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从明 百“炼”成“金”

2023-12-11聂容止

中国新时代 2023年12期
关键词:贵金属

| 文 · 聂容止

从“门外汉”到“多面手”,从普通一线工人到“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几十年如一日的一线生产和科研工作,凝聚着潘从明对贵金属冶炼的一片赤诚之心。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在金川集团贵金属冶炼的生产线上,总能看见提纯工序工序长潘从明身穿绿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忙碌身影。他身材清瘦,走路如风,不善言辞,却是解决问题的一把好手。

他能准确把控万分之一的精准度,从铜镍冶炼“废渣”中同时提取8 种以上的贵金属;他仅凭贵金属料液的颜色就能准确判断产品纯度;他解决了传统工艺对复杂贵金属原料适应性差等难题,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他是我国西北地区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产业工人……

从“门外汉”到“多面手”,从普通一线工人到“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潘从明立足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

自学成才的“土专家”

“你知道73 吨小麦、15 吨对虾,能交换些什么吗?”潘从明曾在采访时感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国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不得不用这么多物资从国外换取仅仅500 克铂族贵金属。这些贵金属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天宫升空,蛟龙下海,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这一个个大国重器,一旦缺少了它们都将无从谈起。”

8 种贵金属,除人们熟知的金银铂外,还有钌、铑、钯、锇、铱5 种铂族元素。其中,钯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一亿分之一,铑、钌、锇、铱在地壳中的含量更少,都是仅有十亿分之一,价格非常昂贵。

贵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化工、环保、医药、纳米材料、首饰、电子、高科技等领域。其中,铂族贵金属因其特有的导电、延展等性能,多用于导弹、卫星等产品的核心装置上,是稀有的战略性新型材料。

1958 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一个叫金川的小镇,我国地质工作者的探矿锤唤醒了沉睡亿万年的龙首山宝矿,探得储量位列全球第三的大型镍矿。

“在6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金川人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从聚宝盆里除去98%以上的矿渣,把1%左右的‘宝贝们’提取出来。”潘从明说,“我是一个幸运儿,有幸参与其中,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建设的神圣事业。”

潘从明出生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1996 年技校毕业后,进入金川公司贵金属分厂工作,被分配到了贵金属提纯岗位。

彼时,潘从明在技校学的是铸造专业,对于贵金属提纯一窍不通。面对工作台上的烧杯、坩埚和蒸馏器,以及那一道道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和相应配比,他也曾感到惶恐。

“我国贵金属资源非常有限。你们只有用心学好技术,才能把这些宝贝提取出来建设祖国。”老师傅的一席教导让潘从明坚定了产业报国的信念,也给了他打开这个全新的五彩斑斓的贵金属世界的信心和勇气。

我国贵金属资源储量占全球的比例较低,仅占全球储量的0.39%,而且很大比例的贵金属是从废弃矿渣里提炼出来的。但从堆积如山的矿渣中提炼出藏身其中、含量极低的贵金属谈何容易,仅仅涉及的800 多个方程式,就令潘从明这个“门外汉”茫然而不知所措。更为棘手的是,其中七成以上的问题无法从书本资料中找到答案,只能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

好在潘从明从小好学,他和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一道道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和相应的物料配比较上了劲。“师傅只教我怎么做,很少告诉我为什么。”潘从明说。但他却是一个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总在完成手里的活后,跑去观摩、学习别的岗位都在干什么、做什么。

“那时活不多,四五个小时就能干完。”一忙完本职工作,他便缠着经验丰富的师傅挨个请教,将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细节以及师傅们讲解的重点内容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没有书,只能跟着师傅现场学。”他每天将师傅的话一一记录,晚上反复回味,不知不觉笔记本堆起来一米多高。仅仅3 个月,潘从明便熟悉了本岗位工作。

久而久之,随着知识的积累,厂里的师傅已无法满足潘从明提出的“为什么”,他便委托亲朋好友从外地帮他搜罗国内外的相关书籍,开始自学。了解得越深,疑问就越多,为了尽快成长起来,他白天跟着老师傅学技术,下班后捧着“天书”一样的专业书籍一本一本啃,经常一边学习一边记录到凌晨两三点。

