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备修理力量的匹配度分析及其运用策略研究

2023-12-11李明雨吴丽燕邱雄飞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9期
关键词:装备力量要素

李明雨 高 鲁 吴丽燕 刘 昭 邱雄飞

(1.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石家庄 050003)(2.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石家庄 050200)

1 引言

装备修理力量运用,一直是修理任务研究的重要命题,战时装备修理任务研究的重点在于修理任务测算、修理力量匹配度以及修理力量运用等方面。其中,修理力量匹配度为修理任务测算到力量运用过渡衔接的辅助步骤,是力量运用的基本依据。实施高效的装备修理力量运用策略是解决装备修理力量供求矛盾的基本途径,体现修理任务测算的终极价值。整体而言,修理力量运用策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

2 修理力量匹配度分析

修理力量匹配度指装备修理力量对于特定修理任务的匹配程度。修理力量匹配度作为修理力量运用的基本依据,是力量运用研究的关键前端问题,特对其重点展开分析。

2.1 修理力量匹配度确定逻辑

修理力量匹配度求解的整体思路是:厘清修理力量需求与修理任务的映射关系并确定修理力量需求,基于修理力量各要素基本情况进行比对,最终形成修理力量的匹配度[2]。现将修理力量匹配度确定逻辑分析如下。

1)修理力量需求确定

对装备修理任务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修理力量的类别需求,而后按照明确的需求计算标准,求解修理力量的数量需求。

2)修理力量要素属性比对

明确修理力量中各要素的属性,以属性的量化值为衡量参数进行各要素的需求与现状比较,进而得到修理力量需求与修理力量现状的比对情况。

3)修理力量匹配度确定

通过修理力量需求与修理力量现状的比对分析,综合考虑战时装备修理的实际情况,确定修理力量匹配度。一般可分为三种: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及供求平衡。

综上,修理力量匹配度确定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装备修理力量匹配度确定逻辑

2.2 修理力量需求确定

修理力量需求是对修理任务的深入阐释,关乎修理任务的完成质效,进而影响“战斗力再生”效果。装备修理需求不清晰,在战时装备修理实施时凸显出力量冗余和匮乏两级分化的问题,与精确化保障要求相差甚远[3]。作为战时修理任务筹划和实施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考量,修理需求是从任务明确转向任务实施的重要枢纽。研究战时修理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实用性和有效性,这就必然会求解装备修理力量需求。基于修理任务的修理力量需求确定提高了修理力量的利用率和适配率,是修理任务研究的新维度。为避免歧义,此处的修理力量需求主要考虑待修装备修理时需要的修理力量数质量,并非相比于修理单位现有修理力量缺口待补充量。

修理力量需求确定的主要问题在于论证修理任务与修理力量的映射关系,基于修理任务量计算修理力量需求量。因此,要界定修理力量范围,按照修理力量要素分别展开研究。修理力量包括修理所需的人员、器材、时间、设备、设施、经费和技术资料等[4~5]。其中,修理人员是最活跃、最重要的装备修理力量要素,是装备能够快速、精确恢复结构功能和作战效能的最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修理力量的运用也是以修理人员为牵引展开研究的。因此,论文主要以修理人员需求为例,论述修理力量需求确定过程。修理人员需求一般通过修理人员的数量、专业类别、技术水平等属性进行表征[6]。其修理人员需求确定流程如下。

1)分解修理任务工时需求

对修理任务进行纵向需求解析,将作战单位整体修理任务分解为各作战单元各专业的修理任务,明确修理任务量的修理工时需求[7]。各个子任务的修理工时需求是修理人员需求具体确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应尽量提高其修理任务量化的精准度。

2)确定某专业修理人员素质水平要求

对修理任务进行横向需求分析,基于修理任务的作业条件、方式、难度和标准,结合不同修理专业特点和要求,确定所需修理人员素质水平,一般以专业类别、技术等级等属性表征,必要时还可考虑修理人员的作业娴熟程度、心态稳定程度等属性。在此说明技术等级,战时负责修理任务的军内修理人员主要为技术军官及士兵。

