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中的误区

2023-12-13冯劢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29期
关键词:调研设计师概念

冯劢(中央美术学院)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设计行为一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存在。无论是石器时代的狩猎者对于石矛尖端形态的观察、凿磨、检验,还是在农耕岁月,人们对衣食住行中生活工具的创造与改进,都包含了设计智慧与设计践行。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完全不同。在西方,经过现代各种设计思潮的洗礼,对“设计”的认同相对比较一致,设计既不是“艺术”,又不是“技术”,它是一个专门学科的称谓或专有名称。在近代的设计学科演变中,设计的核心要旨从人类生存的初级需求,诸如生产工具的创意改造升级拓展到生活方式的创新体验中;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未来的关系;由技术、审美拓展到人文、思辨层面。在新时代,设计行业逐渐显示其巨大能量,但伴随经验的积累,行业发展也在不断织造自己的“茧房”。某些设计方法论与操作习惯逐渐演化成“套路”,蒙蔽了设计师的眼睛。很多设计师不再靠敏锐的洞察力去感受、探知问题;不再勤于用脑力去分析、推敲、挖掘项目的核心价值;不再勇于试错,尝试创新的方式去解题。

一、颠倒与混淆

(一)目的与方法混淆(名词思维-动词思维)

设计圈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客户想要的是“电钻”?还是“墙上的洞”?多数人思考后会选择后者。那么“洞”则是目的,“电钻”是方法。但如果没有这个鲜明的问题,人们往往顺从“工具的延续性”思维。工厂及其属下的设计师也只会进行对电钻的造型改版及工艺升级。直到有一天,墙上的洞有了更好办法来实现,电钻产品或许会被全线淘汰。再进一步想:当人类智慧找到更好地把东西固定在墙上的方式时,连“洞”都不需要再钻。借中国工业设计泰斗柳冠中教授的观点:目的突出“设计”中谋事目标的重要性,强调在将设计作为谋事手段时应注重抽象思维和动词思考的运用,注重外部因素和目标系统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设计师应多用‘动词’思维,而不是‘名词’思维……”比如,“坐”是动词,“椅子”是名词。坐是目的,椅子是方法。有太多设计师在学习设计之初,被设计史中的款款经典的“椅子”所倾倒,发誓要设计出更杰出的椅子。结果,却被“椅子”这一名词标签困缚,找不到有价值的创新之路,只能在形式感上扭捏作态,绞尽脑汁却不得要领。如果以“动词思维”明确目标,比如围绕“坐”的状态,拓展对“坐”的语境思考,那么最后的产出物也会是有的放矢,落位恰当的回馈。

(二)性质与形式颠倒

相由心生,正如沙利文说的“形式追随功能”,功能是设计内容的性质、意义所在。很多设计师太过在意,或者是只在意,只懂得设计中的形式表达,而对设计项目中的性质探知与表达无思考、无感知、无作为。举一个学校项目的案例:一位同学希望设计“空中酒店”,使用热气球吊装一间间客房。该酒店的主题引用“天鹅”为灵感源头,意在表达轻盈与优雅。但在项目中,“天鹅”意向仅仅呈现于表面,如:天鹅纹样的地毯、壁纸,天鹅刻纹的玻璃酒瓶等。此项目与“天鹅”意向的关联是恰当的,但在思考与表达中,仅就天鹅的具象形态重复套用,缺少围绕“天鹅”性质的价值表达。项目中对“性质”的表达需要设计师有更宽的视野,不仅看到“物”,而要看到生活语境中人们对物的感知与体验;设计师需要有对设计实践中多维度工具的创造力与掌控力,不拘泥于“形似”的物像呈现,而同时有对性质层面“隐性” “抽象”且“准确”的输出能力。

(三)问与答的颠倒

多年的“背诵式”学习习惯,让我们养成了“遵从”的被动心态。认为学习,就应该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提问题,学生作答,而且要答得“快”,答得“准”,才是好学生。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只是对“已有知识”的识与记。设计教学也有类似的弊端:我们只有一个设计体系,并且这个体系已经固化。在设计项目中,有些设计师的创意方式仅限于调用硬盘中或网络上的“素材库”,利用“元素”公式进行堆叠、嫁接。满心渴望创造出不同,但绞尽脑汁挤出来的光怪陆离,却也逃不出“缝合怪”的尴尬结局。什么是研究设计项目应有的样子?要先“问”再“答”!首先,对于题目是否有范畴(维度)的再判定?对题目是否有延展(边界)理解?初调研之后对问题是否有更细化(深度)的研究角度?对问题探究之后,能否树立某种态度(思辨)?总结下来,设计师在项目中是否可以有创造力,源于他是否能在初期问出问题,问好问题,是否勇于试错。懂得提问才会引发思考,以获取施展创造力的土壤。

