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厚植创新沃土 激发龙城活力

2023-12-15常州市科技局

国际人才交流 2023年9期
关键词:常州高新区人才

文/常州市科技局

常州,简称“常”,别称“龙城”,下辖1市5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常州开创了“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202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9550亿元,人均GDP超过2.6万美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3.7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位列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12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15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6位,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18位,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科创先锋城市”和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常州紧扣“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发展定位,实施“532”发展战略,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水平。

创新常州

常州,是一座奔跑的城市,创新中轴传动未来。常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30条)及创新政策20条,营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将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域创新,“一核两区多园”。纵深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勇当长三角地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进一步发挥常州科教城“创新之核”的示范引领作用。常州国家高新区和武进国家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中全力争先进位。溧阳高新区连续五年位列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第一位;西太湖高新区作为常州“两湖”创新区的核心区、先导区,正在加快形成有集中度、显示度的阶段性成果和富有特色的热点亮点;金坛华罗庚高新区已获省政府批复同意筹建,正式进入省级高新区序列;天宁区和钟楼区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常州全市正构建起全域高新大格局。

产业跃升,创新动能促转型。常州工业规模总量超过2万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常州高新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常州溧阳动力电池特色产业基地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名单。隐形冠军企业2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中国工业大奖获奖数据居全国地级市前列。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茁壮成长,集成电路、机器人、工业和能源互联网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

主体培育,厚植“创新雨林”。常州致力于打造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680家;独角兽企业累计44家、瞪羚企业累计671家;科技型上市企业72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9项做法在全国推广,成为江苏省唯一的民营经济示范创建设区市。“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阳能电池表界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为光伏技术领域首个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项目。

创新生态,深度耦合全周期。常州设立400亿元政府科创资金,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在江苏省率先推行创新政策“直达快享”新模式,2022年兑付资金超9.4亿元,惠及企业超4200家次,实施科创服务“优+”计划,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常州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9家,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平台7家,省级以上创业平台156家,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孵化链条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0家。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率先建设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获评省级知识产权合作与保护试验区。

活力常州

常州,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让天下英才在常州遇见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近年来,常州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全国赛,高水平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举办“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国际创客周”等活动,实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三年免费住”政策,建设人才公寓10万套、创客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

倡导“青春留常”。围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目标,常州开展“青春留常”计划。聚焦“高峰高原”,实行“高精尖缺”大资助。产才融合既要有相匹配的“量”,又要有高尖精的“质”。

鼓励“创新创业”。为优化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常州简化人才项目申报程序,对辖市区和职能部门推荐的人才项目实行备案制,并建立以贡献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人才扶持体系。

注重“生态聚才”。创新的力量源于优良的生态。常州以“人才优居”和“人才金融”为主要抓手,持续优化引才聚才、创新创业生态。常州人才总量达156.6万人,7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重大工程,494人入选省“双创人才”,33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九年全省第一,宋彪成为我国获“阿尔伯特·维达大奖”第一人。

开放常州

常州,张开双手拥抱天下英才。常州通过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园区,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提升外籍人才服务水平,拓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中以常州创新园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为中以合作标志性项目,在国内中以合作方面保持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领先”。近年来,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以国际创新村、孵化加速平台与展示推广平台建设成效显现,已集聚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208家,开展项目合作48个,初步形成了“创新项目集聚园区、技术合作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中欧(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国际合作产业园、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被认定为省级国际合作园区,中日(常州)合作产业园列入全省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示范园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正在逐步形成。截至2022年年底,常州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籍人才达1485人。

夯实专家平台。常州建设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59家、市级外国专家工作室181家。依托外国专家工作室,来自海外的高端人才为常州发展发挥卓越作用。Pierre Verlinden博士2012年全职加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带领研发团队攻关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晶体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世界纪录,荣获了中国政府友谊奖。日本专家冈本珍范2017年起担任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持续优化银浆配方、完善产品组合,助力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导电浆料科技企业。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外国专家的加盟大大增强了恒立在高精密液压铸件领域的研发实力。

优化引才环境。常州坚持为外籍人才营造暖心、温馨的氛围,让外国朋友在常州收获家的感受。例如,常州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为外籍人士打造区域性综合居住区,提供酒店式公寓和管家服务、创业基地、活动空间、资讯平台等功能,组成国际高层次人士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举办政策宣传、语言培训、商务社交、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搭建沟通桥梁,拉近彼此距离。建立区域性外国人才服务中心,围绕创新创业、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外籍人才在常州工作生活环境。

提升引才服务。常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国人才来常创新创业提供便利、高效服务。增设工作许可受理窗口和服务平台,将服务延伸到各区域,实现业务就近办理。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件事”审批,推行联窗办理,重构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材料,做到一窗受理、一窗出证,并承诺6日办结。武进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人才服务联盟”,为外国人才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一体化安居服务,入境前帮助联系汉语速成学校,入境后提供接机、住宿、租房、双语管家、陪同开通个人银行账户、生活指南介绍等服务;全流程创业服务,协助开展公司注册、税务登记、招聘、商务法律咨询等系列业务。

新征程上,常州将继续紧扣发展定位,持续扩大开放,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向海内外人才展现常州魅力。

猜你喜欢

常州高新区人才
人才云
常州的早晨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