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范永存

2023-12-15檀传宝

江苏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学术

檀传宝

锐意进取

班老师一直有传统中国学者的谦逊风范。记得班老师在一次访谈中坦陈,他们那一代人的局限,就是外语掌握有限、对外部世界了解不够。但其实,无论在班主任研究、德育研究、心理教育等领域,我们都不难发现班老师对许多国外先进教育理论都有兼收并蓄的努力,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许多论述都十分锐利、深刻,已然为我们确立了一个立足本土实际、锐意进取的教育学者的良好榜样。班老师学术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无疑是他的“心育”思想,许多学人也都有肯定和研究。对于做基本理论研究较多的我来说,以下两点是我一直最为钦佩的——

一是对“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概念的建构。班老师对“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的论述,不仅有可操作性的诸多建言,更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教育学建议——即班主任工作应以促进主体发展的系统推进为灵魂。已在班主任研究上有突出成就的齐学红教授曾指出:“从育人理念、班情分析、班级发展目标、实践做法和特色成效背后都可以找到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的关联性。发展性的班级教育系统还有一个可以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联系在一起的点,就是中小学班主任实践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实践。现在有一些中小学校,他们带领班主任制定班级的三年发展规划,这其实也可以和班老师的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可谓一语中的之论。

二是对“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目标的论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理论界曾经广泛展开过关于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现代德育的讨论与阐释。班华老师的论述也是其中旗帜鲜明的一家。比如班老师在《近十年德育现代化思想的进展》(《教育研究》,1999 年,第2期)一文中明确指出“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而“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是现代德育的本质特征,“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两年以后,班老师在《创造性培养与现代德育》(《教育研究》,2001 年,第1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现代德育不是要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既有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而是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创造”。今天,教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又一次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点,如何将班老师的这些真知灼见发扬光大,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锐意进取的班老师不仅获得了全国同行的尊重,更为珍贵的是,他的学术研究还扎实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无论是班主任研究、德育研究还是心理教育研究,班老师的实践影响力已经成了他学术人格的一大突出特征。

大气谦逊

若“锐意进取”是我作为学生和晚辈同行对先生的印象,那么“大气谦逊”则是作为“接班人”(2013—2022 年我继任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后来改称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的我对先生的另外一幅速写。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及其前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简称“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是全国德育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学术组织。鲁洁教授在回顾自己一生的重要工作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的主任,从其1985 年成立一直到2005 年,我领导这个具有浓郁学术氛围的团体长达20年。一个人的生命、事业、工作连接20 年是很少的。对我来说,在一个喧嚣的世界上,参加这样一个团结和没有功利取向的群体是很幸运的,在道德教育事业的艰难跋涉中,我们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收获,这是很美好的事情。”(《江苏社科名家·鲁洁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6 页)我想,鲁老师这一段深情表白,也可以视作班老师的切身感受。

班老师对于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这一学术组织的贡献,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作为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与鲁洁教授一起创立、建设“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1985—2005 年的20年间,每一届年会和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学术研讨活动都有班老师事无巨细的扎实奉献。第二阶段是2005—2013 年,从河南大学年会到安徽师范大学年会,班老师作为全国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直接领导了专业委员会8 年。期间,班老师兼容并包,在利用平台推进全国德育学术进步上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第三阶段是2013 年起,班老师卸任主任委员一职后,除了亲自参与活动(如2019 年南京年会)外,还经常关心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工作上的指导意见。班老师做事从不张扬,但是大气、谦逊之风近乎天成。这一点在他的工作交接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2013 年,我从班老师手上接下主任委员一职,当时南京师范大学希望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继续“留在”学校。这一点,从学校角度看无可厚非,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以鲁洁、班华为代表的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德育研究的旗帜,并且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但是,当我接任之后,我的考虑是: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应该是全国德育人的“公器”而非某一学校的“私产”,为了顺利开展工作,秘书处应当与理事长设在同一个单位。虽然当时南京师范大学的朋友们也有诸多不理解,但班老师听完我的详细解释后,毅然在交接工作中支持了我的想法。这一点,我一直感激在心。在后来的8 年工作中我尽最大努力开展工作,包括和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的同事们一起建章立制,并坚决执行“理事长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章程规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动力就是班老师的示范作用。

宅心仁厚

我与班老师一直“关系非常好”。我偶尔在南京过春节时,一般都会去给两个人拜年:一个是我的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另外一个就是班老师。因为班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同行,还是我的老乡。当然多重“关系”只是一个客观的联系,让我如坐春风、愿意亲近的最重要的理由当然是班老师宅心仁厚的人格。

1993—1996 年间,我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博。除了鲁洁教授的家,当时去过最多的就是班老师家。一方面是因为班老师的许多学生,包括硕士生曹世敏、博士生李太平等人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去班老师家“玩”,我也就常常跟过去“蹭课”;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班老师家就在学校南山研究生宿舍楼背后的教工宿舍楼上,正所谓“抬腿就去”了。当然,最主要的是班老师一家“人都特别好”(我们一致的评价)。在班老师家里,我们可以非常放松地交流学术与人生。

班老师对我等学生辈的仁厚与关怀不仅体现在读书期间,还体现在毕业后对我们的真诚支持和鼓励。2003 年前后全国德育课程改革中,班老师曾经主持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了解、学习诸版本德育教材的过程中,我赫然发现:在教材的编写说明中,班老师居然将我所倡导的“德育美学观”(我1996 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德育美学观探讨》)列作这套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好比一个年轻的小徒弟被最厉害的老师傅认可了,班老师这一公开、具体的肯定,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激励我在学术上不断奋力前行。

2022 年8 月22 日,在南京师范大学120 周年校庆活动间隙,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陪我再去班老师家里探望。当时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我最后一次看见老师天真仁爱的笑容了。班老师一如既往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但这一次,我发现虽然班老师笑容依旧,但是可以看出老人家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了。班老师除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表达了许多关心,临别前竟然让我们将各自的电话号码(手机、座机)再报给他一遍,他也再一次一笔一画地记在他的一个老式小笔记本上。他的解释是:你们以前告诉我的联系方式常常找不到,重新记在这里,有需要时“随时向你们学习”……

无论是作为他的学生、“接班人”或是“老乡”,我都受益于班老师的锐意进取、大气谦逊、宅心仁厚,我也为曾有机会近距离体会班老师的以上德性而深感荣幸与自豪。再去南京,自然无法谒见班老师了。但是班老师标志性的温暖笑容,我会永远记在心底。

猜你喜欢

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学术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Faceàma propre cultu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A la recherche de ma voie
学术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