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种植密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2023-12-12杨礼通张文静雷应雪蔡晓林

南方农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类群计算公式样地

杨礼通,杨 丽,张文静,雷应雪,张 萍,蔡晓林

(1.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四川彭州 611930;2.彭州市天彭牡丹保育发展中心,四川彭州 611930)

随着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牡丹等观赏植物的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种植密度作为重要的栽培管理因素,可能会通过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群落,影响土壤的健康和生态功能[1]。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生态平衡的维持,并在食物链中居于关键位置,与土壤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2-3]。本文研究不同牡丹种植密度下土壤中的动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旨在实现牡丹栽培与土壤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平衡,为园林花卉生产和生态系统健康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天彭牡丹保育中心,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润,季节性明显,海拔1 100 m,年均气温15.9 ℃,温度最高月(7 月)平均气温25.1 ℃,温度最低月(1 月)平均气温5.3 ℃;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867 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7—9 月;雨热同期,日照偏少,年日照时间为1 131.0 h。

1.2 试验方法

2021 年6 月,在基地选取5 个种植密度分别为D1(40 cm×60 cm)、D2(50 cm×70 cm)、D3(60 cm×80 cm)、D4(70 cm×90 cm)、D5(80 cm×100 cm)的样地,各样地内随机设置3 个面积为50 cm×50 cm 的样方。采用手捡法收集大型土壤动物,采用环刀自上而下依次采集土样,采用Tullgren 干漏斗法进行分离,并在解剖镜下进行检计数和分类,土壤动物的分类参照《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4]。

1.3 测定指标

采用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密度-类群指数、Pielou 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 优势度指数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5]。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i为第i个类群的个体数;N为所有类群的个体数。

Pielou 均匀度指数J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类群数。

Simpson 优势度指数C的计算公式为

密度-类群指数DG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imax为各群落中第i类群的最大个体数;g为群落中的类群数;G为各群落所包含的总类群数;Di即在D个群落中第i个类群出现的概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Excel 2013 及SPSS 25.0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如表1 所示,本次共采集到各类土壤动物33 个类群,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14 188.329 个·m-2,以矮蒲螨科和摇蚊科为优势类群(多度+++),常见类群有带丝蚓科等15 个类群(多度++),正蚓科等16 个类群为稀有类群(多度+)。土壤动物各类群等级划分:个体密度大于捕获总量密度10.0%及以上的为优势类群(+++),占1.0 %~10.0 %的类群为常见类群(++),不足1.0 %的类群为稀有类群(+)。

表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统计

2.2 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特征

2.2.1 水平变化

从表2 可以看出,随着牡丹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动物密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样地D1 土壤动物密度显著低于其他4 个种植密度(p<0.05),样地D5 土壤动物密度显著高于D2、D3 和D4(p<0.05)。不同牡丹种植密度下,土壤动物类群数在D1、D2、D3、D4 样地中呈现较稳定的状态,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类群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种植密度的进一步增加,土壤动物类群数在D5 样地中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表2 牡丹种植密度对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的影响

2.2.2 垂直变化

从图1 和图2 可以看出,不同牡丹种植密度条件下,土壤动物密度总体上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从不同种植密度方面分析,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总体上随着牡丹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D5 样地0~5 cm 土层动物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变化规律与土壤动物密度总体上一致,即同一密度下,土壤动物类群数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同一土层不同种植密度土壤动物类群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上升。

图1 同种植密度土壤动物密度特征

图2 不同种植密度土壤动物类群数

2.3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采用密度-类群指数、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J 和优势度指数C 对不同牡丹种植密度下的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随着牡丹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类群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土壤优势度指数则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表明牡丹种植密度的增加,促进了土壤动物各类群的平衡发展,低密度种植更容易造成小部分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占比升高,从而导致优势度指数增加。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牡丹种植密度对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数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牡丹根系密度和植被覆盖度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牡丹根系密度较高,也可能会改变土壤的质地,有助于水分保持,为土壤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和舒适的栖息地,吸引不同种类的土壤动物,从而改变土壤动物的生态位分配。

猜你喜欢

类群计算公式样地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昆明市主要绿化树种阈值测定与分析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季节动态的响应
2011年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摄食的研究
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比较
龙湾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