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长三角 森林旅游康养话未来
2023-12-12耿国彪符超
耿国彪 符超
10月18日下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十人谈:两山路上看变迁(池州篇)在安徽省池州市拉开帷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原副局长彭有冬,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主编邵益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中共池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朱浩东,安徽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令峰,江苏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学东,浙江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沈国存,上海市林业局林业处处长徐志平,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周恩来总理扮演者、全国关注森林活动形象大使、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就“活力长三角 绿色新池州”的主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刘栋栋一同探讨两山理念的池州实践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各地各部门树立顶层设计方向标。进入新发展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深化沪苏浙皖合作交流创造了更大空间与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森林资源禀赋、丰厚的森林文化底蕴、多彩的自然风光,业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绿色是底色,生态是根基。三省一市奏响协奏曲,创新体制机制,携手生态保护,完善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建美丽“长三角”。三省一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面落实协调共进、绿色共保、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业态共生、合作共商,力争将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宁镇山脉、浙西山水到皖南名岳,森林资源在“长三角”腹地织就了绚丽画卷,与沿江沿海的城市群交相辉映。2019年10月18日,沪苏浙皖林业部门签署了《“长三角”森林旅游和康养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11月23日,在由安徽省林业局牵头召开的沪苏浙皖林业部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上,又签署了《沪苏浙皖林业部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轮流举办森林旅游和康养产业宣传推介活动,联合打造森林旅游康养目的地体系。“长三角”繁华都市背后的大美生态之地,正在成为人们敞开心扉“森呼吸”、拥抱自然“林距离”的后花园。
“长三角”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基础较好的地区。其中,上海注重城市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突出都市环境下的森林旅游;江苏厚植绿色之基,注重森林旅游资源保护;浙江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优化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资源开发格局;安徽立足森林资源优势,全面推动“旅游+生态化”建设。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而著称,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综合交通便利,是一座区位优越的滨江之城、自然秀美的生态绿城、享有盛誉的旅游名城、正在崛起的产业新城。近年来,池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打造最美长江生态廊道,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截至2022年底,池州市活立木蓄积量 3292 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 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60.76%,比上年提高 0.17个百分点;境内10个国考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Ⅰ-Ⅱ类。
彭有冬指出,自2017年3月起,安徽省探索实施林长制,2018年全省推开,建立健全了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2020年11月,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林长制向全国推广。林长制的实施,是以“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为目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各级林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支持,加速了山乡林区从砍树为生到“种树”“看树”致富的转变,实现了山区林农“不砍树、能致富”的目标,从而促进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通道转换。这些年来,林长制的效果比较明显,林业产业增长迅速,总产值超过8万亿元,部分林业大县农民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林业。
常纪文指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创新。林长制是一个协调机制。为什么要实施林长制呢?因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建设美丽中国新画卷提供生态保障。全面推行林长制,各地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科学确定林长责任区域,落实好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既要靠多部门齐心协力,也要靠上下级协调联动,要形成林长牵头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资源保护新格局。
刘劲深有感触的说,森林是大自然的赐予,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最佳选择。“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看到有孩子前来研学,我十分高兴。池州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就是要推动森林与文化、体育、研学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把森林的功能焕发出来。”
“安徽是长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大都市的后花园,是森林旅游康养的理想之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后发潜力非常巨大。”邵益生表示,期待安徽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努力践行“两山”理论,改革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朱浩东首先用“天生丽质”概括了池州生态本底。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坚定不移抓保护、全力以赴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介绍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时,朱浩东表示,近年来,池州坚持规划为先,打造环城、环湖、环山、环谷的森林旅游发展新格局;创新多元产品,做足“森林+”文章,赋予旅游新内容、新内涵;精准对接需求,加强供给引领,打响“山水池州·灵秀九華”品牌。
朱浩東表示,池州将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在生态保护协同化、产品供给特色化、营销合作一体化、公共服务便利化上下更大功夫,全力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康养地,推动森林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令峰说,拥有皖南、皖西两大山区,安徽既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绿色屏障,也是森林旅游康养资源极为丰富的风水宝地。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的谆谆教导,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将森林旅游康养作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重要路径,作为“兴林富民”的重要支撑。
王学东说,江苏辖江临海,平原广袤、河网密布,水域占全省1/6,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既有浩荡的江河湖海,又有精妙的小桥流水。江苏的山不多,也不高,但山水资源独特而精致,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南京的紫金山、句容的茅山、宝华山、苏州的穹窿山、南通的狼山等,它们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都是江苏的天然“森林氧吧”。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江苏这块土地上。“绿”+“红”的生态旅游文化更是赋予美丽江苏深邃的文化内涵。江苏历史文化璀璨恢宏,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和楚汉文化相互交融。有秀美的山水衬托,有多元的文化融入,使江苏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沈国存指出,近年来,浙江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景观、游憩、文化、保健等功能,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走出一条山更美、水更清、民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全省建成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市县7个,省级以上森林休闲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康养基地、森林氧吧、森林人家700多个。森林旅游与康养年接待游客超4亿人次,产值超2000亿元,初步形成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民众享健康的林区乡村良性发展新格局。
徐志平说,近年来,上海林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资源总量增加,服务价值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建成了以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路河通道林和污染隔离林为重点的生态廊道,以申隆生态林、泖港生态林、嘉宝生态林和新场生态林等为代表的15个片林,为建设开放林地、郊野公园等绿色休闲空间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目前,本市有4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已开放7个郊野公园,构成了一幅由大型片林、森林公园、经济果林、湿地等组成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画卷,并向人们展现出春之花开、夏之舞动、秋之灵韵、冬之静美季相变化景色,把国际化都市妆点得更加美丽多彩,为广大市民营造了更多的休憩场所,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融入自然,享受着上海林业的发展成果。
九位嘉宾通过“护美绿水青山,筑牢生态本底”“做大金山银山,提质森旅康养”“立足国家战略,加强区域协作”等三个环节的对话,一致认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高地,也是彰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重要区域。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长三角”要保持传统江南水乡特色,体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水而居的江南风貌,更重要的,是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共建“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共同体”,构建“长三角”世界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目的地体系。在我国的未来发展中,只有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的环境才能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幸福感才能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