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例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3-12-13陈化龙

新农民 2023年31期
关键词:流行性养猪场猪只

陈化龙

(泗阳县农业农村局穿城畜牧兽医站,江苏 泗阳 223716)

在猪的繁殖生养过程中,仔猪腹泻病是常发疾病,严重危害猪只健康。仔猪腹泻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日渐消瘦、严重脱水等,严重时可致死。据统计,仔猪在1周龄时,发生腹泻病从而导致死亡的概率高达100%。引起仔猪腹泻病的病毒有多种,其中常见的多是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PRoV)等[1]。仔猪一旦感染上流行性腹泻病就可能出现脱水、食欲不振、水样腹泻,并伴有发热等症状[2]。由于仔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类型的病毒腹泻很相似,临床诊断和病理变化并不能很好地推断出腹泻病毒的原因,需要借助实验室的诊断技术对其进行详细确认,以便对仔猪更好地进行防控和治疗。

从这几年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病的情况来看,很多猪场使用疫苗的免疫效果差别很大,大部分难以实现有效保护[3]。虽然有些养猪场对仔猪进行了疫苗免疫,但是有些抵抗力较差的猪群仍旧会感染病情,并且仔猪腹泻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很容易在猪群中交叉感染,致使患病的仔猪越来越多。

1 泗阳牧丰养猪场介绍

泗阳牧丰拥有2个母猪场,2020年底可饲养母猪2200头,仔猪产能4.5万头。公司采用自繁自养的运营模式,建设绿色智能化母猪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牧丰公司秉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友好、成本领先”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养猪业,成功地建立了养猪繁育、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

2 泗阳牧丰养猪场流行病学调查

2.1 病史调查

泗阳牧丰养猪场为大型规模化养猪场,到2021年4月,该养猪场的繁育母猪0.22万余头。该农场已投产使用5年之久,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暴发之前,该猪场未发现严重的传染性腹泻情况,该猪场环境良好,时常通风、消毒,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仔猪的食物与饲料都经过严格的检查,并定期对仔猪进行疫苗免疫。猪场的饲养人员也都经过了专业的训练,防疫措施也较为严格。2017年6月,牧丰养猪场曾暴发过仔猪流行性腹泻病,发病原因是外场引进的猪最先发病,引进母猪进场以后,先进行了隔离、观察,然后混养。在一次检测过程中,检测出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场已按照疫情上报给管理部门,且进行了全面消杀处置。

2.2 发病情况

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毒,也是养猪场经常遇到的一种急性肠道感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行性腹泻病的主要发病季节为冬季和春季,并且死亡率较高。2019年4月,牧丰养猪场饲养的猪仔陆续开始出现腹泻症状,主要以发热、脱水等为主。根据牧丰养猪场兽医师的初步诊断,此次腹泻为流行性腹泻,之后工作人员进行了及时的治疗,腹泻情况有所好转。2020年10月份牧丰养猪场又出现了以哺乳猪仔为主的大批量腹泻现象,此次病情较2019年4月更加严重,临床症状多以腹泻为主,伴有呕吐,仔猪出现腹泻、粪便较黄,随着病情的加重,粪便不成形,脱水也越来越严重,仔猪食欲不振,有些仔猪3~4 d后死亡,每日新增腹泻仔猪较多,管理人员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病情并没有好转,此次病情怀疑为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所致。

2.3 临床症状

牧丰养猪场此次病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水样腹泻,伴有呕吐。日龄较小的仔猪身体抗力较低,腹泻相对严重;另外,很多腹泻仔猪体温较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较小的仔猪发生腹泻后2~3 d容易脱水死亡。断奶的仔猪腹泻程度较轻,但精神不振、腹泻7 d左右能恢复正常。较大的成年猪只腹泻程度比较轻,伴有厌食。

2.4 病理变化

对腹泻死亡的仔猪进行小肠剖检,发现小肠胀满,小肠壁比较薄,出现半透明状,膨胀,无弹性。小肠内不明液体较多,此液体为淡黄色,肠内瘀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肠内出现白色凝状物。

