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南水北调”拉开序幕
2023-12-15
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受水区直接受益人口超6800万。但是,人们也许不知道,这个工程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进行的,早在20世纪 50 年代就逐步展开了,周恩来总理为这个工程的实施付出了大量心血。
1958年2月,毛泽东把治理长江、南水北调的重任交给周恩来。当月底,刚从朝鲜出访回国的周恩来赶到湖北,视察长江三峡。周恩来在“江峡”号轮船上,听取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关于丹江口水利工程的情况汇报。当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同志问,是否确定搞丹江口水利工程时,周恩来果断回答:“同意建设丹江口水利工程,现在就应积极准备,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工。”“总原则是丹江口水库综合利用,以近期为重点,济黄济淮作为远期,现在可以不考虑引水后发电问题,那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
周恩来对这个工程,费尽了心血。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湖北,周恩来都经常听地方和中央的水文专家、水利专家的汇报。在听汇报中,周恩来得知,旧中国的长江水文资料很不全。特别是国民党时期的水文人员,常常不按时观测、记录,甚至某一支流根本就无记录资料。周恩来提出,可以将水文记录资料画成一条洪水过程线,亦称洪峰曲线,分析上下游各个洪峰之间的矛盾,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针对资料存在误差的现象,做出合理修正的假定。例如,对缺少资料的支流,就以该支流应有的来水量去修补相关洪峰的形状。据当年一些参与长江治理的同志回忆,水文专家按此办法做,在长江水文资料整编中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人工修改洪峰记录的办法,比某些原来不完整的洪峰记录更为合理。重量达一吨多、记录一百余年的长江水文资料,经过整编成册,成为建设长江的寶贵财富。
1958年初,周恩来和毛泽东一起研究决定,把《长江流域规划报告》拿到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专门会议上讨论,以便中央对长江流域规划与三峡工程做出正式决定。
为了使这个报告和其他材料更充分,周恩来在1958年2月下旬从武汉乘“江峡”轮溯江而上,勘察了三峡坝址。在船上,周恩来多方听取汇报并主持讨论,仔细研究长江规划和三峡问题。在三斗坪还实地察看了三峡坝址,并将坝址岩芯带给毛泽东看。勘察十多天后,周恩来又于3月5日晚连夜乘火车由重庆赶往成都,出席中央成都会议。6日,在中央成都会议上,周恩来作了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专题报告。根据周恩来的报告,中央正式做出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的决议。这个决议成为指导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的重要文献。中央成都会议同时决定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开工。
成都会议一结束,周恩来就在湖北召开了关于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的会议,确定由王任重主持该项工程,长冮流域规划办公室负责设计,湖北省政府组织施工。当年跟随周恩来参加领导这项工程的同志回忆:丹江口第一期工程在兴建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与干扰,但所有这些都在周恩来的关怀下,一一得到妥善解决。1974年4月,丹江口第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了。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虽然完成的只是第一期工程,但其效益却非常显著。尤其是在防洪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几乎改变了原来江汉平原三年两淹的局面。其他如发电、灌溉、航运和水产养殖的效益也十分显著。周恩来指示,要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产养殖“五利俱全”的大型水利工程典型,在国内外大力宣传。更重要的是,丹江口第一期工程不仅是治理开发汉江的第一个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