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与自主话语体系构建
2023-12-16王静修
□王静修
“对中国现实‘发展文本’的理论解读,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学术研究的中心话题。”[1](p5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p46)。作为规模最大的发展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领域中一支重要力量,其发展成就已经超出西方现有理论框架的解释范围而急需新的理论阐释。因此有必要在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尽快构建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能够正确、真实地展现自我形象的高等教育自主话语体系。这既是阐释我国高等教育独特发展现象的需要,也能够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增进其他国家对我们的了解,从而塑造良好中国形象,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及其话语发展回顾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产生的时间比西方晚了800 多年,其初衷是功利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技艺,即所谓“中体西用”。当时“大学堂虽设,不过略存体制。士子虽稍习科学,大都手制艺一编,占毕咿唔,求获科第而已”[3](p223)。民国建立后,一批爱国先贤开始用“民主”“共和”“科学”的精神来发展高等教育,他们在否定传统教育的同时,也极力尝试吸收古代优秀学术理念,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高等教育文化。如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结合西方理性教育的认识,对“明明德”和“新民”进行了符合现代教育的新解[4](p44-48);而蔡元培也通过发扬古代书院制中浓厚的学术氛围、师生间砥砺德行互相切磋的融洽之情等传统,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p1-2)的观点。民国初期几所著名高等学校的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中西合璧”的一次成功实践,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如其中对“university”的翻译由“大书院”至“大学堂”“大学校”,而最后定型为在本土文化中具有丰富含义的“大学”,这种实践进路在全盘西化、日化的时代,无疑承载着一种较为坚定的民族教育理想,也体现了当时国人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崇敬[6](p179-187)。民国初年的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及其话语构建提供了最为关键的实践基础,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很快就被随后的战乱打乱了。
以五四运动为转折,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 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以“为工农服务”为宗旨,开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在苏区和革命根据地,因为总是危机四伏,很难举办正常的高等教育。在“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7](p101-106)的前提下,我党于苏区和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许多以培养干部和专门人才为主的专门学校,这些学校以短期训练为主,实行新制度、新课程,学校师生以半工半读的形式接收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用信仰做指导,以实用为目的,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进行了全新探索,这些经验大都在新中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当今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及其话语构建影响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以解放区办学经验为基础,借鉴苏联办学模式,建立新的适应中国实际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8](p63-66)。通过实施党管高校和收回教育主权,改造知识分子思想以及参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大调整等举措,带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后历经曲折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才再次进入现代化的平稳发展期。1978 年后,我国逐步恢复了新中国成立初的办学模式,并通过恢复招生考试和职务职称制度、建立学位制度、取消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允许社会团体和民营机构办学等,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等教育体制,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段时期,通过主动学习和交流,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些话语又重新被引入中国,并一度受到时代热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的颁布和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4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9];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0];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11](p9-11);2023 年5 月29 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12](p9),将高等教育视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以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指针,既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征程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构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现实基础。
二、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的特色话语分析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话语表述,这些话语不仅是对我国教育发展现象的凝练,也是我国教育能够取得成功的经验结晶。总结好这些话语,构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叙事体系,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使命:从教育救国、科教兴国到教育强国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p1337),意即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强调无论是在乱世、治世还是盛世都应重视教育的作用。清末以来,受到时局影响,“教育救国”一时成为具有普遍社会影响的教育主张。当时维新派最早提出,世界的竞争是“智争学战”,强国之道全在“开民智”,兴学校[14](p1-10)。而后改良派如严复等也反对暴力革命,坚持教育救国主张。民国建立后,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教育先行、教育万能等主张日趋高涨,胡适、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等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基础作用,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5]。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后历次党代会都延续了这一战略部署。2020 年1 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16](p2)。2023 年5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2](p8)由此,我国对教育使命的认识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变化,其话语也由100多年前的教育救国变为了如今的教育强国[17](p20-28)。
(二)发展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949 年9 月29 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8]。该论断在很长时间里指导着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它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要面向人民大众、科学发展、走自己的路。1949年12月,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就“为什么人办教育”这一问题首次作出明确回答,即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19](p11),这成为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思想的开端。此后历次教育工作会议、重大教育部署都不断重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思想。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指导思想之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重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其中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服务”理念,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1](p35)。2016 年1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还提出了“四个服务”原则,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0]。“四个服务”要求是对之前“二为服务”的完善和补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第一要求就是“为人民服务”,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进行了深入阐述和详细解析,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党对教育的规律性认识[22]。当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直接的时代课题和话语论述,也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展原则:党的领导与“又红又专”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3](p6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4](p20)。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p6)。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领导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教育事业成功发展的“定海神针”[25]。首先,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需要党的领导。为谁培养人是教育最本质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教育的方向正确,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按人民的意愿办好教育。最后,党的领导是把教育始终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坚强保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为此,我国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又红又专”原则。“又红又专”是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10月9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这里“红”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维护党的领导;“专”就是掌握专门的科学知识,“又红又专”就是要求干部和知识分子成为既有共产主义思想又掌握专门技术和科学知识的专家[26](p309)。后来,“又红又专”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培养人才的根本原则和目标。因此要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刻领悟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属性。要特别强调教育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培养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能取得当今成就的法宝,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一个独特的话语表达。
