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调查、资产评价及遥感应用

2023-12-13姚姝娟张桂莲国仲凯柳永红

西部资源 2023年5期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评价

姚姝娟 张桂莲 国仲凯 柳永红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评价;遥感监测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资财的来源,它有三个主要特征:效用、有限可用性和消耗的潜力。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是指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如阳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資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旅游、自然信息等。自然资源部门职责涉及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湿地、海域海岛七类资源。不同的资源有着不同的特性、作用和演变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认识自然资源的内在规律是我们调查、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

几类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相影响的。岩石与矿物组成了地壳,是其他资源的基础,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存在提供物质基础,通常认为地质环境是由岩石、浮土、水和大气这些地球物质组成的体系,矿产是我们经济生产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太阳能资源是重要且普遍存在的资源,对于大气和水的循环、生物资源的生长具有决定性作用。水资源在海洋、大气、地质、生物、土壤之间循环,对于生命存在、生物生长不可或缺。生物资源是在几类资源基础上的综合体现。这些资源都成为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一些资源还不能为人类使用,一些资源甚至对于人类生存是有害的。这就要求人们要科学、合理地开发、管理、使用资源,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1.1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存在于地质环境中,在地球地质运动中富集,以矿物、矿石、伴生矿产、晶体等形式存在。随着科技、成矿理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矿产资源的范畴和对象在发生改变,矿产资源的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1]。矿产资源分金属、非金属、油气资源等,是生产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能源来源和物质基础。矿产多数埋藏于地下,少数在地表。不同的矿产资源富集规律不尽相同,也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1.2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地壳上的大气薄层,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由于地球重力、地球自转、地球磁场、太阳射线、气温、大气压变化、地形的影响等,形成了复杂的、规律性的大气运动变化。气候具有普遍性、变化性、整体性、可影响性、周期性、地域性等,气候资源与地球生物和矿物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促进生物信息传播,提供水资源循环的环境。气候资源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按照地质学研究,地球温度会下降,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多,大气温度又会上升。这会造成气候异常增多,这或许也是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了。

1.3 水资源

地球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岩石、冰川和陆地淡水中,循环的水主要来源于海水的蒸发,随着大气的运动,传播到陆地上,并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被动植物吸收、渗透到岩层中、再次蒸发回到大气中。水资源是生命的源泉,水资源短缺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遥感监测发现近年来水循环总量大了,但是水资源分布更加不均。水资源一般包含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地下水等,湿地具有尤为特殊的作用。水资源具有循环再生、地理分布不均、用途广泛的特点。我国为调节水资源分布,建设了很多适宜的水利工程。

1.4 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空间载体,具有一定生产力,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土地资源是能产生价值的土地。国土包括国家的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土地资源管理涉及地籍管理、利用管理、规划管理,具体可以分解为:数量管理、质量评价、地权管理、法律管理、经济管理、生态管理、规划管理和利用监督等。土地资源中的耕地是稀缺的、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需要保护、可持续利用。

1.5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包含微生物、植物、动物资源等,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生产原料、能源等,参与自然物质循环,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潜力所在。生物资源拥有生命现象,具有繁殖、遗传和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各类资源的相关性是非常大的,相互影响。认识了其规律性,可以从一点窥全面,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了科学、可持续开展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有必要从各个资源因果发展关系研究扩展到系统性、相关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升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科学治理的水平。如研究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提高草地产能,提高耕地食物产量等,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规律。

2. 自然资源的调查和利用

科学利用资源,首先要摸清资源家底调查先行,在调查、确权的基础上开展评价、研究,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办法。当前我国初步建立了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技术体系,正在统一组织实施自然资源调查试点,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类资源的调查作分析讨论[2]。

2.1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调查的工作流程及主要做法,包括资料收集、内业整理、外业调查、成果编制、汇总分析。调查手段有地质槽探、坑探、钻探、物探、化探、遥感等。矿产资源调查要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矿产专项调查成果、成矿理论的预测进行调查推演、验证、获取信息。矿产资源的调查一般要调查清楚资源储量、资源潜力、品质、品级、矿石结构、矿体形态、产状、选冶性能、开采条件以及矿业权、三率等。当前储量分类标准进行了调整,与后期的经济开发利用相衔接。