2004 年,为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公司委托西安科技大学培养员工,请来老师现场授课。潘从明抓住这个机会,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实验……3 年间,潘从明“啃”下了120多本专业书籍,写下30 余万字学习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学习,潘从明不仅掌握了贵金属精炼提纯过程中的每一步化学反应,也彻底“钻”进了这一领域,很快从同批进厂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贵金属冶炼的行家里手。

有一次,生产进入关键阶段,物料成分却发生了变化,继续干,怕出差错;不干,会影响后续生产进度。正在师傅们犯愁两难的时候,潘从明拿出了自己计算的数据,他坚定地说:“我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算过了,不会错。”

结果也证明了潘从明的计算是正确的,按照他的方法,结果出来后指标非常好,工友们不得不对眼前这个自学成才的“土专家”刮目相看。

精益求“金”的大工匠

在金川集团公司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99.99%是贵金属产品的出厂标准,提纯1 克贵金属,需要用60 多种化学试剂,用至少5 吨的镍矿废渣反复萃取,直至剩余万分之一的杂质。而每一次从废渣变成液体、又从液体变成贵金属都要经过20 多道工序,有200 多个技术控制指标,这对技术和工序有着严苛的要求。

当时,贵金属提纯的周期漫长,往往需要反复精炼,送检达标后才能宣告完成。“可每精炼一次,都伴随着原料和贵金属的损失,价值高达几十万元。”如何让提纯工作降本增效,成为潘从明经常思考的问题。“废渣中含有8 种铂族贵金属,不同贵金属之间性质相似,很难分离。”贵金属浪费一克,就是成百上千元的损失。“多年来,铂族贵金属提纯都面临回收率低、费时费力的困境。”潘从明说。

潘从明发现,每种杂质含量的变化都会导致贵金属料液的颜色发生细微的变化。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根据颜色来判断杂质的含量、种类?

潘从明对班组同事进行传、帮、带

对于这个假设行业内没有依据,潘从明心里也没有底。但他仍开始大胆尝试,查资料、学理论,自费购买物资做实验。每天晚上下班的时候,他都会观察当天料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深红色、紫红色、血红色、黄红色……由于每种贵金属杂质的成分不一、含量不同,溶液颜色也五花八门,为准确标注数据,他收集了当时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彩笔,做成比色卡,再与化学检验结果对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多年的观察归纳和无数次实验,潘从明终于总结出“观色辨金”的方法:通过每一次精炼后的溶液颜色变化,判断产品是否达标、还剩哪些杂质,进而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深度除杂,简化了此前多次循环精炼的提纯流程,使得整体精炼次数降低近一半。

但潘从明清楚,“说到底,根据溶液颜色判断提纯程度,只是一种经验归拢”,若想从根本上提高贵金属提纯效率,还是得依靠技术创新。从此,潘从明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更高效工艺的探索中。

镍阳极泥是提取铂、钯、铑、铱的主要原料之一。“原先大部分来自铜镍冶炼废渣,后来随着原料来源范围扩大,镍阳极泥成分变得更为复杂,提取难度随之增加。”潘从明说,如何绿色高效提取,成为推动贵金属冶炼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从2009 年起,潘从明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拿着形态各异的化学器皿和试剂,进行了无数次碰撞、振荡、燃烧。然而,100 次实验中,基本上99 次都失败,挫败感常让他夜不能寐。

“失败也是一种学习,这条路走不通,下次就不走了。”潘从明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做到极致。他无暇顾及正备战高考的女儿,将患重病的父母托付给妻子,没有周末、节假日,日夜守在实验室成为常态。

终于,历经4 年多时间、2000 多次试验,潘从明和团队终于完成了整套工艺研发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解决了沿用40 年的传统工艺存在的原料适应性差、资源利用率低、清洁性差等问题。他改进了原有工艺,形成全新工艺流程及技术标准,主创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填补了国内外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多项空白。2018年,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鉴定,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201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紧接着,他又带领团队创新推出“高效分离”“快速提取”等一系列新工艺,使得公司铂族金属生产线年产量和提纯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以最难提取的铑为例,提纯工序从40 多道精简为10 多道,生产周期从将近半年降至1 个多月。”潘从明说。

