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化进程指标显示我省有必要着力深度工业化

2023-12-11夏轲

企业界 2023年20期
关键词:增加值进程工业化

夏轲

分析2021年全国九个省份工业化进程指标,综合判断认为我省工业化进程居于浙江、江苏、广东、福建之后,安徽、河南、河北、四川之前,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迈进阶段,距离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大约还需7-10年时间;在新型工业化的大框架之下,着力推进“深度工业化”,以进一步发挥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牵引驱动和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围绕工业核心能力,着力推进“深度工业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特征,以及提出具体建议。

一、工业化进程的界定划分标准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进程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界定和划分的标准有“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等五项核心指标。当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世界银行2010年标准)、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低于5%、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持续降低、城市化率高于70%、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低于5%,五个条件同时具备,判定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为详细比较和准确判断工业化进程中九个主要经济大省(见文后附表1)所处阶段,结合世界银行、中国社科院等机构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增加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两项指标,并以“工业增加值占比”替代“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指标来反映工业化进程。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农业、矿业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汇率、通胀等各方面因素,对指标数值做相应调整,详见文后附表2。

二、我省2021年工业化进程分项指标情况

2021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为81747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268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705元;三次产业比例为7.3:39.9:52.8,第一产业占比为7.3%,浙江、广东、江苏第一产业占比低于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2.8%,分别低于江苏、浙江、广东5.6、3.9、3.6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94%,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70%;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24.9%,广东、江苏、福建处于10—15%,浙江为5.4%;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33.4%,分别低于浙江、江苏、广东10.5、6.3、2.5个百分点。

三、指标与工业化进程的相关性

人均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3项指标与工业化进程高度正相关;第一产业占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等2项指标与工业化进程高度负相关。另外两项指标反映的规律需引起高度重视。

1.当前阶段,各省份的“工业增加值占比”指标与工业化进程呈现近似正相关关系。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省的工业增加值占比,处于36.3%到38.4%之间,明显高于我省的32.8%,而河南、安徽、四川的工业增加值占比更低。在从工业化后期后半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的时期,工业增加值占比越高,体现了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牵引驱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越强劲,当地经济就越发达,工业化程度就越高。

2.当前阶段,“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指标与工业化进程呈现近似正相关关系。浙江、江苏、广东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高达43.9%、39.7%、35.9%,明显高于我省的33.4%,河北安徽河南低于我省,四川更低。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反映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优先充实第二产业,确保第二产业就业规模,避免简单地脱实向虚,盲目转移到第三产业。

四、综合判断

综合以上指标分析判断,我省工业化进程居于浙江、江苏、广东、福建之后,安徽、河南、河北、四川之前,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迈进阶段,距离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大约还需7-10年的时间。未来五年(2024年到2028年),我省在继续提高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降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的同时,还须着力提高工业增加值占比,提高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具体而言,我省有必要在五年内将工业增加值占比逐步提高到35%左右,推进“深度工业化”,以进一步发挥工业产业链长、关联带动性广、技术扩散作用大、吸纳就业多等经济造血功能,提高工业对经济社会的牵引驱动和支撑保障作用;之后(2028年到2035年),工业增加值占比缓慢地、稳步地下降。

五、推进“深度工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工業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保障,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牵引,是关乎国运的关键领域,是世界高科技竞争的主要战场,是战争潜力的集中体现。工业依靠产业关联发展效应和技术渗透扩散效应,赋能提升农业,牵引带动服务业,支撑发展建筑业,保障强大军事国防。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共识,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未来五年我省有必要在新型工业化的大框架之下,着力推进“深度工业化”。

(一)“深度工业化”的必要性

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美、英、德、日等国家跃迁成为工业强国的过程,都不是对原有领先国家工业竞争能力的简单重复和照搬照抄,而是后发国家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工业核心能力。英国开启了工业革命,创造了机械化大生产方式,开创了现代经济学理论,塑造了工业文明;美国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开创了科学管理,创新了硅谷商业模式,至今掌控着高技术制造业;日本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阿米巴经营等模式,拥有上万家坚守工匠精神的百年老店;德国创造了公司研发中心组织结构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独树一帜的隐形冠军企业。促成后发国家跃升成为工业强国的制度安排,必然要与该国的工业核心能力相匹配。

