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三到一长期”教育成效的对策思考

2023-12-12任友谊李国新刘魏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0期
关键词:成才强军教育

任友谊 李国新 刘魏

“三到一长期”教育是空军预警学院的特色教育品牌,始于1975 年,至今不间断。学院数万名毕业学员在“三到一长期”的感召下,100%申请戍边、100%服从分配,100%按时报到,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学员将“三到一长期”转化为扎根基层、献身国防的价值追求。

进入新时代,如何激励学员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军队的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自觉在艰苦中磨练、在奋斗中成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才,在长期为部队备战打仗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是教育者面临的现实课题。学院党委基于新形势新特点,号召毕业学员“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部队备战打仗服务”,强化接力戍边、建功边疆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三到一长期”教育要真正入脑入心,取得实效并不容易,要注重优化教育内容体系,调动学员参与积极性,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在润物无声中接受熏陶。

一、优化“三到一长期”教育内容体系

“三到一长期”教育能否真正走进学员内心、拨动官兵心弦,教育内容是关键。

(一)紧紧扭住用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这个根本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我党我军之所以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用进步的政治精神灌注部队,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官兵。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是新时代人民军队胜利前行的根本指引。弘扬“三到一长期”,书写真正出彩的军旅人生,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学员。通过理论灌输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成长成才、强军报国奠定坚实基础。开展教育,不能空喊政治口号,而是要把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揭示出来,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学员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把有意义的东西讲得有意思。要联系强国强军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强军故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厚植学员理想信念。

(二)用“三立”教育彰显“三到一长期”的价值意义

“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这几个阶段都铺陈好”[1]。学员在军校的成长成才同样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经历若干阶段。要针对学员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分阶段、分年级、分专题,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持续开展“立身做人、立志成才、立业戍边”教育。具体来说,入学第一年开展“立身做人”教育,引导学员明白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奠定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思想基础;入学第二、三年开展“立志成才”教育,引导学员志存高远,苦练本领,树立学习成才的远大志向,努力成为素质过硬、锐意进取的新时代弄潮儿;入学第四年开展“立业戍边”教育,引导学员志愿到边疆艰苦环境中建功立业,在献身国防、激扬青春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

(三)把“三爱三敢”教育作为“三到一长期”的源头活水

2022 年4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强军兴军事业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官兵的拼搏奉献。每名学员有奋斗有担当,强军兴军就有希望有力量。为此,开展“爱党忠诚、爱国奉献、爱军精武、敢打必胜、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教育,在政治素质方面做到爱党忠诚、爱国奉献,在军事能力方面爱军精武、敢打必胜,在作风塑造方面敢为人先、敢于担当。通过开展“三爱三敢”教育,把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根本要求,引导学员在思想洗礼和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做中国军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担当使命任务,到艰苦的地方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做备战打仗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二、调动学员参与“三到一长期”教育热情

充分挖掘学员中蕴藏的力量资源,让学员主体力量真正烧旺教育的炉火。

(一)针对学员特点施教

开展“三到一长期”教育是在学员的头脑里搞建设,绝不能一厢情愿、自说自话。新时代学员是伴随中国富起来、强起来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文化素养高、利益关注度高、价值定位高,思维新、敢追梦、善表达,也有接受教育的内在需要,但对教育的温度实感要求越来越高。要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员,多看主流,多看优点和闪光点,充分发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要紧贴学员活思想做工作,把准学员思想变化脉搏,抓住学员在成长成才中的需求、愿望、困惑。注重总体“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培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树牢学为主体理念

习主席指出:“同样,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育者要努力做到与学员在角色上的平等,启发引导、平等交流,教育的内容才有可能让学员入脑入心。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正视现实挑战,摒弃指责说教的生硬面孔,允许学员有不同的见解和质疑的权利。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态度拉进与学员的距离,消除教育隔膜,真正走进学员、引领学员、赢得学员。

(三)丰富学员参与形式

“三到一长期”教育的过程既是相互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也是学员作为被教育者,成为教育参与者,进而成为教育者的过程。针对学员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以研究的方式、引导的态度与官兵共同探讨。坚持能者为师、贤者任教,把问题交给学员讨论。广泛开展“三五个人小讨论、三五分钟短辨析,三五句话话人生”等活动,让优秀毕业学员、学员身边典型、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等上讲台唱主角。通过强军故事会、现身说法等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员自我教育、施展才华、互助提高搭建群众性大舞台。

三、创新“三到一长期”教育方式方法

重视教育的时代属性,根据不同内容和官兵需求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一)推开“网络+”教育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青年学员生活的新空间,不少青年学员业余时间常常是“一人一机一世界”。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推开“网络+”教育。既要办好强军网,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亲和力吸引力,也要积极推开运用互联网开展教育新模式。坚持网上与网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把“想让学员知道的”和“学员想知道的”统一起来,提高学员满意度。优化教育供给侧,推进慕课开发应用和网络“云课堂”建设。针对官兵需求创新教育产品,丰富网络资源。把握“微时代”脉搏,用好客户端和新媒体账号,使教育更加鲜活有力。建立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个性化指导,推动教育由单一向多维、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准转变。

(二)开展情景式授课

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形象直观、贴近实际的背景,激发学员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重视以社会为课堂,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实践中育人,达到学思悟相贯通、知信行相统一,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善于利用驻地改革开放的成果资源、永放光芒的红色资源,采取“报告请进来”“参观走出去”等形式打造第二课堂,通过现场感知,亲身体验巩固所学内容。发挥仪式文化的教育作用,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纪念庆典活动,用时代特色鲜明、军味战味浓郁的军营政治文化环境感染学员。每年组织毕业学员卫国戍边暨践行“三到一长期”誓师大会,勉励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三到一长期”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拥护者、模范践行者。进一步点燃学员投身强军兴军事业的激情,坚定学员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打造交流分享课

注重发挥真理真情真实的力量,通过亲历者讲述英雄事迹、深层次挖掘精神内涵、多角度呈现实景实物等形式,在共情中引发共鸣,在交流中深化认识,让教育有温度有质感。在主题确定上,紧紧围绕教育要求、学员关注热点和使命任务,突出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在课堂设计上,坚持内容服从主题、形式服从效果,遴选交流分享人员,注重典型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精心设计交流话题,灵活编排课堂呈现形式。通过主持人串联引导、总结升华,组织分享人员聚焦话题深度交流分享;在呈现形式上,综合运用影像、音效、微景观技术等,让学员沉浸其中、受到触动和感染。

猜你喜欢

成才强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题解教育『三问』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强军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