矿产资源稀缺而重要,具有地域性,必须要科学合理开采利用,避免浪费,加大节约利用、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大宗不足,稀有不缺”,需要建立国际、国内矿产资源统筹的市场机制和大型企业,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国际定价话语权。矿产的开采会引发地表沉降、地层渗水、地表生态破坏、尾矿污染,矿物选冶消耗大量水等。健全矿政管理体制,理顺机制,加大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探、储备,提高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水平,加大绿色矿山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共享机制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使用费、矿权价款和资源税等构成的矿产资源税费体系。

2.2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的信息主要获取风向、风力、降雨、气温、雷电、空气成分等。气候信息的获取对于农牧业生产、气象灾害预防、污染防治都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的气候研究提高到了更高的层次,需要精细化和远期预测。基于观测数据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可以进行长时间气候预测,为农业、渔业、灾害防治等提供了前瞻性、可靠的、及时的、精细化的数据支撑。气候资源的监测需要建立广泛的站点,未来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计算。

2.3 海洋和水资源

海洋资源需要调查盐分、温度、洋流、生物种类、生物数量等。淡水资源需要调查水量、盐分、污染程度、生物数量和种类。

水资源短缺、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按照当前对全球水循环的监测,全球总体的淡水资源是增加的,但是呈现了更加分布不均的情况,雨水少的地区,水资源更加缺乏。依靠蒸馏、反渗透法提取淡水的成本逐步降低,这将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通过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机井、水窖等调节水资源的利用,满足生产生活、农业、生态用水的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加大对水资源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防止水资源受到污染,加大水源地、森林、湿地的保护,保护水源地,防止垃圾进入海洋,从而保护水资源。

2.4 生物资源

调查掌握生物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数量、质量、发展规律及开发保护与利用,需要分析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时空变化,探索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途径。森林草原和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是调查、保护的重点,生物资源多样性是管理、保护的关键,多样性是衡量林草水资源、海洋资源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生物资源可以通过遥感、遥测结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补充调查等获取。按照当前用途,森林资源需要调查蓄积量、林种。草场资源需要调查种类、草的高度、覆盖度、权属等信息。林草资源的调查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实地调查,动物资源要建立监测站点。

当前生物资源的现状堪忧,一些物种在不断消失,任由其发展,会危及人类的生存,所以要加大自然保护地、生态搬迁、生态修复等制度、措施实施,遵从自然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在大数据分析评价基础上,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内蒙古。

2.5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调查是为查清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的土地资源数量、质量、权属、分布和利用状况等进行的有目的的、系统的、科学的量测、分析和评价等调查登记工作。常用的技术手段是遥感、测量、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

当前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就是一次大规模、新标准要求、真实准确的土地资源调查,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要通过统一、开放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加大利用、开发,提升国土空间管理现代化水平。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登记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分类编码。由于各部门之间的管理用途角度不同,以前的分类不统一。统一分类编码需要明确要素的统一的含义、内涵,同时丰富其要素属性、语义信息,为后期的多种应用打好基础。

自然资源有着空间、时间的特点,空间有不同地域的差别,还有立体重叠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在新时期利用三维多维利用调查、管理等手段,提高自然资源全方位的治理水平。

在自然资源调查中,为加大管理、利用,同步调查产权。产权制度受政治、经济、科技、自然资源状况影响,我们国家目前初步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保证不交叉、不落下,保证每一处自然得到保护、合理利用。

3. 自然资源利用和资产计算

3.1 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也是生命共同体,需要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不断提高利用的科学化、节约化水平。自然资源的利用也需要一个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包含各类资源、资产的情况,总体上规划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也包含生态保护、粮食生产等。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恶化的地区要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建立健全依法建設占用各类自然生态空间和压覆矿产的占用补偿制度,严格占用条件,落实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补偿经费的标准应以生态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人口、经济收入、生态效益、保护成本等主要因素进行合理确定,这应是一个动态的标准。以上自然资源保护举措都要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起来,保证规划的落地、可行。

3.2 自然资源资产计算

自然资源资产的评价主要采用在实物量的基础上,根据其市场估计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进行价值量的计算。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掌握重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应用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资源税、资源秩序管理等方面。评估基础上制定相关立法、政策等,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新时期的资源管理要从资源管理转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调节好供需市场、国内国外市场,更多地向保护资源、减量化利用转变。

