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还乡”:讲情怀也要有保障
2023-12-13胡印斌
文 胡印斌
乡愁是游子永远的牵挂。用不了多久,这种牵挂就会变成美好的奔赴了。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鼓励引导退休干部、教师、医生和技术人员回乡定居,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
“告老还乡”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社会高度关切。也难怪,一直以来,城乡差别都是社会的隐痛,乃至往往内化为某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认知。而缩小这种差距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把乡村建设得更好。这也是多少年来,一茬茬有志之士投身乡村建设的根源所在。
进入新时代,这一议题更为切近。也因此,在城市化高歌猛进语境下,动员、鼓励城里的能人、各类退休人员乃至大学生到乡村服务,激发他们建功桑梓的动能,共同担负起振兴乡村的责任与使命,不仅有意义,也有着一定的可操作性。
只是,兹事体大,有关各方当然要打“情怀牌”,但与坚硬的现实相比,情怀只是底色,当下需要做的是跳出情怀,完善参与机制、利益分配、公共服务等各项保障措施,让还乡的人回得去、留得住、有事做。
肯回去的人,自然是有情怀的。这其实也是支撑其人到暮年仍眷恋故乡的最大动力。这些年来,已有很多可敬的老人把最后的年华奉献给乡村。像邓拓的女儿邓小岚,退休后来到父母生活、战斗过的河北阜平马兰村,义务教孩子们唱歌,直到阜平的孩子们在冬奥会惊艳绽放,人们才知道老人已在阜平生活了18年。
某媒体报道了江西进贤县四位老人2010年退休后回村搞建设的事情,他们不忍看到乡亲们受穷,觉得自己还能再干点事,就下定决心回到了村里,与村里干部群众共建美丽家园。
我们当然要赞美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但各地同时也要通盘考虑各项保障措施,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告老返乡”的教师、医生等,该如何楔入当下的乡村教育、医疗体系?回乡投资者的合法合理回报又该如何保障?大学生回乡除了搞社会调查,还能参与哪些具体的事务?
此前很多地方提到要让回乡人员参与到乡村规划中来。这需要有关方面作出制度化的安排,探讨他们参与村庄建设的机制,明确各方面的权界,为返乡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余热提供方便。
此外,乡村的基础设施,吃住行等公共服务等要有所响应。比如在宅基地交易不能放开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解决返乡人员的居住问题,要有一些积极的安排。
说到底,对于乡村而言,“告老还乡”的人才,仍是“客”,也只能是“客”。他们回来,不是替代农民、乡村干部、乡土知识分子,而是回来帮忙的。他们的来去是自由的,不应该被任何人强迫。有关各方应最大限度求同存异,凝聚共识,一起把家乡建设好。
乡村是田园,但绝非出尘的世外桃源。我们所有的努力,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乡村,让每个在外游子的乡愁有着落,让每个在乡村民的生活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