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国内美术馆界馆藏资源共享的分析与可能建议

2023-12-13冯乾

河北画报 2023年20期
关键词:藏品美术馆馆藏

冯乾

(郑州美术馆)

一、研究背景

近数十年来,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进入了高峰发展周期,无论是经济发达区域还是中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各种性质的新兴美术馆踊跃呈现,在地域场馆覆盖面上大大拉近了国内的地区差异。但在根本的馆藏资源方面,大部分地方美术馆和新建美术馆长期仍处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尴尬境地。

(一)藏品对于美术馆的意义

“收藏是美术馆的基础,没有收藏就没有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前馆长冯远先生明确点出了美术馆的立馆之本。专业的馆藏是美术馆进行学术研究、开展对外交流,实现公众文化服务的物质基础与保障,可以说一个美术馆安身立命的基础。但在现实中,馆藏却成为制约大多地方美术馆美术事业发展的短板与阻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美术馆作为沟通艺术与大众,继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大众审美意识的艺术交流平台功能性愈加显著,在传播积极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意义与作用。美术馆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形象和文化名片的象征意义愈加增强。但一个美术馆藏品的数量与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其实力与地位,也同时某种程度制约着相应社会职能的发挥与效率。望眼当今世界上的著名美术馆,都以其丰富而具有特色的馆藏所知名。因此,如何有效开拓自身可利用的优质藏品资源成为当今国内基层美术馆面临的普遍课题。

(二)国内美术馆馆藏资源的分配现状

从馆藏资源整体配置的角度来看,我国美术馆界的各类馆藏资源存在极为不均衡的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

在许多地区,包括有些一线城市,大量新兴博物馆、美术馆的硬件建设优越,各个以宏伟壮观的外表而成为城市的表面意义上的文化地标。可是,现实表里不一的薄弱馆藏与经费支持却难以支撑全面的业务工作,使其在专业展览业务工作的开展中捉襟见肘,显现出无奈的失衡,自然也就难以满足公众的真实文化需求。缺乏文化内涵与高品质的展览,难以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而另一方面,许多国家馆、省级馆、重点馆却相对存在着资源闲置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其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使得资源的配置存在着实际的割据现象。

以中国美术馆为例,作为美术馆界的领头羊,其多达十万件的丰富馆藏奠定了其在国内乃至全球美术馆届的不凡地位。湖北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国家重点美术馆也拥有各自丰厚的馆藏资源和历史积淀,堪称美术馆界的老牌“贵族”。北上广深等发达区域的一些地方公立美术馆和龙美术馆等背依财阀建立的知名私立美术馆,虽然没有丰厚的历史资源积累,却可依托充足的经费保障和资金扶持,通过各种渠道对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现当代艺术精品进行快速的专项积累,成为美术馆界的“新贵”。

与之相对,大部分地方美术馆和新建美术馆在馆藏资源方面,多处于先天发育不足、后天成长乏力的尴尬境地。前少深厚的历史积累,后无持续有力的经济扶持,虽各个有好的场馆硬件,却“府库空空”,在馆藏方面可谓贫瘠,即使有,也品类单一、品质不高,既缺乏历史积蕴,又缺乏资金支持,更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团队。其依托典藏进行自我展览项目的研发举步艰难。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有限的引进“豪门”美术馆既有的成熟展览项目来满足观众需求。

(三)馆藏资源的“富裕空置”现象

与馆藏资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方美术馆相比,许多重点美术馆处于资源相对饱和的状态。还以中国美术馆为例,假如其只依靠自己馆藏举办,每月一换,每次一千件,其十万件的馆藏足够不重复的连续展出十年。固然,中国美术馆依托丰厚馆藏,多年来举办了众多影响广大的各类精品美术展览,有效推进了公共教育实施,展示了国家文化形象,对外输出与引进了优秀的艺术文化资源。但在现实情况里,中国美术馆的馆藏资源不可能进行如此高负荷满载似的展览利用,其丰厚的馆藏藏品就连许多中国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终其一生都难以全窥,相当数量的宝贵资源只能待在库房中颐养天年,更不用说惠及大众,某种意义上可谓资源浪费。在馆藏资源的配比和拥有上,有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了。