(四)发展方针:“双百”与“二为”
教育既是一个文化问题,又是一个涉及学术的认识问题,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27](p20),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确定了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艺的方向。然而,“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时并不完全顺利,因为在实践中有些人把其理解为不受约束、没有底线的自由,从而混淆了阶级立场,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出现了冲突。毛主席注意到这些问题后指出:“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的。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26](p197)他强调,我们采取的是有领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他特别强调,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89 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长期稳定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28](p93-96)。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2014 年10 月15 日,他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29]“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不仅是指导我国文艺和科学工作的重要指针,也是指导我国教育以及其他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原则,它区别于西方理想的、抽象的“学术自由”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具体的、真正的学术自由,也是我国教育在该领域的特色话语论述。
(五)发展基础:从尊师重道到教授治学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度,《礼记·学记》中有我国最早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13](p1342)即在学习活动中,尊敬教师最难做到;只有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之道才能得到民众的尊重;道得到尊重,人们才会懂得敬重学业[30]。尊师是尊道与重教的前提,古时人们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教师堪与天地同在、与君王并肩。“尊师重道”与“师道尊严”相辅相成,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尊师重教”,这些均体现出我国文化传统中对教师和学问的推崇。这一思想传统在当今仍然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和构建中华教育体系的重要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尊师重教”发表重要论述,强调“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31](p7);“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32]。在高等教育领域,为了更好地维护教师之“尊”和教师治“道”的权威,我国提出并建立了“教授治学、依法治校”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将高等教育的治学权交给教师,通过教授“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和治教学”,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与西方“教授治校”不同,教授治学将高等教育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分离,在通过立法保证教授们在他们较为擅长的学术领域有充分话语权的同时,将其他较为复杂的利益协调和关系处理交由以校长为首的行政部门实施。这既借鉴了西方“教授治校”的精神本质,也使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在现代社会能重放光彩。
(六)发展目的:立德树人与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是实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国家对此问题的回答是“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党和国家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p35)。2016 年1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0]。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明确其根本地位。“立德树人”观念根植于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儒家将“仁者爱人”作为其道德教育的精髓,认为教人必先正己,提倡将心比心地去爱人。道家主张“上德”与“行不言之教”,强调道德在教育中的教化作用。墨家的“兼爱”“贵义”,体现了知行合一、情理相融和他律与自律协调的特点[33]。诸家学说所体现的注重教育者道德自身修养的传统是“立德树人”要求教育者终身自我教育,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理念的直接文化根源。“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正是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道德修养观念积极运用到当今现实生活的生动体现,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的本质尝试,也是对我国当今教育发展目的最鲜活的话语论述。
(七)发展方略:“三个面向”与扎根中国大地办学
“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4],这是邓小平同志1983 年10 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的精辟概括,揭示了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方略。“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整体,表现为“一体两翼”的关系。其中“一体”指的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的功能和定位;“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两翼”,意指教育现代化的两个具体实现途径。这里的“现代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必须要为国家现代化全局服务,二是教育自身也需要尽快实现现代化。而“面向世界”则主要指教育的发展的视野要宽广,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通过对外开放的方式,提升自身水平,早日实现现代化目标;“面向未来”则指教育发展要着眼于长远,要从适应国家未来需要和制定被教育者的远期规划抓起。“三个面向”相辅相成,一直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除了三个面向总指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方略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的模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的基本原则,始终将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发展蓝图绘在祖国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35](p11-18)。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6]。“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p45-46)因此,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要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探索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
(八)发展维度:“五育”并举与“产学研”结合
“五育”并举指的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平衡发展,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维度,这里最为特殊的是对劳动教育的强调。党中央一直重视劳动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注意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1957 年,毛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6](p226)。1993 年,党中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7]。这些论述虽未明确提出“劳动教育”的概念,却通过“成为……劳动者”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样的表述突出了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8]。从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其中,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智育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体育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身心协调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感的教育;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观念的教育。“五育”相辅相成,既展示了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教育领域的根本体现。这种重视劳动的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产学研”相结合,这已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特色和优势[39](p1-2)。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4](p31)。党的二十大提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2](p35-36)。这些直接提法尽管将产学研合作的主导权赋予了企业,但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研和人才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党对教育在生产劳动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当前,大学功能的综合化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显著标志,“产学研一体化”也已成为世界大学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理应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话语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发展内容:从专门人才培养到提倡素质教育
由于我国曾经历过很长时间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高等教育大多根据专业由部委进行垂直管理和改造,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口径更集中、专业性更强,于是造成高等教育就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实施市场经济改革,大学管理体制也由原来的部委垂直管理逐步调整为国家教育部门和地方管理,新形势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将之前“对口行业”的观念转变为“适应市场”[40](p4-8),原来直接针对工作岗位而设计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也随之改变。由此,大学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使高等教育的形式变得更加多维和复杂,厚基础、宽口径,弱化专业教育、强化综合知识,以培养人的理性精神为目标的“通才教育”模式得到推行。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行业特色大学,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都比较单一,很难按西方“通识教育”模式组织教学。此种情况下,受普通教育中为突破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素质教育启发,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素质教育实践。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与通识教育不同,它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亦不主张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而只是强调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1](p4-6)。它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养成和人格健全完善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是我国适应新发展形势而自主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主话语体系构建的一次成功实践。
