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谷地区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

2023-12-14甄丽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阳谷大苗建园

甄丽君

(阳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阳谷 252300)

苹果营养价值高,具有生津、开胃、解暑等功效,老少皆宜,广受消费者喜爱,我国苹果年需求量达3 100 万t以上[1]。随着我国苹果栽植技术的不断革新,其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栽培方式主要为乔砧密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苹果增产,但由于较难管理,不利于苹果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提高,因而不适合当前苹果生产的需求[2]。矮砧密植栽培可以对苹果树的营养生长进行有效地控制,改善园区内光照及通风条件,具有早结果、便于管理、产量高、成本低等优势,有利于改善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现代苹果产业发展[3]。

山东省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黄河北岸为黄河故道区,土壤类型以砂质为主,肥力水平较低,透性好,保水保肥效果相对较差[4],生产力不高,但是光照资源丰富,比较适合种植苹果等果树。黄河故道区阳谷段苹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安乐镇、闫楼镇、寿张镇等地区,截至2022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约480 hm2,年产量约8 000 t,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阳谷地区不断探索和提升苹果种植技术,如今主要推行的苹果种植模式是矮砧密植栽培,该模式具有高效、省力的特点,一般栽植后的第2 年即可结果,第5 年即可大量结果,产量高,一般稳定在6.0~7.5 t/hm2,优质果的比例超过8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现结合当地实际,对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建园地址选择

矮化苹果苗根系较浅,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内,要求有较好的灌溉条件。因此,结合黄河故道区阳谷段土壤实际,建苹果园的地块要求有较高的灌溉条件、砂壤土,提前进行土壤养分测量,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科学改良。由于黄河故道区的土壤肥力水平不高,有机质含量较低,因此建园之前需要科学整地(整地深度60~80 cm),针对性对土壤进行酸碱调节,最后将地面整平。按照3.0~4.0 m 的行距起上窄下宽的垄,上部、下部宽分别为1.2、2.0 m,垄高在25.0~30.0 cm。垄上做畦,以使活土层的厚度增加,将土壤内的养分有效集中起来,且便于排灌管理[1]。整地的同时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45 t/hm2、尿素300~450 kg/hm2、重过磷酸钙300~45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作为基肥施入,随着整地均匀翻入到土壤中。

2 建园大苗选择及处理

2.1 选苗

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质苹果苗,常见的有烟富6、皇家嘎拉等,具体可结合营建的苹果园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如果海拔在800 m以下,则品种以中早熟为好,如嘎拉、华硕等,主要供应中秋前的市场;如果海拔超过800 m,则品种以富士类为好。中间砧选择矮化的自根砧,如M7、M9等,长度一般在15 cm左右,基砧长约为10 cm。建园前,需要对苗木进行分级,一般选择矮化的中间砧3年生大苗,要求苗高超过150 cm、分枝数4 个/株以上且在苗木上均匀分布,枝条的长度控制在30 cm以内,苗木有完整的根系(根系长度超过15 cm)、未发生病虫害、不携带检疫对象等。在3 年生大苗数量不足时,可适当选择2年生,苗高超过120 cm,定干饱满芽处杆的直径超过8 mm、根系长度10~15 cm。

2.2 苗木处理

苗木定植前,需结合分级情况及品种信息做好标志,并将苗木上损伤的枝叶修剪除去,并将嫁接口位置的捆扎物去除,之后将苗木的根系在清水中浸泡24~48 h。定植前,将苗木的根系在40%菌毒清水剂500 倍液、ABT 生根粉4 000 倍液等中浸泡6~12 h,一是促进根系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二是对根系的病原菌起到灭杀效果,提高苗木自身抗逆能力。

3 栽植建园

3.1 园区规划

结合园地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规划,尽量按照南北向进行苹果的种植,纵向按照3.0~4.0 m 的行距进行规划,横向按照1.2~1.5 m的株距进行规划。横向上每35.0 cm左右预留1条主管沟,用于水肥一体化管理。提前按照设计规格定植沟,深、宽分别在30.0~40.0 cm和50.0 cm,沿着沟的中线按照规划好的株距确定定植点,撒上石灰进行标记。

3.2 栽植时间

苹果的定植在春、秋季均可进行,阳谷地区冬季风沙多,苗木抽条干枯现象易发,因此苹果大苗的栽植建议在春季进行,一般在春季苗木萌芽后至开花期[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起苗的时间可在栽植前的2 d左右,确保成活率超过95%。