二、去绝对化且有态度

(一)双刃剑(两面性)

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为了简便,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一个“是”或“非”的绝对化判断,就像小孩子看电视剧,最先关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两面性、多面性是万物的普遍规律,包括那些具有强烈属性的事物。例如,钻石质坚,磨砺中善克顽石,但恰因属性中的刚直,少了韧性,遇冲击易碎,或瞬成齑粉;太阳是生命之源,地球所有的生命都需要以其辐射能启动“生物能量的转化”,但如果没有大气层的过滤保护,太阳光芒中的紫外线、红外线及其他射线会对地表生命造成灾难性的损伤。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特质不会带来恒定的结果,宇宙的幻化规律在于事物间关系的度量。

(二)黑白灰——避免绝对化看问题

刚刚进行了二元法的观察,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地再次展开理解维度?在客观或主观条件变化之时,或许“正”与“反”的判断会在一瞬间反转,或许它们的边界不再清晰可视。例如,在环保主题设计中,有些设计师提出“功能转化以延续材料寿命”。在即将废弃的矿泉水瓶中填入土壤,使其变为“坚固耐用的”花盆。看起来“不环保材料”塑料加上“环保材料”土壤就等于双双环保的“绿植培养皿”。但结果往往是土培数月后,由于土壤硬化、板结,塑料瓶与土壤同时陷落为垃圾。在黑与白之间,事物的更多属性会呈现“非黑”又“非白”的状态,好像色盘中黑与白之外的千万种色彩的变化;又如月圆月缺及自然万物的缓慢演化。万物因果循环,相克相生。设计中也一样,没有完全对或完全错的决定,一切都在因果分析推导中寻找“当时更适宜的解”。

(三)有意见不等于否定

习惯于“听老师话”的“乖”学生,往往对老师哪怕极微小的疑问也高度紧张。习惯了提交“完美答案”才能得分的学生,一旦发现老师对自己的提案有疑惑之处便彻底将方案推倒重来,这是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世间并没有完全的对错,设计项目的推进也应该在不断地“试错”中进行。观察、思辨、立论、纠偏、解惑,之后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进一步落实:呈现、实验、校正、评估、迭代……没有永远完美的设计,只有根据外在因素变化而探求“更”适合的方案。

(四)走直线、功利心与犯错的妙处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顺畅、高效。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到“两点之间直线最近”的成功论,让年轻人的心里也埋下了不要走弯路的人生信条。而恰恰这种理论对于设计,对于创新是有害的。设计中为了摒弃成见,哪怕对于熟悉的事物也值得以新的观察角度去审视,鼓励以新的态度去理解,探索、尝试新的解题路径。这就意味着“走新路”、开疆拓土。这一路拓展思维,好比地球的“物种大爆炸”时期,在符合大规律的情况下,物种的多元化衍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后面的“物种灭绝”时期,又会因“适者生存”而使“更适宜”的生命系统留存下来。这个过程,好像在做“试错”的迂回探索。功利的思维会认为从最开始就应该选定“成功者”的样貌,一路走直线。但谁又能在最开始就知道哪一条路是“正道”呢?即使笃信,也或许因为过程中微小的预判偏差或环境变化而挫败“独苗”的生长路径。最终一切只得从头开始。或许发散、试错、取舍,这小小的“迂回”更容易打造创意路径的健康形态。