自然资源的品质有差别,完善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制度,完善市场交易规则。目前国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专家提出了不少的自然资源价格计算模型和方法,基本上体现了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规律。立足内蒙古的区情,要完善草原、沙漠、水资源的自然资源资产的评价办法,建立自治区的标准,并与其他标准相衔接、统一。森林的资产计算有了公认的办法,对于草原、湿地、水域、城市绿地等都有了模型,针对内蒙古的草原、沙漠应加大研究。内蒙古的草原受降雨影响大,所以资产计算应加入大气降雨这个主要因素,另外应区分有无灌木区。沙漠地区在当前条件应考虑太阳能、风能资源的利用。在这些地区利用大棚、节水技术可以种植蔬菜等,改变了沙漠的价值评价,另外沙漠地区会有一些物产,如药材、食品等[4]。

2019年,我国出台了资源税法,资源价格和销售额是征收资源税的依据,新的资源税法确定了从价计征为主、从量计征为辅的方式。按照经济销售量的办法征税具有便于操作、符合经济规律的特点。资源税法主要针对矿产资源进行了规定,其他资源税还需要成熟定型。资源税法根据资源质量、开发利用技术情况规定了免税、减税的情况,各地区根据情况在幅度税率内确定适用税率。

3.3 产权制度

稀缺资源的使用都需要产权制度的保障,避免“公地悲剧”,保证资源的有序、节约、充分地开发利用。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主要包含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关键是处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以土地“三权分置”为代表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改革探索,成为一大热点。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自然资源的产权市场。摸清底数、综合考虑资源状况和未来使用规划,制定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体系。实时调整资源结构、产权设置方案,提升规模开发、集约利用、安全生产、高效利用的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资源的配置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加大培育形成资源交易、价格的有形市场。推进调整资源收益分配,理顺深层次的经济关系。要不断探索增加生态产品交易种类。

3.4 生态资产计算

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和生态价值的认识将自然资源的认识提高到了全新、更全面的角度。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资产不同,目标和计算模型是不同的,两者之间有交叉、重叠的基础部分,主要是森林、草原、土地和湿地。生态资产主要考虑生态产品产出和生态服务价值,为维护生态安全,应提高补偿标准。生态资产应该考虑微生物资源,微生物资源是生态领域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体现。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EP)的计算基本上确定了计算模型,涵盖了生态服务、生态产品、文化旅游服务、气候调节服务等部分,主导方向应该是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维修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等,并给出生态资产增加的举措、方法和关键工作[5]。

林草水的生态资产计算是生态补偿的基础,林草水的生态资产计算的基础是它们的自然资源状态。当前生态资产的计算主要是依靠遥感技术来实现,再结合实地调查对比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内蒙古的草原、沙漠属荒漠区,保留了一定的远古时代动植物性状,对于远古时代的动植物有一定研究、文化价值,这个特点在生态资产计算方面应予以考虑[6]。

4. 遥感监测

监测是资源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摸清底数及变化状态才能依据自然规律开发利用,不断校正治理工作。很多资源的监测可以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SAR卫星可以监测露天矿的开采以及矿产开采形成的地面沉降、排土场、尾矿坝等,监测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区域。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需要采用矿山测量的手段进行监管。多光谱卫星遥感可以监测植被种类和覆盖度。环境卫星可以监测水质、水温、富营养情况以及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的大气污染等。资源卫星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土壤质量、土壤盐碱化、土壤水分等。GNSS的电磁波数据可以结算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分布。气象卫星可以监测气温、降雨等信息。通过多种卫星数据及模型计算可以获取很多自然资源、生態指标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服务。卫星遥感可以监测草原变化情况,可以反推草畜平衡情况,可以与退牧还草补偿经费发放关联起来。遥感要加大对排污监测,加大对空气、水域质量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及早处理[7]。

当前国产卫星数据比较丰富,可以逐步开展自然资源圈覆盖动态遥感监测,开展生态资产变化监测,不断提高监测频率和精度,对一些重点区域开展重点监测。加大自然资源、生态状况的监测、监管,充分利用遥感、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展综合比对分析,发现规律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措施,不断提升治理效能[8]。内蒙古地域广阔,生态环境脆弱、重要,遥感监测是必由之路,而智能化解译成为了关键。鉴于目前智能化解译的准确率,有必要建立在现行技术下的监测实现体系,结合技术、人力、组织优势,保障生态、土地安全,支持最严格的土地、生态保护制度。

5. 总结与展望

自然资源重要而稀缺,可再生资源需要我们合理利用,科学保护。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系统化的举措,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不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严格保护,最大限度地充分使用,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再利用。加大对自然资源勘探、调查、开发、综合利用、管理的研究,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科学设立产权制度、形成产权市场,不断完善资源税征收办法。

猜你喜欢

自然资源资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