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以“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为例
2023-12-13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吴江云龙实验学校卫青珍
■ 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吴江云龙实验学校 卫青珍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发现、学习并将间隔排列规律运用到生活中,笔者以应用为目的,以数学的实用性为主线展开论述。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带领学生欣赏本地特色风景名胜宝带桥,将间隔排列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以简单的兔子与蘑菇的数量关系进一步讲解“间隔排列”,继而让学生感受间隔排列的规律,在两端相同与不同中介绍“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结合一系列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概括出间隔排列中物体数量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是体现数学实用性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发现、总结间隔排列中物体数量的规律,笔者在教学伊始的情境引入环节以学生熟悉的宝带桥为例,将间隔排列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以带学生游览姑苏城为名,出示姑苏城的宝带桥图片,并提问:(出示课件)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里?
预设学生说出桥洞和桥墩的规律美。
教师追问:桥洞和桥墩的规律美是怎样的呢?从而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出课题——间隔排列。
【设计意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还不是很强,笔者设置了贴合生活的情境,以身边的事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欣赏姑苏城的宝带桥。学生很快发现桥孔与桥墩的位置关系,顺势引入“间隔排列”的概念。如此,原本概念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定义问题迎刃而解。
2 有效的教法和学法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2.1 教后有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采用合适的方法巧妙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使得学生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出示主题图: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小白兔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大草坪,又是晾手帕,又是采蘑菇,又是筑篱笆,忙得热火朝天。
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兔子庄园中你发现了哪些物体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除此之外,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预设:兔子和蘑菇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结论:学生观察兔子与蘑菇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讲解间隔排列,教师创设学生喜欢的动画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层层递进式的追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采用一问一答的讲授方法,让教师在了解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能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教法,积累丰富有效的教学经验。
2.2 学中有法
学生或与同桌讨论,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分析归纳和总结反思等,在课堂中不断思考,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间的规律。
出示课件:填一填,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跟同桌说一说。
教师在巡视中相机指导,学生汇报。
问题1:仔细比较一下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生1:XX比XX多1。
预设生2:XX比XX少1。
学生得出结论: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问题2: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其他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明确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具体体现,课堂中合适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学生在和同伴的交流中不断思考,又在思考中不断习得新知识,发展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2.3 教学统一,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间隔排列”,首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间隔排列规律,并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先从概念入手,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氛围,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此情境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间隔排列的规律,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发展,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也更为贴近。
3 巧设计、真探究是教学数学的有效方法
3.1 巧设挑战性问题,真学习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巧妙设置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必备条件,问题的设置不仅需要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要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后,教师提出问题:“把正方形和圆形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正方形有5个,圆形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教师循序渐进式地提问,由“什么情况下圆最少?”到“为什么圆的数量也会和正方形相差1?”,再到“为什么圆的数量也会和正方形相等?用什么方法能很清楚地说明数量相等?”,学生也在分析不同的情况后得出不同的结论:“当两端都是正方形时,圆最少,是4个。”“两端相同时,数量相差1。”“当两端不同时,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数量相等。”并通过动手画一画,以直观的形式领悟了间隔排列中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图1)。
图1
【设计意图】教师的巧设计让学生通过对间隔排列的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学、教师的交流,直观地看到圆形与正方形之间的排列关系,形成新的数学思考和见解,也可以在与同学的交流探讨中习得与自己不同的数学学习方法。
3.2 巧合作,真实践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给学生留有动手实践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得以练习数学思维,在练习中得以实践数学知识。
在“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索规律”环节,出示问题:把正方形和圆形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正方形有5个,圆形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追问:为什么圆的数量也会和正方形相等?用什么方法能很清楚地说明数量相等?学生在黑板上圈一圈,并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
接着教师出示练习:如果把正方形与圆形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圈,正方形有5个,圆形有几个?
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画一画,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得到直接经验,对间隔排列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课件出示图片中间隔排列事物位置的变换可视化的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间隔排列的理解,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3.3 巧用发散思维,真思考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笔者通过发散思维性的问题,让学生对间隔排列中的物体进行探索,进行深度学习,促使其更具思辨性,进行如下设计:
在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思考: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除了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还能有其他办法验证这个规律吗?请在小组内讨论。
提问:如果把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看成一组,最后剩下什么?木桩和篱笆呢?
追问:两端都是小兔或两端都是夹子时即两端物体相同,此时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练习,得出“两端物体相同,其数量比中间的物体多1,利用这个规律,如果知道一种物体的数量,就可以知道另一种物体的数量”的结论。
【设计意图】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进行圈画,再从学生的圈画中寻找规律,且经过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通过圈画和观察、小组讨论得到间隔排列中物体间的规律。整个教学环节,学生体验到了发现知识的乐趣,获得学习新知识的成就感,又能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4 拓展应用是拉近数学与生活距离的最佳途径
基于数学学习的延续性,教师在对学生新学知识的拓展应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宽度和厚度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能力。
拓展应用间隔排列的过程中,教师出示题目:
(1)宝带桥两端是桥墩,有54个桥墩,有多少个桥孔?
(2)如果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几段?
(3)河堤的一边栽了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学生自行解答或同桌间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拉近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对间隔排列的规律了解得更透彻。
除此之外,笔者还将本节课的内容与平常生活中的爬楼梯问题、敲钟问题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借助图形,学生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教师一遍遍地追问,让学生生成有效的数学学习,由表及里,迁移应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