(二)“深度工业化”的可行性

在总结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对比先行国家经验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工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9个方面:快速学习的模仿能力(对现有产品进行逆向测绘模仿,快速仿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途径);基于大规模场景应用实践的经验升华能力(集中体现在高铁、盾构机、桥梁隧道等产品和工程领域);专注投入的新型举国体制和组织动员能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毕业生和训练有素的工程师数量规模;郭永怀、王进喜等先进人物所代表的舍生忘死勇于拼搏精神(各类生产要素中,人是唯一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的要素);大型企业和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力;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协同攻关能力;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能力;坚守初心深耕行业的持续积累能力。

我省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消费市场广大,劳动力充足,投资强劲,出口持续扩大,制造业增加值超过英国和法国,经济的体量规模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使得山东能够为国家贡献独特的技术能力和制度模式。

(三)“深度工业化”的特征

1.深度工业化的本质:不仅要保持工业制造业的产能规模优势,而且要进一步获取全球影响力、话语权,甚至是竞争优势和定价权。补短板、锻长板,平战结合、军民融合,打造战时潜力巨大、平时竞争力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2.深度工业化的主要目标: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增加值率;未来五年确保工业增加值比重“稳中有升”,从32.8%提高到3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从28.6%提高到30%左右。

3.深度工业化的根本任务:构建、获取、巩固工业核心能力,为塑造国家工业核心能力主动贡献山东力量。包括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企业和一流产品,安全、稳定、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集聚、内部高度协同、虹吸发展的产业集群。

4.深度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制造业牵引服务业发展,制造业的“服务化延伸”成为新常态;促进现代农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制造业赋能现代农业;促进现代金融与工业深度融合,以工业吸引金融支撑发展;管理赋能与技术革新深度融合,双轮驱动,确保发展效益;新材料产业与原有工业行业深度融合,“材料革命”促进行业升级、涅槃重生。

5.深度工业化的发展动力:中央对经济大省的使命要求;山东自身作为工业大省、原材料大省、制造强省形成的责任担当;一亿山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的愿景牵引力;作为儒家发源地和文化大省对中华文明复兴的创新贡献(工业文明)。

六、推进“深度工业化”的具体建议

在建设制造强省、工业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围绕工业核心能力来展开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安排部署,巩固优势的工业核心能力,获取和补齐较弱的工业核心能力,推进深度工业化。

1.提高产品正向设计能力。建议结合应用“第一性原理”,鼓励企业开展原始创新,加强对企业和各类科研机构正向设计能力的培训,把工作重点由后端的检验检测环节向前端的用户调研、产品功能模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规划等环节转移,统筹考虑安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设计,引导和帮助企业应用可靠性设计(DFR)、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六西格玛设计(DFSS)、六西格玛改进(DMAIC)、价值工程(IE)等先进方法。

2.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议改变原有的“重应用、轻原理”模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在提高研发投入总额和研发强度的同时,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引入风险投资,争取国家资金和民间投资。结合财政资金股权投入改革创新,研究和落实好财政资金退出机制,确保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3.深耕工业基础。建议持续深入开展工业强基工程,围绕工业五基薄弱环节,重点推动轴承、齿轮、模具、传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提升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使用寿命。在新工艺方面,重点突破清洁铸造、精密锻造、先进焊接、增材制造等新工艺的研制和应用。

4.高度重视工业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建议推动企业全面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打造“山东制造”品牌形象。加强标准建设,推动行业標准制修订常态化,以先进适用标准引领行业发展。针对流程型、离散型、服务型等不同类型行业,分别开展专项质量提升行动,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方法工具普及率。

5.加强企业管理,防止管理滑坡。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但管理方面的差距往往被忽视。建议加强对全省企业的管理诊断和针对性咨询帮扶,可采取政府购买咨询公司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开展水平对标、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各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增加值进程工业化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