三、调研误区

调研,无论在项目的前期还是后期都极其重要。前期调研的主要功能是在项目“懵懂”之时通过探索,获取自己对项目在广度与深度层面的认知,以便在思考后树立态度,确立项目的价值线索;中后期的调研用于对解题概念的转化落地过程,无论是拓展解题思路还是技术参考,抑或对解题手段有效性的论证支持。有充分的认知基础,才好树立自己的态度,提出创意构想,进行实验论证。对于调研,人们容易有以下误解:(1)“急答”与“先问”。第一种误解是只重项目产出,忽略前期研究,调研只是走形式、摆样子。这源于功利心,做事只对“表面”结果负责而忽略做事背后的“意义”。直接考虑形式形态的产出。仅把调研当作“套路”中的一环,堆砌看似有关的数据与结论以充门面。不愿付出努力让项目内外兼修,而是讨巧地以空虚外壳魅惑受众。(2)百科全书式调研。“百科全书式调研”又称“无脑拿来主义”。不动脑、只狂奔。很辛苦地抓取各种数据,搜罗大量的论文,找“权威”撑腰,但没有自己的提问,没有自己的分析,没有自己的选择,没有自己的态度。纵然有海量的调研内容,却与自己的创意产出脱节,无法借力。(3)习惯性的竞品调研。以为做项目则必参阅“经典”。既要膜拜前辈大师的同类项目,又要刺窥同业精英的佳作。意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这样的习惯有两点害处:其一,他人项目太过精彩,自己被震撼而深感自卑,挫了自己的锐气,自信崩塌;其二,看到喜爱的种种智慧之光,爱不释手,揽入怀中便称:“这就是我想做的!”结果略过了对问题的探究、思辨,错过了树立自我态度的机会,落入拾人牙慧的陷阱。此时再有铮铮铁骨,说什么“我要与他不同,我要超越他”云云。结果,也只会像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仅在形式形态上挣扎,摆个逆反姿态而已。(4)调研问卷陷阱。有很多设计师以为,调研问卷是自己与消费者最直接的对话,所以足够真实、有效。他们以为项目的“结论”可以从问卷中得出。比如,在某些调研问卷中,设计师会直接问调研对象“您喜欢什么风格的产品?喜欢什么颜色?”这样的问卷是对设计师自己的“陷阱”,因为得到的结果只是对形式套路的锁定而无法帮助设计师洞悉客户的“根源需求”。福特公司的创始人说的“我从不做客户调研,因为他们只会告诉我,他们想要一辆跑的更快的马车”。另一个案例:一家电器公司找来精准的目标客户代表做产品测试,绝大多数客户把好感票投给了“黄色”款的产品。但当会议结束,企业宣布赠送每人一台该产品时,绝大多数客户选择领走的却是“黑色”款。这些客户或许不是故意说谎,而有些情景下,人们的表达与真实行动会不一致。为了不落入“问卷陷阱”,我们要优先尝试那些可以帮助我们与客户探讨“问题情境”的对话,后面的工作则需要设计师用自己的智慧将信息解读,转述客户的准确态度。

四、概念(Concept)误解

解题概念是“对解题智慧的精炼描述”。有人觉得概念可有可无,设计只要把造型表现好即可。而我认为,提出明确的“概念”是每个设计项目都要具备的内容。就像人必须有灵魂一样,概念是每一个设计项目“内在力量的核心”。而能够提出概念的前提则是对项目有足够的探索与价值判断,洞悉核心问题,树立态度之后提出的“解题智慧”之妙方。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对“解题概念”的不同理解,但对“概念”理解的误区会引起因项目空洞,缺少内涵导致的价值贫乏。

(一)无法实现的才是概念设计?

对设计项目的分类方式有无数种,其中一种方法是区分“易实现的”和“不易实现的”。当然,即使在已有的工艺中也有难易之分,但只要生产过,就会被理解为“可行”。而设计思维对于事物的“再认知”恰恰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不一样的题解。正因为设计是为“解题”服务,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再生产”,那么,新的策略提议,很有可能需要突破传统生成方式,需要在“实现”阶段创造新方法、新工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业链。所以,有时“强概念”的设计会拉高“实现”的难度,但绝不意味着:不能实现的才是概念设计。

(二)概念是用来忽悠客户的?

通常,有这种思维的要么是功利的营销人员,要么是对“概念价值”不明所以的外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设计师早已不是几十年前仅讨论造型、审美的“绘图员”。设计师本应是那些爱生活、够敏感,充满好奇,善于换位思考,善于倾听与表达,可以真诚建构价值体系的人。所以,概念是解题智慧由内向外真诚的生发表达,而不是仅有漂亮口号的“绣花枕头”。