3.3 栽植方法

栽植时,将精心选择处理的苹果大苗放入定植沟内的定植点位置,将苗木扶正、确保根系的舒展状态,在填土的同时将苗往上轻提,之后踩实土壤[3]。栽植的深度结合园地肥力实际而定,一般土壤瘠薄的地块上,中间砧在地面上露出1/3 左右,在土壤肥力水平较好的地块上,中间砧在地面上露出1/2 左右。除此以外,品种不同则栽植的深度也存在差异,旺长的苹果品种栽植宜浅、长势弱的品种栽植宜深。栽植结束后立即灌溉,树盘的宽度控制在1.5 m 左右,之后在树盘周围覆盖1 层地膜。需要注意的是,栽植苹果树时需要提前进行授粉树的配置,配置比例至少达到20%,一般每5 株左右种植授粉树1株。

4 栽植后管理

4.1 搭建支架

矮化中间砧苗木栽植后,需要选择竹竿、铁丝、混凝土立柱等搭建支架,以起到扶持固定的效果,避免苗木倒伏[4]。支架搭建时,顺着垄的行向每15.0 m左右的距离设1个4 m左右高的混凝土支架,需要周围拉铁丝3~5 道,铁丝之间的间隔60~80 cm。每株苹果苗木搭建1根约4 m 高的木棍、竹竿等,通过拉的铁丝进行固定,以直立地将苗木的主干固定在铁丝上。

4.2 科学生草

通过在苹果园内生草,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保肥保水、改善土壤内养分含量及园内小气候环境等效果,促进果树健壮生长,提高其对干旱等逆境的抗性水平。与此同时,还可对果园内杂草的生长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营造不利于园内病原菌及害虫栖息的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果园成林后,如果园内土壤有充足的肥水条件,除树盘以外可采取全园生草的方式;果园未成林前,如果土壤肥力水平差,则采取行间生草的方式。

生草选择的草种要求根系浅、秆矮、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紫云英、红三叶、鼠茅草、黑麦草、酢浆草等。阳谷地区一般果园内生草播种的时间在3—4月或9—10 月。播种前,先将精选的饱满种子浸泡在清水中,15~20 min 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5]。如果选择在3—4 月播种,适合的方式为条播,刨深5 cm左右的沟,按照15~30 cm的行间距进行播种;如果选择在9—10月播种,适合的方式为撒播,需要经过深耕、平整后播种,撒播机或者人工均可,之后将地表耙平。为了提高播种的均匀性、减少草种的浪费,可将适当沙拌入到草籽中进行撒播。

4.3 整形修剪

矮化的中间砧,在建园后需要做好整形管理,保持中心干的强壮生长,干上生长的结果枝需要重点进行修剪,要求基部的直径控制在着生位置中心干直径的1/3左右[6]。

4.3.1 第1 年 建园后的当年,如果栽植的苹果大苗为3 年生,则不需要定干,尽量少修剪,只需要将直径达到主干直径1/3 的大枝疏除即可。果树上新芽萌发后,对分枝的长势进行严格的控制,当新长出的梢长度25.0~30.0 cm时,可通过拉枝控制相邻枝之间的角度在90°~110°,对于长势偏弱、生长位置在中心干下部的枝条,可将角度控制在90°左右[5]。如果栽植的苹果大苗为2年生,则定干的位置选择在距离饱满芽上方1.0~1.2 m,剪口要求平滑。苗高80.0~100.0 cm 的位置插空刻芽2~3 个,下部刻芽的程度重于上部。

4.3.2 第2年 苹果大苗建园后第2年,春季时在中心干分枝不足的位置用发枝素涂抹一遍,或者刻芽,对分枝的促发有很好的作用。对建园后第1 年未及时控制、长势过粗的枝条进行疏除。第2 年苹果树处于生长季的修剪按照建园当年进行,不需要保留果实。第2 年经过管理,苹果矮砧密接栽培模式下树高一般约为3.0 m。

4.3.3 第3年 苹果大苗建园后的第3年,可按照第2年进行修剪,主要是对中心干上密度过大、长势过壮的分枝进行重短截或者疏除。在分枝数不足的位置刻芽,以促进枝条分生。苹果树处于生长季将骨干枝之间开张的角度控制在90°~120°,以利于果实的生长、维持高产树形。第3 年一般果树上结的果不保留。

