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认识和把握系统思维的哲学视角
2023-12-11唐志龙
文_唐志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明确要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领导干部要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须从哲学视角研究与把握系统思维,努力提高以系统思维为基础的一系列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思维运动与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人民群众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认真研究与阐释系统思维问题,对领导干部科学确立与现实提高这种能力,更好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有裨益。
一、普遍联系—领悟系统思维的辩证基础
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证实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揭示了事物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呈系统状态,进一步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使后者成为正确理解系统思维哲学意蕴的锁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系统思维正是以事物存在系统为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自觉把人们思维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科学考察其要素与要素、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及制约的辩证关系,为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提供正确方法论。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页)因此,观念、思维、思想、理论、精神、认识这些哲学概念,同“意识”一样属于第二性的东西,受第一性的“存在”所决定。在客观世界,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不是由各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系统,由此也推动着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对系统思维源远流长的认识史进行探索。直到19世纪,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廓清了人们对自然过程相互联系较为具体的了解,能依据科学事实系统描绘自然界内部各种联系的清晰画面,推动唯物辩证法应运而生。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正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其所包含的系统观念、系统理论,也为系统思维的建立、完善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条件。恩格斯明确指出:“关于自然界所有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到处从个别部分和整体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76页)
显而易见,尽管系统思维直接以现代系统论为基础,但从根本上说,则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丰富化。它将客观世界的“联系”转化为多层次、多方位、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联系整体,揭示出各种客观的“联系”“关系”在事物存在与运动中的作用。具体来说,现实的把握系统思维,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主要原则。整体性原则突出和强调了系统性思维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一方面,它指出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离散的要素联结组成,这些内部要素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另一方面,系统对外环境作出反应与发生作用,均以整体功能的新质出现。一般说来,系统的整体功能往往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这揭示了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缘由。相关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有传统的因果联系、必然与偶然联系,还有结构联系、功能联系、起源联系、环境联系等,有利于人们扩大视野、开阔思路,从传统的思维模式进入更高级的思维方式。层次性原则指出,系统的联系与关系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按照一定规则与先后顺序展开,这揭示了系统内部的等级层次秩序,每一系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同时又是高一级层次的子系统,低层次与高层次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态性原则要求我们,应该从事物发展的动态中、可能性中,科学把握事物及其变化,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把握这些基本的原则和特征,对领导干部确立科学的系统思维,做好各项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课”。
应该看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来分析与解决问题,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反复提倡与强调的“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综合平衡”“统筹兼顾”“‘三步走’战略”以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方法论,就是系统思维的现实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注重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新的伟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思维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与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从多方面作了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7页)这也为领导干部提高系统思维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二、人民至上—把握系统思维的价值尺度
领导干部确立与提高系统思维能力,不仅应从辩证法视角领悟其哲学底蕴,还应从价值论上掌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尺度。尺度,即准则、标准之意。价值尺度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追求有用及有益的功利标准与规范。哲学史上,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最早提出“尺度”理念,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强调把人的价值、标准置于首位。这同我国战国初期墨翟所述“三表法”即认识的检验标准问题,异曲同工。《墨子·非命上》指出,“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考查主张、言论的重要标准,是能否给国家、人民带来好处。普、墨二氏分别在世界西方与东方同时提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及对世界文明的合理吸收提供了精准契合点,也为我们党坚持与创新科学的尺度理论夯实了哲学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党的百年宝贵历史经验中,“坚持人民至上”居于突出位置,成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领导干部系统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尺度,应侧重把握以下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把握维护人民利益的层次性内容。人民至上的核心是维护人民利益。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人们的利益需要尽管多种多样,但概言之,可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联结统一的维度。我们党正确坚持与创造性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将个人利益实现的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高度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领导干部坚持系统思维,坚持人民至上,就应努力满足人民利益的层次性需求,推动人民群众直接利益与长远利益、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有机统一,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把握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人民至上的着力点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主体理念属于哲学范畴,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侧重从人的能动性方面体现。它是在“主体—客体”关系中被表征出来,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在这对关系中,主体指主动者、能动者、创造者,客体指被动者、受动者、被创造者,二者统一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也是创造的主体和历史的主体,其系统思维的功能性价值显而易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同时阐明,坚持人民至上,还要进一步恪守人民价值主体理念,即在人民群众与领导干部这一特定“主体—客体”关系中,确保人民群众是实际获利者。有些领导干部在现实中犯了错误,深层原因就在于价值主体没有摆正甚至错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国家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尺度,才能使价值主体与历史主体、实践主体、认识主体、社会主体真正实现内在统一。
把握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整体性原则。人民至上的落脚点是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这需要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团结奋斗。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内在包括了群众观点与工作方法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由“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转化而来的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工作的根本方法,体现了唯物史观与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对领导干部将其转化为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领导干部坚持系统思维,必须努力践行维护人民利益、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与践行群众路线有机统一的整体性原则,真正用好人民至上这一价值尺度。
三、统筹协调—拓展系统思维的实践要求
领导干部在确立与提高系统思维能力,领悟其理论底蕴与价值尺度的同时,还要搞好统筹协调,拓展系统思维的实践品格。统筹指总揽全局、策划精密,协调指配合得当、步调一致。二者的结合,要求领导干部的系统思维应善于总揽全局、照顾各方,还应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为系统正常运转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既定目标顺利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2023年10月第19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再次对此进行阐明。领导干部系统思维注重统筹协调的诸多要求,大致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展开。
宏观层面。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注重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以及政策策略的精髓要义,正确理解一系列基本原则、具体要求等,在搞好统筹协调中提升系统思维能力。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总体目标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体现为全局性、整体性、关联性的系统形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领导干部提高系统思维的统筹协调能力,包括统筹协调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关系,统筹协调自立自强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统筹协调经济建设与国家大安全格局的关系,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等方面,以拓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发展空间和增强发展后劲。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时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进一步强调了统筹协调能力的时代必要性。
中观层面。各级领导干部都有相应的职责范围,是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的实际负责人与具体组织者,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四方”的作用,必须正确理解上级指示并于实践中带领所属人员贯彻落实,系统思维的统筹协调能力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这对提升系统思维的统筹协调能力具有普遍性指导价值。领导干部的统筹协调活动不仅要用全面系统的观点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公平与效率、重点与非重点等关系,还要具备良好的上下沟通能力、与兄弟单位的协同共助能力等。特别是在广泛而深刻变革中,调整利益关系牵一发动全身,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不可掉以轻心,这直接关系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系统思维的统筹协调艺术,应因地因时制宜,善于把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为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微观层面。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领导干部既是单位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独立个体,有着家庭亲人及各种社会关系。因此,领导干部运用系统思维的统筹协调能力,理所当然应包括处理好家庭、自我修养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家风建设,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协调处理好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及同周围人与事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同时,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显然,加强家风建设与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是领导干部运用系统思维增强内外统筹协调能力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