2.5 实验室诊断

通过对牧丰养猪场的病史调查以及临床症状,并结合当前流行病特点,怀疑此次腹泻为病毒性腹泻,为了进一步确认此次腹泻的病因,查清腹泻的病原体,检验人员采腹泻物进行检测。采用流行性腹泻病毒胶体试剂,主要使用方法是收集猪肛拭子的液体,然后进行稀释,充分搅匀后静止几分钟,观察液体,出现上下液分层,取上层较为清晰的液体进行检测,将试纸平放静止5min后,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为C线清晰可见,T线也清晰可见,说明此猪只肛液体中含有流行性腹泻病毒,为发病猪。

3 预防和治疗

3.1 隔离与消毒

对牧丰养猪场的所有腹泻仔猪与母猪进行隔离与观察,隔离期间患病仔猪和母猪要严格地控制食物,所有食材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所用的工具、接触到的物品也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各猪舍之间进行严格的封闭,工作人员也尽量减少串圈,猪栋舍之间的物品严禁交叉使用。猪舍与连廊之间也要进行封闭处理,全面进行消毒工作。消毒液采用金卫康溶液,配置浓度为0.5%,每日消毒3次,早、中、晚各1次。为了保证分娩母猪猪舍的环境要求,分娩的猪舍加强消毒,必要时要提前断奶,空舍后360°全方位消毒,使用消毒液为戊二醛,配置浓度为0.78%。

3.2 紧急免疫

紧急免疫对仔猪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对哺乳期间的母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需要在产前7 d内进行接种。对产前的母猪进行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灭活苗,每头母猪的使用剂量为4 mL。在紧急免疫过程中要同时电解多维饮水给药,使用剂量为500 mg/kg。

3.3 药物预防与治疗

除采用隔离消毒、紧急免疫等措施外,要想对仔猪进行流行性腹泻病的控制还应该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常用的药物为阿莫西林与饲料进行拌料,饮水给药复合维生素,剂量为550 mg/kg。阿莫西林和复合药物均用药5 d,然后停药7 d进行观察。如果7 d后患病猪仍不见好转,应该进行人工灌服补液盐。

牧丰养猪场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对仔猪流行性腹泻病进行防治之后,仔猪的死亡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通过药物和预防治疗后,自分娩猪舍发病20 d后,猪群的病情基本好转。隔离、消毒、紧急免疫、药物治疗等预防措施可以持续性实施21 d,确保病情得到控制,保证疫情不再复发。本次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暴发后,由于管理人员防治及时,有效地将猪场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仔猪的死亡率基本控制在34%以内,平均死亡率为21.3%。这次仔猪的腹泻病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病原,以后暴发的可能性还会有。在控制2个月后对猪场又进行了一次调查,仍存在腹泻死亡现象,但仅为个别发生,没有出现暴发的趋势。

4 仔猪腹泻病暴发的原因分析

4.1 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

调查显示,夏季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的暴发率要高于其他季节,夏季天气炎热,很多猪舍容易潮湿,需要给猪舍降温,通风是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很多管理人员在给猪舍降温的过程中,达不到仔猪适宜的温度,因为仔猪对温度的需求高,低温很容易造成腹泻,所以管理者在给猪进行防暑的同时,也要考虑温度不能过低,须严格按照仔猪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行控温。

另外,猪只的汗腺不发达,夏季温度过高,猪只排汗困难,容易出现热反应,饮食明显下降。有些养猪场为了增加猪的饮食量,在饲料中添加饮用水,混合成粥样饲喂猪只,如出现剩余餐食,在炎热的夏季,易发生霉变现象,猪在进行二次采食时,腐烂的食物在体内就容易产生病菌,从而导致腹泻。此外,盲目对仔猪进行断奶、换料等都可能导致腹泻,或者用凉水直接冲猪身,都容易导致腹泻。应引起猪场管理人员重视。

