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2023-12-14万长浩邹龙华
李 彪,万长浩,邹龙华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肩袖损伤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主要指肩胛下肌腱、小圆肌腱等部位出现炎症、损伤或撕裂,使肩关节出现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有保守及手术两种方案,其中保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手术主要有关节镜与开放性手术2种,尚无其他更好的办法[2]。肩袖损伤在中医生属“筋伤”范畴,病因病机为瘀血痹阻经络,新血不生,经脉不利,肩部筋脉失养,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故肩周疼痛难忍,致肩关节活动受限[3]。传统的中医针刀特色治疗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选点多以解剖学为及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而现今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两大核心思想融于肩袖损伤治疗领域尤为关键[4]。故本研究运动经筋理论整体地、辩证考虑病情,全面分析经筋病候,筋结病灶、病变经筋,做到以筋论治、辨证施治。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肩袖损伤,并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分为2组,各45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筋伤学》[5]中肩袖损伤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病程>4周;(3)肩关节活动受限且伴有疼痛;(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已明确由颈椎变、结核等疾病诱发的肩关节疼痛;(2)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疾病者;(3)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4)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治疗者;(5)治疗中途退出者。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2~76岁,平均(56.25±3.68)岁;病程1~24个月,平均(10.25±2.25)个月。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3~75岁,平均(55.89±3.57)岁;病程1~23个月,平均(10.18±2.2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组后均休息制动。对照组给予倍他米松4 mL,玻璃酸钠2.5 mL与0.9%氯化钠稀释至20 mL,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治疗,每2周注射1次,共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具体如下:(1)辩证选穴: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医者用左或右手大拇指于袖肩肌群用力触摸深浅筋膜、筋节等部位,在触及索状结节后做好标记;并对标记的经筋部位进行分析,标记点归属于手太阳经筋病症、手阳明经筋病症、手少阳经筋病症等病侯系统;根据经筋病侯系统选穴,如下:手太阳经筋病症可取天宗、后溪、肩贞等;手阳明经筋病症可取手三里、合谷、巨骨等;手少阳经筋病症可取臑会、外关、肩髎等。(2)阿是穴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①常规消毒术区并铺巾,进针点进行局部麻醉;②麻醉起效后,于患肢肩峰外侧下方进针,医者用针刀快速穿透皮肤,经皮下软组织,直达肩峰下骨面,紧贴鼓面横行行针,刀刃与条索结节平行方向逐一进行剥离粘连,而后推针,使用无菌纱布按压针点;③找到喙肩穹,医者经喙肩穹下方皮肤快速刺入,经皮下软组织,直达肱骨结节间沟,纵向松懈肱二头肌长头腱。而后推针,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进针点。④操作时根据条索状结节大小决定松懈次数,一般1~3次;⑤用无菌敷贴覆盖进针点。(3)远端取穴处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同针刀治疗操作,每5 d进行1次治疗,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1)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放射免疫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2)肩关节功能:于治疗前后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6]评估,总分35分,疼痛与功能各10分,主动前屈活动、前屈力量、病人满意度均为5分。34~35分为优,29~33分为良好,<29分差。(3)肩关节活动度:于治疗前后评估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等运动情况,总分25分,得分越高则肩关节功能越好。(4)疼痛: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5)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8]拟定评估标准。肩关节周围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未影响日常工作为痊愈;肩关节周围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但运动仍欠灵活,基本可以完成日常工作为有效;肩关节周围症状为减轻,关节活动度未有改善,运动不灵活,无法完成日常工作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6)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皮下血肿、切口渗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2 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治疗后两组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评分比较分)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4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将肩袖损伤归属于“筋伤”范畴,发病多因素体虚弱,气血运行不畅,不可濡养肩部筋骨肌肉,又逢外邪风寒侵体,邪寒痹阻肩部经络,致气血运行受阻,或跌倒扑伤致瘀血阻滞经络,新血不生,肩失所养,不通则痛,而致病发。经筋理论为中医骨伤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一个分支,为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与筋肉、关节的体系[9]。经筋病变为肩袖损伤发病基础,其核心为筋病。故肩袖损伤本质为筋结不通,局部痉挛急甚或粘连。所有针对该病治疗需理筋整复类中医特色疗法。
小针刀经筋层松懈术为目前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效果较好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能够以现代医学中弓弦解剖力学为基础理论,通过小针刀筋层松懈书调节肩关节生物力学,促进肩部新陈代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濡养肩部组织,促使损伤肩部经筋尽快恢复,继而保证肩关节正常的结构及活动功能[10]。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经筋理论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在肩袖损伤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分析其原因为经筋理论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进行,肩袖损伤病变部位可反应病变经筋,并综合分析经筋病候,抓住病变经筋,取筋结病灶,并依据远近结合、上下结合特点,选取病变经筋远处循行穴位,做到以筋论治,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基于经筋理论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能够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两大核心思想融入肩袖损伤治疗中,提高总体效果,可起到疏通气血、通经活络作用,解决该病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问题。现代医学中认为小针刀松懈术在改善肩部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能后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小针刀能够松解肩部粘连组织,恢复肩部生理力解剖学的平衡,改善肩关节功能;小针刀松懈术还可促进镇痛物质阿片肽类物质的释放,提高机体疼痛阈值,使患者对疼痛更加耐受,利于缓解疼痛;局部松懈病变部位粘连组织,可刮除经筋瘢痕纤维,切断痉挛纤维肌,恢复局部缺氧缺血组织血流,促进新生及新陈代谢,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11-12]。
综上所述,基于经筋理论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躯体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袖肩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