3)明确某专业修理人员有效工时标准

确定该专业各个技术等级有效工时标准。若A 专业的修理人员不足时,而相近的B 专业修理人员能代替或辅助完成修理任务,也可考虑B 专业人员的有效工时标准乘两专业人员间的修理等效系数,可理解为B 专业关于A 专业的等效工时标准。此外,实际上存在一个修理人员具备多个专业的修理技能,但考虑到战时力量编组情况,兼顾多专业的修理作业人员相对较少,为适当简化研究,默认每个修理人员仅执行某一专业的修理任务。

4)计算某专业修理人员数量需求

不考虑修理作业流程的特殊限制,要完成既定修理任务,允许的修理时间越长,所需修理人员就越少。因此,已知修理时间要求才能求解修理人员数量需求,换而言之,明确修理时间是必须有限确定的问题。由于战时修理任务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才能发挥战斗力再生的作用,修理作业完成时限显得至关重要,一般会在修理任务中体现,比如,某主战装备底盘修理时间在1h 内。依据修理任务的总工时需求和相应专业修理人员的有效工时标准,考虑战时一定的修理人员伤亡率,计算得到完成特定修理任务需要的相应专业、相应等级的修理人员数量。

以某“作战单元x”为研究对象,说明该“作战单元x”某专业修理人员数量计算公式。如有实际需要,可作进一步的划分和计算。

式中各符号规定如下。

j=1,2,…,m指修理专业类别;k=1,2,…,n分别指自低到高的修理人员技术等级;

P为完成某修理任务需要的修理人员总数量,需依据计算结果作向上取整;

Pjk理为理论上完成某修理任务需要第j个修理专业、第k种修理等级的人员数量,需依据计算结果作向上取整;

W为修理总任务量;

Wj为第j个修理专业的修理任务量,根据任务需要灵活分配到各修理等级;

Wjk为第j个修理专业第k种修理等级的修理任务量;

T为修理作业完成时限,以小时为单位;

i为等效系数,两个不同专业或不同技术等级的人员间的修理工时标准转换率,如:第j专业的第k+1 等级与第k等级的人员等效系数为i,则第j专业的第k+1等级是第k等级标准修理工时的i倍;

wjk为修理工时标准,即在标准条件下,第j个修理专业、第k种修理等级的修理人员每小时能完成的修理任务量,考虑两个不同专业或不同技术等级的人员修理工时标准,引入等效系数i转换为有效工时标准;

e为战时调整系数,一方面受作战阶段、修理条件等影响,战时修理人员的任务完成效率明显低于修理工时标准,另一方面考虑到战时修理伪装、机动前出、作业准备等的时间损耗,实际能够用于修理作业的时间也会低于修理作业完成时限,因此综合引入战时调整系数;

q为修理人员伤亡率,考虑战时修理人员的减员将影响修理能力,引入修理人员伤亡率。

实际上,修理人员的修理能力可在一定范围内弹性伸缩调整,装备修理作业也并非完全独立,修理人员常常交叉或替换使用。考虑到论文篇幅和研究重点,在此并未对修理人员数量计算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5)汇总修理人员需求

在“作战单元x”中区分修理专业、技术等级,确定相应的修理人员数量需求,必要时根据修理力量实际,引入任务复杂度和专业匹配度予以修正。在此明确两个概念,任务复杂度指需要高技术等级人员完成工作量在整体工作量的占比,记为f。专业匹配度指专业匹配人员所完成工作量在整体工作量的占比,记为g。例如:对于某修理任务,通过计算求得需要第j专业第k等级修理人员人数为Pjk理。若引入任务复杂度f,第k+1 等级与第k等级的等效系数为ik+1'k,则选择第j专业的第k等级和第k+1等级的人数分别为

若引入专业匹配度g,第j+1 专业与第j专业的等效系数为ij+1'j,则选择第k等级的第j专业和第j+1专业的人数分别为

同理,如考虑多种专业或多等级修理人员搭配时,可以考虑以第j专业第k等级修理人员为基准,将专业匹配度和任务复杂度转换为各类人员完成的任务权重比例,在此不作展开计算。此外,在提高任务完成效率的前提下,需要适当降低各专业修理人员数量规模。至此得到面向任务的修理人员基本需求。特别说明的是,考虑到战时修理力量需求的时空不确定性、波动性、高时效性等特点,且受战前装备损坏量预测精准度的影响,加上配备的修理力量本身种类杂、数量多等因素,战时修理力量需求量的确定问题会变得非常复杂,可在论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深化研究。

