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设计人才培养的高校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23-12-14陈鹏
陈鹏
(长沙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0 引言
随着服装企业数字化应用逐渐普及与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服装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与营销智能化已经是必然趋势。高校作为纺织服装行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供给平台,其人才的培养应与行业需求相匹配。本文所研究的智能设计人才范畴,主要是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领域内,能够根据企业产品研发中的共性需求,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仿真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应用融合在服装产品研发过程与操作技能中,通过虚实交互、仿真模拟与现实同步的设计方法、协同并行的设计过程简化产品研发过程与技术操作难度,强化产品投放的精准度与市场反应能力。其培养的侧重点旨在突破传统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思维,以继承和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使学科导向与产业未来需求导向高度契合,体现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点。
1 服装智能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
服装智能设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应用与拓展能力来体现:
高校服装智能设计人才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包含三方面:其一,掌握设计基础理论、形态构成原理、色彩造型理论、美学基础等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创新的艺术思维。其二,掌握绘画基础与创意表现技法、服装色彩原理与搭配技巧、服饰图案构成原理与创意技巧、服装效果表现与款式造型方法、服装结构造型原理与样板制作方法、服装生产工艺基础与缝制方法、服装材料基础与材料创意技巧、服装营销基础与展示表现方法等。其三,掌握服装产品研发相关软件与服装智能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智能程序编写方法、互联网应用方法、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等基础知识,具备服装产品研发各环节数字技术的操作能力。
高校服装智能设计人才专业综合应用与拓展能力的培养,应基于交叉学科的顶层设计。首先能将计算机智能检索技术、计算机智能算法与设计方法、设计创新思维、形式美法则、绘画技巧融合,拓宽设计信息资源的获取维度,进行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能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于服装款式造型、结构与工艺、面料与图案效果、整体搭配与展示设计方法与技能中,来进行服装产品研发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三,能将服装智能设备与智能软件的应用融合于服装产品研发与制造管理过程中,同时能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其他相关设计学科的技能来辅助本专业的综合应用,达到简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流程、提升设计效率的目的[1]。
2 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群设计
2.1 课程群设计原则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群体现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融合的特点,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补,知识能融会贯通,在课程群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优化设计原则:课程群的设计不是摒弃原有课程体系中的知识和结构,而是应对服装智能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在规定的课时与学分的框架下,对现有的专业已经成熟的、运行良好的课程结构进行整合,根据需要融入相关学科的课程,并对其知识体系进行整体优化。
其二,动态化设计原则:课程群的设计应考虑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建构的适时性,专业课程包含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与行业需求同步发展,能实现良性的互动机制,能解决高校专业课程中知识内容的迟滞问题,让课程资源不断储备、优化与更新[2]。
其三,内容融合原则:课程群设计与规划应突破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根据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需要,选取相关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进行重构,使其交叉融合,相互贯通。课程的内容应相互衔接,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让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系统化。
2.2 课程群的基本框架
服装智能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规划可根据高校自身优势,在原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优化,遵循能力本位原则,强调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拓展多种能力,寻求与跨学科课程融合的布局。以专业基础课程为支撑点,以项目课程、综合课程为重要突破口,将跨学科课程有机融入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除了学校统一规划的通识课程外,专业课程整体框架包含了基础课程群、应用课程群、拓展课程群、创新创业与综合实践课程群四个模块[3],如图1 所示。
图1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群基本框架
专业基础课程群可以从理论基础、技能基础、素养基础三类课程来进行设计。理论基础课程除了包含传统服装设计学科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外,适当融入智能设计领域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强调交叉学科知识学习与专业理论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设计基础理论的同时,及时了解新型制造技术的构成、应用方法与发展动态,如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智能制造基础课程的设置。技能基础课程则强调学生利用智能技术进行专业单项技能的实操训练,将服装设计所具备的操作技能,如绘画基础、结构造型与纸样设计基础、缝制基础等与相关智能软件的应用结合,简化学生技能操作的方法与流程,将重心转移到学生设计创新思维上面,如服装CAD 智能软件、平面设计软件、三维仿真软件、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软件应用等相关课程的设置。素养基础课包含了美学素养与职业素养两方面内容,强调学生设计审美能力、设计内涵认知能力、研发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包含专业认知、设计美学、艺术作品鉴赏、形象与礼仪、专业论文写作、职业道德与规范等课程设置。
专业应用课程群与专业拓展课程群以项目实践课程为主,主要是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群所培养各单项能力的组合应用与能力拓展实践,强调交叉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融合的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动态化形式来体现,根据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际情况,如校企合作中的项目需求、教师的科研优势、社会与行业人才需求热点等因素来进行项目课程的设计,如某品类的品牌产品智能研发、AI 服装品牌企划、虚拟现实品牌服饰展陈、服饰产品3D 打印、时尚摄影与智能处理、服装自媒体传播、时尚视频剪辑、三维人体测量与智能定制等相关课程。
创新创业与综合实践课程群强调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交叉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与创新。同时也可将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需要结合起来进行课程的动态化设置。与专业应用课程群的项目课程侧重点不同的是,前者是学习和研究,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的熟练程度;后者是产出与创新,强调的是行业、企业或市场的接纳程度。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服装与服饰创意设计大赛、传统服饰文化数字化传播、品牌服饰产品模拟研发与仿真、服饰AI 推广微信小程序研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相关课程。
2.3 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的跨学科教学资源以网络教学与产学研用实践平台为载体,是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复合融通的特征,能够承担专业常规教学、专业能力实践与应用任务,包含了教学软件与硬件资源两方面建设,其内容与相互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内容
教学软件资源开发主要以基于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的数字资源库为主。参照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要围绕课程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按照单一到综合有序安排、由简单到复杂逐级提升的原则来修订,注重多学科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互补,包含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实施方法,课程大纲与教学内容、技能实践与应用细则、课程考核标准、课程评价标准等环节。以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与课程教学标准为蓝本,依托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平台,先完成服装智能设计跨学科教学与实践平台网络架构的搭建,在此架构下按照专业基础能力、专项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三个培养模块分类进行数字教学资源具体内容的开发,针对课程的知识点、关键问题、专业技能操作方法、课程拓展学习资料等内容,以交互式课件、教学视频、技能演示动画或视频、图文资料、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等载体来实现。教学软件资源的开发需要学校、毕业生、行业与社会多方互动来及时反馈更新,来确保教学软件资源的时效性。
