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康细胞”走向健康中国
2023-12-12刘彦华
刘彦华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要在全国全民掀起一个“健康革命”。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城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我国于2019年正式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如今,健康中国行动进展如何?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和经验?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带着一系列问题,《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进行了专访。
《小康》·中国小康网:“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是一次健康革命,是生活方式的革命。”此前,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给出了这样的论断。请问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毛群安:说到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医疗,医疗问题需要医生、医院解决,但是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医疗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是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预防。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就是要在全民掀起一个“健康革命”。这个革命,大到政府、各行各业,小到每个人、每个家庭,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国家、行业、个人形成合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请问健康中国行动自2019年实施以来总体情况如何?
毛群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2019年7月,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保护重点人群,防控重大疾病,国务院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同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各有关部门,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多措并举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目前,健康中国行动实施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教育、体育等部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我们建立健全会议调度、工作督办、监测考核、地方试点、典型案例培育推广等机制,实现省、市、县联动推进。
二是健康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建立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围绕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科学健身、控烟限酒、心理健康、健康环境促进等,全方位控制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7.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
三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围绕重点人群,健全完善健康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妇女儿童“两纲”、“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由2018年的53.6%下降至2021年的52.6%,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持续下降。
四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以及各类重点传染病、地方病,持续强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发病率上升趋势,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五是全民参与的氛围日益浓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新媒体传统媒体多种渠道,广泛深入普及健康知识。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专网建设,举办“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健康中国知行大赛、“健康达人”等活动。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正是公众的积极参与,为疫情防控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健康支撑。
《小康》·中国小康网:您如何看待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毛群安:我们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我们都感受到,传统的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重大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由慢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非常大。要有效地应对复杂的影响健康因素的挑战,不能仅仅依靠医疗卫生系统的单打独斗,必须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机制和政策保障。
《小康》·中国小康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健康城市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请问健康城市与卫生城市的区别是什么?
毛群安:卫生城市,简单地说,更偏重硬件建设,例如环境整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而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的升级,更强调软件建设,例如人群健康、环境健康、健康文化等,这是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的区别。
《小康》·中國小康网:当前,我国健康城市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毛群安: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爱卫会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近些年来,我们重点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我们先后印发了健康企业、学校、社区等健康细胞和健康乡镇、健康县区建设的规范,打造了健康中国、健康城市、健康县区、健康乡镇、健康细胞这样一套全链条的建设体系,把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我们的城市县区一步步地落實落细。目前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格局。
二是积极探索适宜的模式。我们提出了“6+X”建设模式。“6”是指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机制、制定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开展“健康细胞”建设、推进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开展建设效果评价,“X”则是指推进特色建设,鼓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的实际探索适合本地的一些建设模式。
三是融合推动相关工作。为了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我们选择了28个城市,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工作,将健康城市建设与妇幼健康促进、癌症防治行动相结合,探索条块结合、防治结合、群体个人结合的服务模式。同时,在健康城市建设中,推动开展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加强健康影响的各类风险隐患的源头发现和早期控制,促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四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我们印发了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价工作,推出了一批健康城市建设的样板城市,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工作开展。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各地健康城市的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稳步提升,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健康城市建设进入了快发展、显成效的重要时期。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直辖市的辖区总体优于地级市,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另一方面,各项指标的进展也不平衡,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领域一些指标的进展相对好一些,而健康社会以及健康文化领域相对薄弱,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小康》·中国小康网:健康细胞建设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具体分为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7个类别。接下来进一步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您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毛群安:未来推进健康细胞建设,主要从两个维度发力。一是要继续在广度上发力。就是要扩大健康细胞建设的覆盖面,涌现更多的健康细胞样板,使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越来越多,形成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风尚,持续激发城市的健康活力,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这方面,各地已经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路径。未来应继续营造健康氛围,强化责任意识,凝聚社会合力,把健康细胞的建设推向更广。二是要在深度上下功夫。就是要抓住健康细胞建设的痛点、难点,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这两个着力点,丰富健康细胞建设的工作内涵。这方面需要继续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通过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三个路径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我们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健康细胞建设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