二、国内美术馆馆藏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一)浅层面资源共享

近十几年来,我国美术馆界的交流愈加丰富频繁,美术馆之间越来越重视合作展览、借展、巡展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以沟通、交流,相互协作,来促进美术馆间资源的相互流动和整合。但冷静看来,国内美术馆馆藏资源的共享,目前仍多存在于项目交流的表象层面,即各自展览项目的你来我往或大馆优秀项目向地方场馆的单项流动。

为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化部针对美术馆馆藏资源整合,组织开展每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每年入选30家美术馆的馆藏展览项目,并评出10家优秀馆藏展览入京展出,展示我国美术创作与典藏研究方面的艺术成果,成为每年美术馆界馆藏资源展示的盛典。其宗旨在于激励国有美术馆体系不断提升各自的收藏与研究水平,全面提高美术馆公共文化职能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以此逐步推动美术馆业界藏品固定陈列展览制度,不断汇集和展示国家美术体系艺术收藏研究的成果积累,为人民群众提供持续不绝的精神食粮,与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通过发挥馆藏艺术资源的社会和审美功能,持续深入加强全国美术馆收藏研究工作,引导当代美术创作方向,不断促进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能够惠及更广层面的人民大众。随着展出季举办次数的增加,众多小馆、弱馆却逐渐推出活动视野。有的将馆藏消耗殆尽或者根本“巧妇难为无米炊,有的因家底品质不高难过申请。众多地方美术馆逐渐丧失主动参与能力,变成了单纯的旁观者和大馆成果的接受者。

每年的年度精品馆藏展出季固然红红火火,各馆艺术藏品汇集一堂,群珍荟萃、竞相照映、辉煌大观、气象繁盛。也的确让公众大饱眼福。但某种意义仍是特定范围内的小力度共享,看似丰厚的馆藏资源,你的还是你的,我的还是没有,展出季也越来越成了大馆强馆的活跃舞台,成了大馆强馆一次次变相的业内炫富,对各地基层地市美术馆及公共文化事业未有多大实质意义的促进。

(二)资源深度共享的必要

随着我国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当代美术馆界之间就馆藏资源的流通与共享虽然已经开展了许多丰丰富富、形形色色的活动,但根本上社会公用馆藏资源间配置的不平衡和贫富悬殊的差距迥异现象没有缓解,仍对美术馆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有着相对消极的负面影响。各地新建美术场馆场地越建越大,硬件越建越好,但馆藏方面短板却仍为跗骨之痛。一方面,优秀的馆藏资源储备需要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撑,一方面需要足够的历史岁月积累,这些都不是简单地硬件强大可以代替的。众多新建美术馆存在着“发育失衡”的状况,外表显眼,内在孱弱。

美术馆馆藏作为人类文明共有的社会财富,应当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大众,将巨量的收藏通过展览等方式呈现出来。但遗憾的是,既使最优秀的博物馆美术馆,它的全部藏品大约只有1%—10%的比例能够得到展示,绝大部分的藏品都只能常年“躺”在库房中。如故宫博物院,中国最大最好的博物馆,煌煌182万件藏品的丰厚财产可谓骄傲,但能正常通过展览对公众展示的只占到1%左右。在截至2018年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统计的近58万件套美术藏品中,中国美术馆等一批家重点美术馆就占了大多数,高品质藏品比例极高,而其它众多基层美术馆藏品大多数百几千件且许多品质不高。在基层美术馆空有受众却没有好的馆藏可观,嗷嗷待哺时。那些重点美术馆虽然馆藏精品展览不断,但场地受众已经到了超饱和状态,同样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假如不借助新的手段、方式,众多富裕的珍藏资源只能束之高阁慢慢腐朽!