来源:视觉中国

但潘从明并未止步于此。随着大量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催化剂等面临报废高峰期,潘从明在这些“废物”中看到了一座座移动的“宝藏”。“矿产资源终究有限,既要节流,更要开源。报废的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催化剂等资源中含有的贵金属将是‘移动的城市矿山’。我们的资源绝对不能让别人拿去。”于是,潘从明和团队成员重新出发,着手研发各类二次资源综合回收技术。2020 年,他们新建的一、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再次将铂族金属年产量提升到8000 公斤以上(公司铂族金属生产线年设计产量仅为400 公斤)。

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步地创新,潘从明在平凡的岗位上,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自学取得专科、本科学历,实现了从学徒到普通工人、高级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再到大国工匠的蜕变,并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科学研发没有尽头。”他说,会一直走在追求创新的路上。

匠心,薪火传承

如今,潘从明这位朴实的产业工人有了很多耀眼的“头衔”——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大国工匠、国家级技能大师、贵金属冶炼特级技师、有色冶金正高级工程师、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最美职工……

他埋首贵金属提纯工艺提升,攻克了“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复杂原料中铜贵金属协同高效提炼技术、贵金属废气净化与回收”三大世界性技术难题,彻底改变了我国贵金属冶炼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为我国贵金属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最让潘从明自豪的并非是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而是新一代的工匠们正在朝气蓬勃地成长。潘从明不仅成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还编写了许多相关教材,将自己的“绝技、绝活”毫无保留地分享。他认为,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进入工厂实践,之后再带着疑惑“回炉”,最终成为有用之才,“我终有退休的一天,希望徒弟们能继续在戈壁滩上发光发热”。

对于潘从明的徒弟们来说,每个月的“作业”是必须要完成的。为了人才技术的“传帮带”,潘从明推出了“4+2”培训方法:每位新员工每个月要按期完成1 篇学习计划、1 篇实习报告、1 篇工艺流程图、1 篇设备连接图,并鼓励大家结合学习、工作实际和难题解决每个季度完成1 篇论文、1 个专利的撰写。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潘从明一直在要求大家进行着。“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要让他们从进入工厂开始培养起好的学习习惯,做好职业规划。”潘从明说,“每个月制定学习计划,1 个月内必须完成,下个月还会有新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学习好基础知识与技能。”

在大家眼中,潘从明是严厉负责的师傅,同时也是一位含金量很高的师傅。潘从明希望自己的徒弟,从自己身上学会的不仅仅只是技能,还包括如何做人做事。

“做实验和带徒弟一样难。”潘从明经常批阅徒弟的实习报告至深夜,“除了学习计划,还要仔细检查每个人的工艺流程图、实习报告等材料,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形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起初,一些新职工感到这种培训方式的强度大、吃不消,但随着专利、论文陆续发表,渐渐明白了潘从明的良苦用心。“论文发表时的成就感,鼓励着年轻人继续进步,他们开始主动给自己提高要求,努力追求进步,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潘从明这样说。

潘从明的这些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实际效果,工作目标的设定让新职工有了更加充沛的奋斗动力与工作热情。在他的指导培养下,提纯工序的很多年轻人都迅速成长。其中,有50 余名员工提前半年考取了国家级技工资质证书。

潘从明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做好岗位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利用好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让具有活跃思维的优秀年轻人集聚到产业工人队伍中来,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我盼望更多的徒弟能成为国家栋梁,登上比我更高、更远的山巅。”

猜你喜欢

贵金属
《贵金属》简介
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VOCs完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贵金属》征订启事
“2020年中国贵金属论坛”顺利举办
《贵金属》征稿启事
艰辛与辉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贵金属纪念币展
2018年7月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稀土价格统计
《贵金属》期刊简介
国内首家互联网贵金属交易平台上线
非贵金属光催化制氢材料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