(三)概念不是功能的反义词

“我这把椅子不能坐,因为是概念产品……”有人过度强调项目中的个人态度表达,而完全忽略甚至规避项目中的功能指向。这就落入了“艺术表达”与“设计表达”的混淆误区。艺术与设计的共性是思辨精神与表达呈现,但区别是——艺术家可以止于个人态度表达,而设计师则需要去解决问题,或至少去尝试解决问题。那些刻意回避功能需求的创作者,或许仅为维护态度表达的“极致”,于是拒绝功能回馈所需要做出的“妥协”。而设计,则既要有坚持,又要有妥协;既要“拿起”又要“放下”;既要原则又要灵活;既要“出世”又要“入世”;既要有态度,又要成其事。

(四)概念不是对目标的描述

“我们的概念是让生活更加环保……”这是愿景而不是概念。概念虽然包含对项目终极价值的思考,但更多则是促进项目走向目的地的“动力”,是对“如何抵达”(HOW)的思考,而不是“要去哪儿”的标注。树立美好愿景很容易,但抵达愿景的路径却需要每个人的智慧(甚至需要“大”智慧)来提出“解法”。

(五)概念不是具体手段

“我的概念是榫卯结构……”如果其中“榫卯”指的是工艺名称,则不属于概念,但如果考量重点是借助“榫卯”工艺的性质特征来表达某种“策略”或“智慧”,则可以成为概念。比如,在项目中提出以“榫卯式社交”为概念,抽取“榫卯”结构中“局部妥协”以达到与其他结构紧密结合且可拆解重组的特征形成概念,用来改善社会关系冷漠、疏离的“社区问题”。用跨界智慧解决人文问题,才得以彰显概念之妙处。

五、产出误解

(一)模型要在画稿之后再开始?

有很多同学僵化理解设计方法论。以为设计中的纸面绘制表达是“起稿”,三维模型是最终效果的工具。其实,模型不仅是“表现”的工具,更是“思考”的工具。当脑海中的灵感不足以带动在纸面上描绘草图时,就可以反过来“以手带心,以手边最“轻巧”、最“便利”、最“随性”的模型材料及工具“玩起来”。放松大脑,优先用手中的模型材料转述与项目有关的“模糊”故事线;“模糊”的情绪感受;“模糊”的语义轮廓;“模糊”的联想形态……再由虚向实,由感性探索带出理性成果,由“潜意识”带出“显意识”;由抽象形态带出具象功能。在这个过程,模型探索与纸面探索可不分先后,两类工具可交互促进,交替进行。

(二)设计方案要调整至完美才能提交?

设计中其实没有完全对或完全错。没有“完美答案”,只有“更适宜”的方案。而且,这个“更适宜”的方案,也有自己的保质期,其“适宜性”需要随着影响问题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外部世界呈现重大变革时,甚至最初问题的根基都不复存在,更别说解题措施。总体来说,项目的决定与产出要有度的把握。很多设计师都有完美主义者的妄念,不修整到自认为的完美就一直不肯放过自己,不肯放项目去“投胎”。项目真正的完善,或许要通过市场这层“高标”砂纸的打磨才能实现。而设计师要做的,是要提前做好全局时间规划,并在这一规划内的每个时间节点,把内容做到尽量好即可。

(三)向美而生,还是价值产生美?

当我们无法理解性质时,形式就是那根救命稻草。很多人以为设计过程就是审美造型的过程,这是片面的。有些设计师贴着某些“经典风格标签”做设计,诸如新古典、欧式、美式、新中式、现代简约等。如同每次都以八股文体去写文章,有形式无内容,有躯壳无灵魂。有的设计师以为凭借“审美参数”就可以做出好设计,以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曲线等为审美凭据。抱“标准”的大腿,戴“经典”的高帽。其实,内在性质要与表面形式吻合才能构筑真“美”。设计师需要有能力窥察、驾驭项目内在“价值线”,再外化生发表达。相由心生,才能构筑可感动人且有回味的“大美”设计。

六、小结

设计行为亘古已始,且继往开来。设计过程,没有标准答案。本文中的“误区”并不是指非黑即白的对与错,而是自省那些跟不上设计认知演进的局限思维;那些因功利心而不愿付出的狭隘心态;那些抑制设计价值产出的不良习惯。社会在不断变化,人类文明在不断演进,设计加速扩展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为当下的时代创造价值是设计师们的职责。设计师们要不断更新认知,拓宽视野,洞悉真谛、思辨探索、勇于试错、创研新知以尽设计之效能。

猜你喜欢

调研设计师概念
小小设计师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幾樣概念店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推荐一个设计师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