4.3.4 第4年及以后 苹果大苗建园后的第4年,一般树的高度可超过3.0 m,此时苹果树上分枝数一般在18~25个/株,基本形成高产树形。如果树体长势较弱,可在春季将花芽疏除,促进树体的营养生长,使结果的时间延迟1 年。一般建园后大量结果期从建园后第7 年或者第8 年开始。之后的管理以更新修剪为主,随着苹果树生长年限的不断增加,可将主干上过长枝、顶部竞争枝等进行疏除,尽量不采取回缩的方式。主干中下部大枝疏除时选择小桩保留下来,以促使枝条的更新[4]。

4.4 肥水管理

矮砧苹果的特点为易开花、结果时间早、产量高且稳定等,因此园内管理需要强化肥水管理,为苹果树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及水分[1]。矮砧苹果大苗建园栽植后,需要在5、7 月分别施肥1 次,结合土壤内养分实际补充氮肥。进入9—10 月,选择氮磷钾专用肥1 500 kg/hm2左右施入,并结合土壤肥力实际搭配适量有机肥,在此基础上做好滴灌设施的完善。苹果树结果后,对养分需求更多,可尽量增加有机肥的施入,一直到10 月苹果采收后可减少有机肥施入。进入11 月后在园区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滴灌设施在灌溉的同时少量施肥,每7 d施肥1 次。苹果树坐果后,一直到采收,其间需要叶面喷肥3次,可选择2.5%钙溶液。也可在开展病虫害防治期间进行叶面施肥,如将0.2%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入到化学药剂中应用,既能补肥,又可防治病虫害。

4.5 病虫害防治

密植的苹果树易发生病虫害,对树体的生长产生严重威胁。黄河故道区苹果生产中常发的病虫害类型有腐烂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食心虫、苹果卷叶蛾等,需要积极开展防治。

4.5.1 农业防治 除了施肥、灌溉等果园内管理外,还需要对果树的长势定期开展调查,将发病的枝条、果实等均摘除,集中收集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原菌的大范围扩散。优选抗病品种进行建园,且在生长季关键期进行套袋、树干涂白等管理。苹果树上一旦出现病斑,要及时用锋利的刮刀将病灶刮除,之后包裹1 层塑料膜。一些土传病害,可采取在地表覆盖1 层黑色薄膜的方式预防或降低其发生程度。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及早开展监测、科学预测,对一些高发病虫害的区域加大检疫,及时清理、销毁病枝病果。

4.5.2 物理防治 该手段应用到果园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应用简单、方便。害虫一般对特殊的气味、光照条件、颜色等表现出敏感性,基于这一特点,可在果园内悬挂黄板等,对蚜虫起到诱杀效果;或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对食心虫等进行诱杀;或者用水、醋、糖按照8∶4∶1 的比例混合后配制成糖醋液,放置在果园内诱杀害虫;还可用性诱剂,对成虫的交配产生干扰作用,降低后代虫口基数。

4.5.3 生物防治 当前病虫害防治的手段中,果园里大力提倡的手段即为生物防治。可在果园内释放赤眼蜂等害虫的天敌生物,以对害虫的发生起到抑制效果;还可选择一些生物类药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

4.5.4 化学防治 病虫害防治手段中,最为有效、直接的方法即为化学药剂防治,但是会有一定的残留危害到自然环境及周边的农作物。因此,化学防治中要注意药剂使用的方法、应用时间、应用频次等,降低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概率,各类药剂交替应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需要针对性选择。对于腐烂病,可选择45%施纳宁水剂50倍液在苹果树的主干上涂抹一层,以对初侵染的病点进行消灭;对于炭疽病,可选择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等进行喷施;对于白粉病,可选择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7 000倍液等进行喷施,防治效果明显;对于褐斑病,可选择50%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等进行防治;对于食心虫,可选择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对于苹果卷叶蛾,可选择22%比本胜乳油1 000 倍液、40%蓝灵可溶性粉剂1 000 倍液、52.5%毒氯1 000~1 500倍液等进行喷雾。

5 结语

苹果产业的稳健发展需不断的开展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传统的乔砧密植模式已不适合当前苹果生产的需求,黄河故道区阳谷段新推广的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具有易管理、结果早、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今后仍需不断完善其种植技术水平,进而不断提升苹果的质量和果农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阳谷大苗建园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更正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母亲“送礼”
早辣椒大苗避雨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总结
山地柑桔建园初探
热带北缘地区风铃木火焰木引种试验及大苗移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