(三)美术馆界的“扶贫”需要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一国内美术馆发展不均衡的差距现象特别体现在馆藏方面。这些差距有历史原因、有经济差异、有现实因素。想要改变或者减少这一差距对当今国内美术馆实业健康全面发展的的制约,国内美术馆界也需要“扶贫”,特别是关于馆藏资源共享的“精准扶贫”。“扶贫”式的资源共享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应该充分发挥体制在资源宏观控制、合理调配的积极职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议在国家馆、省级馆的功能设置上,应该合理增加针对资源配置上对下的帮扶职能,从而盘活国家馆、省级馆闲置的文化资源。亦寄托国家财政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在财政上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国家馆、省级馆扩展相对公共文化服务“扶贫”的功能。逐步消解发达场馆资源浪费,落后场馆坐拥空山的现象,在美术馆界内未形成更大的资源共享共力。

三、深度共享的可能性建议

共享经济是新时代的一场产权革命,其宗旨是将物品的使用权分配到最需要它的地方,从而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将多余资源转化成为有效生产力!

(一)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启示

卢浮宫阿布扎比博物馆为我馆新时代的美术馆资源共享带来启示。其于2017年11月11日面世,被宣传为21世纪初最具野心的文化项目,成为博物馆界共享经济模式的一个典范。根据阿联酋2007年与法国政府签署的合作计划,以4亿欧元租借“卢浮宫”冠名30年零6个月,由法国17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则向其出借藏品,从而打造出阿拉伯第一座世界性的博物馆。这一豪举展示出阿布扎比借此打开其全球艺术世界新视野的野心,堪为中东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对法国而言,就获得了利润,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势利用,实现了强力文化输出。这一时代经典案例,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新时代我国美术馆藏品资源共享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及有意义的启发和建议。打破我国美术馆界既有馆藏资源配置的割据现象成为一种需要和可能。

(二)深度共享的可能性建议

多年来,中国的文化设施建设发展速猛,许多方面已经达到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不断加强对文化的投入与支持,各地财政亦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施常态托底。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以及运用资源的能力各方面却暴露出了问题。大多新建地方场馆空有宝库,却无宝藏。而众多老牌场馆,宝藏丰厚却无处安置展示,彼此形成资源的空置浪费,使得政府的文化投入虽越来越大,但公众享受到的文化资源服务却未必能够形成正比。2014年,文化部首次开展的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行动,进一步推动了美术馆专业化建设,以此全面梳理摸底全国美术馆藏品资源现状。经过近4年的普查,全国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数量基本理清。经统计,全国博物馆藏品4300多万件套,美术馆藏品近58万件套。并组引导完成相关藏品信息与高清图片的拍摄与录入,为国内美术馆馆藏资源的深度共享垫定了良好的信息共享基础。互联网、数字化、“互联网+”等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为充分实现博物馆美术馆藏品的深度共享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资源流动活化才有价值。因此,我国美术馆界是否应该借鉴阿布扎比卢浮宫的成功经验进行资源的深度共享。由政府组织和业界大馆强馆牵头,将富裕的馆藏以“租借”的形式分配给硬件设施完备及地方财政支持的地方美术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三)深度共享的实施保障

阿布扎比卢浮宫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在借鉴应该因地制宜。应该发挥公有体制中的积极的宏观控制、合理调配的职能,表现社会主义的特征优势。基于业界藏品的文化资源配置与共享,进行专业的管理与梳理。需要由政府引导,在美术馆业界形成由上而下的统一领导管理和严格缜密的执行制度。通过国家馆输送给省级馆、市级馆,甚至更基层的地区;通过省级馆亦定制专项的文化产品输送给市级馆以及其他基层的地区,有组织的以优质的文化产品解决基层文化资源匮乏的问题,全面提升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对于公众来说,得益于有效的文化资源配置和丰富的文化产品输送,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地区看到名馆的国宝级典藏,也可以看到平时很难看到的名家名作。这种文化产品的输送将带来区域文化的繁荣,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和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多样性的内容与多样性的需求,需要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方面做出努力。美术馆作为文化领域最为重要的知识生产和美学传播载体,亦需要经历着新旧更替的蜕变与革新。在“美术馆时代”在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必须保持着与时倶进的姿态,方不负时代。

猜你喜欢

藏品美术馆馆藏
馆藏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去美术馆游荡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