(十)发展目标:培育“四有新人”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四有新人”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2]的简称。1986 年4 月12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四有”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有理想主要指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相结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并使之成为心中的精神支柱;有道德就是要树立以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将个人小目标主动融入集体和国家大目标;有文化主要指要主动学习广博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成长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纪律则强调要建立一种纪律意识、规则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成为国家昌盛和社会繁荣的建设者。“四有”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根本目标。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除了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还需要有一个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纲领性的行动指南。1999 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提出,21 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强化‘三个意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43](p4-5),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逐渐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4](p4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p33),2023 年5 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12](p8),这些论述从全局的角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定了目标,既是现代化发展的总纲领,也是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最鲜明的话语表达。
三、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及其话语构建的经验总结
通过总结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十大特色话语表达和发展经过,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当前所呈现的状态并非偶然,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既有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有对国外思想或模式的借鉴,更有中国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经验的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及其话语生成的逻辑起点,为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打下了基础。
(一)思想是教育发展及其话语构建的灵魂和先导
实践证明,教育思想的转变比教育制度的改变更难。例如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自西学东渐后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但与之相关联的应试教育思想却仍然顽强地盘踞在国人的头脑中。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应该重视的就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是我国在几千年教育文化传统的熏陶下,经过近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对西方的学习,历经五四运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等特殊年代的洗礼,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向苏联学习和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调整而逐渐形成的。因此今天我们在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话语构成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这些历史实践的影响,更要深入挖掘这些历史进程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例如,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针,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产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思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独特的发展经验和话语表述。此外,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思想和一些国外教育思潮也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话语生成有重要作用,如“尊师重教”“教授治学”等。事实上,思想观念一旦深深地植根于国民心中,就会始终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对教育思想的总结与表达,始终将其放在教育发展及其话语构建的首要位置上。
(二)教育发展及其话语建构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
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多种传统的集合体,分别受到传统教育文化、欧美教育思想、苏联教育模式以及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等深刻的影响。它们集中反映了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传统,共同影响了当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发展及其话语构建。这里本国教育传统和经验的影响往往更为明显,如我国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些特殊经验,由于其当时的效果显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被惯性继承在新时期的高校建设中,曾经并依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要构建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话语,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其发展传统,厘清基本概念,这将是我们进行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对教育话语构建有不同影响
教育传统多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特有的教育传承体系,它既能够体现传承过程中的诸多历史因素,也包含着现时代孕育出来的新因素,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创新的生长过程;而传统教育则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上曾经存在并影响至今的特色教育因素,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等,是一种旧的教育体系[44](p9-16)。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本质的不同。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质就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形成新教育传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并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传统教育,而应挑选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和人们基本认识规律,适应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并加以继承。例如产生于中国古代的“教学相长”“学思相资”“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对于那些只适应其当时历史条件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在时过境迁之后也可能变得腐朽而不可取,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根据当今实际对之进行积极的改造和创新。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取士制度曾经在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提高平民的教育平等权利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其背后所体现的教育公平思想可适用于当代社会的考试选拔和用人招考制度。由此,我们要以尊重和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教育,更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在继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新的教育传统。
(四)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走本国特色的道路
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史表明,并没有一个标准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能够适应所有国家,这一点从法国、英国、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中足可证明。尽管都发源于传统的欧洲大学,但如今的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却不尽相同,尤其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原本是英国殖民的产物,后来虽也曾大力学习过德国,但最后能闻名于世所依靠的却是同自己传统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战后的日本大学一度放弃了原来的德国模式而以美国为蓝本进行改制,但最后还是决定走他们自己的道路。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这样,无论是曾经的“仿日”,还是后来的“学俄”,从来都没能摆脱自我传统的影响。阿什比曾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45](p29)。这句话里的“遗传”主要指对固有传统的继承,“环境”则强调时代变化和外部条件的重要性。它既充分证明了传统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也提倡对影响大学发展的环境因素等外部条件给予高度重视。由于传统像遗传因子一样不易改变,因此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可能通过简单地移植国外模式而真正完成其现代化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和叙事体系。
总之,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话语体系,必须要尊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逻辑,坚持以历史为主脉,以现实为依托,坚持思想创新,注意总结经验,正确对待传统,以解决自身发展问题为导向,走符合自身需要的特色发展道路。此外,要注意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处理好思想继承与理论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重视其独特话语的形成与建构。我们应以史为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和话语体系,从而讲好中国高等教育故事,传播好中国高等教育声音,向世界展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