、凉州贤孝数字化保护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非遗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推广,并逐步推动优秀记录成果的社会共享和研究利用,非遗文化数字化能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从2015 年至今,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组织下,已经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对上千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非遗数字化这种强大的传播功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机会进行零距离的参与与关注和了解,让各类优秀非遗资源通过网络平台送达更多人群,年轻人参与直播互动与线上展播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让爱好凉州贤孝的人们足不出户领略了非遗的魅力。

现如今很多非遗传承人大多步入老年,非遗文化逐渐被年轻人遗忘,让非遗变“时尚”,是不是就能让年轻人喜欢上非遗?究竟怎样才能让非遗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被年轻人所喜爱,怎样被现代社会所需要。有些很小众的非遗文化,比如凉州贤孝、秦州小曲、花儿、裕固族民歌、藏族民歌和一些地方戏曲和民谣,这种当地的文化即使不能做出物质产品也应该积极融入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喜欢体验新鲜事物,他们究竟愿意为什么样的非遗文创产品买单?抖音平台、优酷平台、西瓜视频及腾讯视频所发布的凉州贤孝内容都大部份相近,只有部分曲子将演唱内容打有字幕,观众可以通过字幕有个大致的了解。可否将历史故事、婚姻爱情、忠孝节义情节内容在视频上为大家普及?也可以将视频做成动漫形式,配以唱腔,年轻人是否可以更容易接受?又比如,让凉州贤孝进入中小学课堂,通过孩子们的学唱将他们的才艺得以挖掘,将本土文化得以传扬。从娃娃抓起和通过现代的手段来表达,从而使受众人群更广,抓好传承,才能有所创新。让非遗文化变“时尚”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非遗文化做深入的了解,不能改变非遗文化的本质,保留核心内容,创新非遗文化的表达方式,其表现出来仍是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我们期待未来非遗会变得更加“时尚”,也期待会有更多的人在非遗领域进行新的尝试。

凉州贤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其音乐理论、艺术表现、历史发展、文化内涵、表演方法等方面,研究内容和领域比较丰富。但由于研究技术和手段的限制,它的产生原理和发音机制问题研究很少,而这类研究是揭示凉州贤孝情感表达生理机制的基础。通过数字化手段探索研究工作还尚未开展,对凉州贤孝研究的技术方法提供现代化数字技术手段,将会提升凉州贤孝传承和保护的研究层次和技术水平。

通过计算机、麦克风、外置声卡、声门阻抗仪(喉头仪)、生理电放大器等设备,采集凉州贤孝语音数字信号,记录原生态凉州贤孝,建立凉州贤孝的歌唱语音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凉州贤孝声学和生理参数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建立凉州贤孝数字化分析平台。为进一步归纳凉州贤孝语音声学模型、嗓音发声模型、呼吸韵律模型,探究每类模型各个参量变化与生理器官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各个参数变化与凉州贤孝表演风格技巧之间的关系等研究领域,最终得到凉州贤孝的发音机制和多模态研究理论,提供技术方法,达到实现凉州贤孝数字化传承保护的目的。借助音乐学、医学、计算机及语言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声学方法,可提取多项发音生理声学参数、建立口传文化参数模凉州贤孝参数与发音动作的关系、探究语音发声的机制。这对于揭示凉州贤孝演唱的深层机理,提高歌唱技巧和教学效果有及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数字技术在各种文化类型中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是保护、传承、记载、交流、传播的作用,它在新的知识生成、经验传递上都会起到作用[3]。运用现代仪器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多学科交叉的多模态研究新型科学的方法,探讨声乐、戏曲领域发声技巧的生理表现等研究形式,是口传研究领域近年来出现的研究新趋势。从国家文化战略角度来看,用多模态方法进行口传文化的数字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存在,有它不能轻易改变的特质或基因,同时,非遗随着时代的变化,又是在变化中传承的。因此非遗对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需求迫切程度更高。物质的东西在快速迭代,非物质的符号却能千载传承。对于非遗文化除了保护、传承和创新,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所谓传承,“传”的是技艺,“承”的是精神,我们要在每个人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让非遗“精神”在这个新时代里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猜你喜欢

凉州文化遗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最爱凉州面皮子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敦煌P.3619卷一首有关凉州瑞像诗歌的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