硬件资源规划要求适合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应用项目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践等专业单项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集技能训练、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运营管理、社会服务等功能融为一体,包含了专业单项技能实训室与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中心两部分。专业专项能力实训室对应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与专业应用课程,按照专项实验室来进行设备与设施的规划,如服装材料设计实验室、服饰图形创意实验室、服装信息开发与可视化实验室、服装智能技术实验室、服装仿真设计实验室、服装生产技术实验室等;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中心与专项实验室对接,模拟行业与企业所需的岗位,围绕学生专业创新与创业能力、服装产品研发应用能力等进行实践环境打造与设备设施的补充,重点强调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应用,同时与网络教学数字资源平台结合,形成一个软件与硬件融合的整体。由于服装智能设计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多学科专业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其实践环境与条件的打造往往通过单个专业无法达到其要求,所以可以通过本学科专业牵头,以服装产品智能设计中心的建设来对应人才培养的多个能力目标,以产学研协同的形式联合其他相关学科与企业、专业研究机构共同进行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这样可以各自发挥优势,各尽其责,相互协作支撑,从结构、教学、角色、环境四个向度来实现专业实践项目的交叉性融合[4]。
3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的要求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团队的师资队伍结构的多样化,与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匹配的其他学科的教师与校外行业专家的加入是必要途径。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团队的协同教学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是关键点,重点来解决各专业课程间的关联性与系统性问题,包含了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与校外行业专家之间的协作教学[5]。其一,同学科教师的教学协作,重点是解决本学科课程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连贯性与系统性的问题;其二,跨学科教师的教学协作,重点是解决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否适合融入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的问题;其三,与校外行业专家的教学协作,重点是解决通过多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能否综合应用于行业或企业的问题[6]。可以通过组织多学科教师团队定期交流对话与集体讨论、校本教材共同开发、共同进行课程教学、产学研项目实践协作、合作指导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等途径来解决,这样让多学科交融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内容连贯,环节相扣,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体系的系统化。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内容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对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教师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基础研究之外,还需要掌握有利于突破本专业领域发展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解决路径与方法,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服装智能设计教学团队的教师来说,通过各种途径与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培养具有前瞻性的学科视野,让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更新,使课程教学能有效地开展下去,才是至关重要的。
4 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式
4.1 课程开展方式
服装智能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开展,根据专业课程性质与专业建设的实际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室与建设的产学研协同教学与实践平台,利用校内外网络教学资源,可统一采取“线下”+“线上”组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确保跨学科专业教学的系统性与协同性[7-8]。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混合式课堂教学为主,根据教学资源的实际建设内容,结合跨学科课程教学的师资现实情况,通过“线下实体课堂教学”+“线上自主拓展学习与课程辅导”为主,辅助“线上网络课堂教学”+“线下现场学习辅导”的形式来开展,特别是跨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师资的归属可能是跨学院甚至是跨学校的性质,如果出现师资衔接问题,可以采取第二种来进行辅助教学,来解决跨学科课程教学协同问题。专业实践课程以项目课程和综合课程为主,在产学研协同教学与实践平台下,通过线上虚拟仿真模拟实践与线下技能实训室、产学研合作工作室中的实体操作实践结合交替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来解决专业技能的认知、专业技能的操作流程与方法问题,实体实验室解决技能熟练程度与技能应用的问题。
服装智能设计跨学科课程教学的开展,与传统单一学科的专业教学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对偏工学科的基础课程学习接纳程度、多学科教学资源衔接与跨学科教师教学协同等问题,都需要研究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去解决,包含教学管理的灵活性、教学项目的融合性、教师知识结构更新的适时性、专业实践条件改造的针对性、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性等。确保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顺利运行。
4.2 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课程教学评价能很好地对服装智能设计课程所采取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反馈教学环节与实践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或缺陷,并对其做出修正、优化和补充,根据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一般可采取“面—线—点”分层评价方法,多元互动的方式进行评价[1]。
“面—线—点”是指课程评价从整体到局部分成三层评价指标[9]。其中,“面”作为一级指标代表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线”作为二级指标代表对应课程的教学资源与实践条件、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考核方法;“点”作为三级指标代表学习与实践的效果,包含平时学习成果、考核结果、学习与实践过程。其目的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来引导单一的知识与技能对教师教学的协同性、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的融合性与专业综合应用的衔接性等问题的影响,同时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果来验证能力培养整体规划的最优解,两者属于相互促进的关系。参与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教师与学生,还应拓展到本专业的行业精英、企业技术骨干、与课程相关学科的校内外专家等,评价范围可由单一的知识学习结果向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拓展,重点针对跨学科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效果检验环节、探究学习及创意设计环节、作品展示及交流总结环节所涉及的内容与资源进行动态优化,形成多元互动的综合评价模式。
5 结语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引入服装智能设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适应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背景下,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先进科技应用人才的需要,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实践方式的优化升级。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升华的过程,以服装智能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平台支撑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教学协同,强调多领域专业知识的融合学习,让现代设计理念,新型科技、时尚审美观相互交融,来探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应用能力与跨界融合创新能力的新型培养模式,是新时代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