2.3 修理力量要素属性比对

确定战时修理力量中各要素的相关属性,并以属性的量化值为衡量参数进行修理力量需求与修理力量现状的比对[8~10]。在此明确修理力量中各要素需考虑的对比属性,主要以修理人员、设备、器材为对象进行分析。修理人员方面,主要从专业类别构成、技术等级和人员数量三个属性进行比对分析,必要时还可考虑人员年龄、作业娴熟度、心态稳定度等属性。修理人员是核心修理力量要素,能够影响其他修理力量要素的效能发挥。因此,修理人员的属性比对应作为重点来考虑。修理器材方面,主要从器材类别、器材状态和器材数量三个属性进行比对分析,全面衡量各类修理器材的种类数量、质量状态的匹配情况。修理设备方面,主要从设备类别、设备功能和设备数量三个属性进行比对分析,全面衡量各类修理设备的种类数量、功能状态的匹配情况。

2.4 修理力量匹配度结果分析

修理力量匹配度反映了修理力量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其匹配程度可主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供过于求。是指在指定时间内,战场中可供使用的装备修理力量数质量情况明显超出待修装备的装备修理力量需求。二是供不应求。是指在指定时间内,战场中可供使用的装备修理力量数质量情况不能满足待修装备的装备修理力量需求。三是供求均衡。是指在指定时间内,战场中可供使用的装备修理力量数质量情况基本满足待修装备的装备修理力量需求。

3 修理力量运用策略研究

基于修理任务的力量运用,实质上是以修理任务为基础,考虑当前修理力量的能力对于任务的满足度,从而确定修理力量的编配、使用及调整补充等举措,为装备保障指挥员对修理力量的科学运用提供理论依据[11]。修理力量的编组配置、调整补充则依托于修理能力对于修理任务的满足度,修理力量运用策略分析是以修理能力与任务的满足度为牵引的,在此主要确定能力与任务的满足度,并以此进行修理力量运用的方法研究[12]。

修理能力对于修理任务的满足度是衡量修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实际研究中通常考虑将其转化为现有修理力量中各要素的供求匹配度,并将修理力量匹配度作为修理力量运用的基本依据。逐个研究修理力量运用策略,必然是着眼于修理任务,适应于战时需要的,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装备修理力量配置不合理、比例不协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13]。现区分修理力量匹配度,明确对应的三类力量运用策略研究过程。

1)供过于求条件下的修理力量运用策略

当装备修理力量供过于求时,一般认为运用现有力量能够轻松完成全部修理任务。在战时作业条件和时间允许时,对受损装备应选择应修尽修、能修尽修、优中选优的策略,最大程度快速恢复装备作战效能,在此基础上减少修理力量冗余、闲置或浪费;同时可根据任务需要分配部分修理力量,对友邻保障单位进行支援。此时装备修理力量运用相对简单,可根据修理任务清单逐项编配修理力量并使用。

2)供不应求条件下的修理力量运用策略

当装备修理力量供不应求时,一般认为运用现有力量难以完成全部修理任务。这种情况在战时装备修理中较为常见,此时,装备修理力量运用策略研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一般从三个维度考虑。一是加力量。多措并举对修理力量进行补给,提高修理能力,通常以友邻单位支援补充、上级支援抽调、社会支援补充等方式加强修理力量。二是选任务。可根据修理作业复杂度、修理任务优先级等准则选择性修理。三是提质效。优化修理力量编组,激发修理力量内在活力,使修理效能趋于最大化。

3)供求均衡条件下的修理力量运用策略

当装备修理力量供求均衡时,一般认为运用现有力量基本能够完成全部修理任务。此时,基本能保证修理任务正常完成,其装备修理力量运用策略主要是在对应修理任务清单的力量编组、配置的基础上,致力于整合力量和改良工序,提高修理作业效率和力量利用率。

综上,基于修理力量匹配度的装备修理力量运用策略研究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装备修理力量运用策略研究过程

4 结语

论文基于修理任务展开修理力量运用策略研究,首先以修理任务为基础明确各类修理力量要素需求,并通过编成内修理力量现有各要素比对,形成了修理力量的供求匹配度。以修理力量供求匹配度为基础,定性研究确定了修理力量运用的方法策略,为战时装备修理力量运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装备力量要素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防晒装备折起来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麦唛力量 (一)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孤独的力量
也谈做人的要素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