4.2 营养性因素导致腹泻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素也可能是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有些仔猪对肠胃道吸收较差,大量的有害细菌在肠道繁殖,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对于某些肥胖的妊娠母猪来说,在临产前进行大量的投食,也会使乳脂或者蛋白质升高,产后仔猪会因消化不良,产生腹泻。初产、老年母猪由于泌乳不足,无法满足仔猪对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的需要,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营养消化不良,发生腹泻。水质不好也可导致腹泻的发生,水质是否污染、硬度是不是高,细菌含量是不是超标,有必要进行定期检测。

4.3 抗体水平低下

从牧丰养猪场建立以来,猪场流行性腹泻病偶有发生,所以对仔猪很少接种相应疫苗,这也就导致该厂猪群缺少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抗体,或者抗体水平比较低。在2020年猪场暴发流行性腹泻病毒,而此时猪群的抗体水平低下,所以此病毒蔓延得较快,病情恶化较严重。

5 防控策略

5.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对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能够降低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生率,管理人员一定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保持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平时多通风,定期对猪舍进行驱虫。对母猪与仔猪的饲料要定期更换,严禁母猪与仔猪食用腐败的食物。对发病的猪只做好隔离工作,发病猪只使用的工具要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另外,还要做好猪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5.2 合理补充营养,控制仔猪腹泻

从仔猪断奶前对仔猪进行补料,此段时间内仔猪的饲料应该保持一致,当仔猪满3个月以上后,应该对仔猪逐渐更换饲料,以防仔猪不能适应新的食物,仔猪使用的器具要保持清洁。仔猪在断奶后应该给予充足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有机酸等,以防腹泻的发生。出生3 d后的仔猪必须保持饮水清洁,以防细菌感染。

5.3 免疫接种,提高抗体

免疫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生,仔猪在注射疫苗之后,体内就会产生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抗体,真正地做到保护仔猪不受病毒侵害。现在,市场上关于防疫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疫苗有很多,猪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疫苗。疫苗能够对猪起到很好的保护,有些猪场为了提高猪的免疫力,给猪接种了很多种类型的疫苗,这样反而起到了相反的结果,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过程中一定要谨慎,猪场一定要根据猪的自身情况,去选择适合自身免疫的疫苗,打疫苗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对猪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猪场可以对妊娠的母猪在产前3个星期左右开始注射疫苗,当仔猪出生后,12 h之后就可以选择给仔猪灌服多价幼畜腹泻停。

5.4 采取药物治疗,减少细菌感染

仔猪感染细菌之后,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哺乳以及断奶期间的仔猪,为了降低仔猪的细菌感染,猪场的管理者可以对仔猪采用药物疗法,从而降低细菌感染。对仔猪可以口服抗菌药物,比如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等。如果仔猪发生腹泻可以口服鞣酸蛋白、次硝酸铋以及矽碳银等。仔猪严重脱水可以进行静脉注射,补充营养液,或者生理盐水。可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如硫酸新霉素配合黄芪多糖,氟苯尼考配合黄芪多糖,同时饮用口服补液盐,连用7 d。

6 结论

仔猪腹泻病时有发生,在临床防治与实践中,应该对仔猪进行全面的分析,弄清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区分交叉感染与自身感染,然后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最大程度上将损失降到最低。饲养人员要注意猪舍内的环境,经常通风,注意消毒,保持猪舍内的干燥,从而较少病原菌的滋生。对仔猪还可以进行免疫接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猪场的门口也要注意消毒,防止引入病原,火碱液要及时更换,最好2 d更换1次,对猪舍及猪群提倡使用1:500~1000的过氧乙酸熏蒸消毒。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症状比较明显,管理人员一旦发现应该立即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发生病情的仔猪应该及时进行隔离,所使用的器具也应该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但对患顽固性腹泻和具有腹泻症状的病例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防治、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予以救治。

猜你喜欢

流行性养猪场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流行性感冒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