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2023-12-13韩德丽

电视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演播室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韩德丽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融媒体中心,山东 日照 262300)

0 引言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广播电视技术从模拟、标清、高清向超高清发展的一种产物,集成了多种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数字化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演播室技术逐渐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不仅缩短了节目的制作时间,提升演播室利用效率,而且可降低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投入[1]。基于此,本文对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1 虚拟演播室概述

1.1 虚拟演播室技术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数字化时代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技术,主要是在摄像机拍摄图像的基础上,结合虚拟三维场景,实现真实人物与虚拟场景的有机结合,使其与虚拟场景一致[2]。虚拟演播室主要由摄像机、跟踪系统、计算机图形工作站、延时器及色键合成器5 个部分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演播室技术原理

1.2 虚拟演播室技术优势

传统的演播室为实现实景拍摄,通常需将镜头控制在固定的范围中,使得演播室中的场景、拍摄方位难以根据拍摄的需求进行调整。在海量信息资源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难以接收单一、固化的信息背景,故传统演播室的节目制作需不断创新[3]。虚报演播室作为一种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技术,在传统的色键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可在虚拟化场景中实现虚拟场景与人物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节目背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节目形式的变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虚拟演播室无须占用实体演播室,有效提升了节目制作的效率,对于降低节目制作的成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虚拟演播室系统关键技术

2.1 色键器

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色键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色键器是一种抠像设备,可实现前景视频与虚拟背景的合成,可支持3 840×2 160、7 680×4 320等清晰度,P50/P60、P100/P120 等帧率。色键器中包含高品质色键抠像模块,可有效提升复杂场景的抠像效果[4]。

2.2 蓝 箱

蓝箱是虚拟演播室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数字摄影棚,可确保抠像画面质量符合要求。目前,常见的蓝箱类型主要包括L形、扇形、U形这3大类型。根据不同的场地需求,可选择合适的蓝箱类型,节省拍摄空间,便于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蓝箱搭建过程中,需对拍摄场地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搭建场地的转角处平滑,场地整洁,为后续抠像奠定基础,对于提升抠像效果有重要作用[5]。

2.3 渲染平台

渲染平台用于提升图像的视觉效果,在虚拟演播室中十分重要。常见的渲染平台主要以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结构为主,不仅具有较强的图像视频处理能力,而且可实现图像的有效渲染。此种渲染平台还具有虚拟前景、图文包装等功能,可将现实与虚拟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提升图像的视觉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多种跟踪模式

目前较为常见的跟踪模式主要有机械传感、红外移动、网格等。这些跟踪模式的优缺点不尽相同。在现阶段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可将不同类型的跟踪模式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不同跟踪模式的优点,进而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6]。

2.5 模型设计

虚拟演播室的场景设计主要由3ds MAX、Maya、C4D 等软件实现。通过这些软件的作用,可有效提升拍摄场景的真实性,还可向虚拟场景中融入不同的虚拟特效,如风景、动物、植物等。这些特效可进一步提升节目的视觉效果。模型设计为广播电视制作人提供便捷,通过合理的模型设计,可在电视节目中融入新颖的效果,对于提升节目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3.1 新闻类电视节目

在新闻类节目制作过程中,受到成本的限制,大部分新闻制作都是在虚拟演播室中拍摄[6]。应用虚拟演播室拍摄时,首先利用摄像机拍摄相应的人物画面,从画面中将人物图像抠出,获取人物的运动参数,在模拟拍摄相对应的虚拟背景后,将其与抠出的人物融合。此种方式弥补了新闻节目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缺陷,有效降低了拍摄成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制作方可通过人像抠像机器对现场传输的数据进行抠像,抠像完成后,将抠出的图像传输至虚拟演播室,并对其背景进行转换,营造出一种主持人身处现场的感觉。例如,央视网推出《两会C+时刻》节目,就是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进行节目的制作,实现数字虚拟主播、嘉宾和虚拟场景共同融合[7]。

3.2 综艺类电视节目

综艺类节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节目制作需重视视觉与体验。为有效提升综艺节目的感染力与视觉体验,制作方可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对节目效果进行渲染,使节目变得更加丰富。例如,河南电视台在制作电视节目过程中,充分利用虚拟演播室和拓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技术营造虚拟仿真的场景,在节约前期置景时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拍摄效率。基于此技术,河南电视台推出了《梨园春》《七夕奇妙游》等充满感染力的综艺节目,突出了节目的亮点,通过其丰富的感染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3 访谈类电视节目

与综艺类节目不同,访谈类节目需重视空间的转换,使主持人与现场连线无违和感。拍摄此类节目过程中,需根据播出内容实时调整摄像机拍摄角度,将摄像机镜头精准聚焦在人物形象上,避免在播出过程中出现图像偏移或者画面失衡等问题,影响节目播出效果。拍摄前,需在拍摄场地中预留充足的活动空间,为主持人和嘉宾提供充足的互动环境。通过虚拟演播室的作用,节目制作方可在演播室中加入不同的装饰元素,分散嘉宾的注意力,以此来缓解访谈过程中的紧张氛围。拍摄过程中,应使主持人处于焦点位置,增加节目效果的真实性。例如,2020 年焦点访谈节目进行技术创新后,通过虚拟演播室技术全面实现了虚拟场景直播,让主持人身处虚拟的背景中,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

4 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此项技术不仅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可针对节目录制的需求制作相应的场景,进一步提升节目效果。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拓展电视节目制作范围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电视节目的创意性,对于促进广播电视工程高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演播室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