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拟教研室中知识图谱的搭建与应用
2023-12-11吕银云朱亚先
吕银云,朱亚先
1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2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以图结构的形式来表示知识,涵盖了实体、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语义关系,由谷歌于2012年提出并运用到搜索引擎中[1]。知识图谱是人工智能知识工程领域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是进行知识管理、分析与服务的系统性方法。基于知识图谱,可以将每个专业的知识体系科学合理地组织为专业知识体系图谱,形成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层级嵌套与网状知识结构组织,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科学精准服务支持。
于2022年2月和5月,教育部分两批公布了657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启动了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新形态和新模式。特别提出构建知识图谱的要求,希望各教研室以课程为切入点,系统梳理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知识、知识关联,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提供的工具构建知识图谱,为开展教学研讨、共建教学资源提供参考。
化学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虚拟教研室为教育部首批建设虚拟教研室,其旨在研究化学基础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本质与规律、知识结构的相互关系,更新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探索化学类一流专业及一流课程建设中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研制化学基础理论课“课程标准”与“教学建议”;探索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模式以及跨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模式,共建优秀教学团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梳理化学类相关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相互关联,化学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虚拟教研室以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2]为切入点建设知识图谱。本文简要介绍如何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提供的工具创建“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知识图谱”。
1 知识图谱基本概念
知识图谱包括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知识领域是关于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的知识范畴,可以是一门课程、一本教材等;知识单元是构成知识领域的最基本单元形态,可以是一章内容、一节内容等;知识点是知识的最小单元,相对自包含的完整结构,可与其他知识点产生关系。
专业知识体系知识图谱将课程为中心的知识内容精细化到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以知识单元、知识点为基础,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知识领域的知识体系,实现对课程之间的“知识单元”与“知识点”层次的关联,最终建立全专业知识体系知识图谱(图1)。
图1 知识图谱基本框架
2 教育知识图谱服务平台界面介绍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平台提供了创建知识图谱的工具——教育知识图谱服务平台,它旨在面向多领域、多学科,为用户提供简单、易操作的编辑工具。通过平台工具,用户能够构建全面多层级的学科领域知识图谱。平台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在构建图谱的过程中实现对上传文本内容智能识别、知识挖掘、自动抽取、关系匹配等功能。同时为用户提供团队在线协作功能,凝聚多方智慧协同搭建完成知识图谱。
教育知识图谱服务平台界面如图2所示,登录虚拟教研室平台,点击左侧“知识图谱”,右侧会出现菜单栏。主菜单栏包括“文件”“结构”“视图”“挖掘”“协作”等5个部分,下面对各部分进行简要介绍。
图2 知识图谱服务平台界面介绍
2.1 文件
知识图谱可以另存为新图谱、导出为edg文件、直接发布。
2.2 结构
对知识图谱进行编辑,插入知识单元、知识点等,删除节点,给知识点之间添加关系。
2.3 视图
知识图谱的不同呈现形式,给知识单元或知识点排序。
2.4 挖掘
对上传的文本素材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挖掘知识单元、知识点、知识点描述、知识点之前的关系。
2.5 协作
将知识单元分配给团队成员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描述,可以层层分配,逐级提交和审核,最后由知识图谱所有者进行图谱发布。
3 知识图谱创建流程
知识图谱的创建流程包括新建知识领域、创建知识单元、创建知识点、知识点描述、添加关系、团队协作等6个步骤,大致流程如图3,详细创建步骤可以查阅“教育知识图谱服务平台操作手册”[3]。
图3 知识图谱创建流程图
3.1 新建知识领域
当用户登录进入系统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所属的项目组(项目组及成员统一由管理员创建),显示所在项目组中全部知识图谱(知识图谱统一由管理员创建),每个管理员可以新建20个知识图谱。从首页新建知识图谱。
3.2 创建知识单元
知识单元的创建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动方式通过手动输入名称创建知识单元,点击图2“结构”菜单,选中要插入知识单元的节点,插入同级或者下级知识单元,输入名称;自动方式通过图像识别和内容抽取方式,点击图2“挖掘”菜单,在“文本素材”中添加可挖掘的文本目录,再在“目录识别”中进行新建和校对。
3.3 创建知识点
知识点的创建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动方式通过手动输入名称创建知识点,点击图2“结构”菜单,选中要插入知识点的节点,插入同级或者下级知识点,输入名称;自动方式通过图像识别和内容抽取方式,自动将相关的知识点智能归属到知识单元上,点击图2“挖掘”菜单,在“知识点挖掘”中新建和校对,在“智能归属”中新建和校对。
3.4 知识点描述
添加知识点描述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动方式为在知识图谱中点击知识单元或知识点,在右侧可以添加知识点描述;自动方式点击图2“挖掘”菜单,在“定义抽取”中新建和校对。
3.5 添加关系
在知识树中可以添加关联和后序,关联表示内容有关联关系,后序表示先后逻辑关系,节点之间关系添加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动方式点击图2“结构”菜单,在“关系”中,选中图谱中的节点,再选中右侧与其关联的节点,在弹出框中选择关系类型;自动方式点击图2“挖掘”菜单,在“关系挖掘”中进行新建和校对。
3.6 团队协作
知识图谱提供团队成员协作功能,每个图谱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点击“分配”,可以把需要编辑的子树分配给任务接收人,任务接收人可以继续分配,完成任务后可以提交,对提交的知识图谱进行审核。
根据知识图谱创建流程,我们将《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搭建为“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知识图谱”。建议内容知识图谱共560个节点、153个知识单元、407个知识点、561个关系,视图窗口中可以查看知识图谱的不同呈现形式:知识树视图、关系图、知识点视图(图4-6)。
图4 “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知识图谱”知识树视图
图5 “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知识图谱”关系图
图6 “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知识图谱”知识点视图
知识树视图如图4,从知识树视图中可以看到整个知识图谱的层级结构,右键点击知识单元或知识点,在下拉框中选择“查看描述”,可以添加文本、链接、图片、视频等;选择“复制”,可以将知识单元或知识点自主组合成新的知识图谱,有利于知识点的重新整合;选择“查看关系”可以看到当前知识点的关系逻辑。对知识单元或知识点添加描述或添加关系只能在知识树视图中操作。
关系图如图5,关系图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层级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便于识别。从关系图中可以看到各知识点和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可以拖拽知识点或知识单元,可以选择查看关系类型。右键点击知识单元或知识点,在下拉框中选择“前往知识树”会跳转到知识树并定位到该知识单元或知识点,在知识树视图中进行关系的添加或修改。
知识点视图如图6,从知识点视图中可以看到知识图谱所有的知识点,可以查找、删除知识点,右键点击知识点,在下拉框中选择“查看”,可以查看知识点描述,若要修改描述要跳转到知识树视图中修改;选择“编辑”可以修改知识点名称;选择“归属”可以重新定义知识点和知识单元的归属,点击“前往”,会跳转到知识树并定位到该知识单元或知识点。
4 知识图谱的应用
知识图谱通过信息抽取、知识加工等技术将某些非结构化数据构建为知识图谱,其结构化、关联化的状态更便于我们对知识的组织和管理,因此,知识图谱在课程建设、资源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4.1 知识图谱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4.1.1 辅助培养方案的制定
将课程内容按章节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对各知识点添加描述,形成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可视化的结构关系,遴选知识点,辅助培养方案的制定。
4.1.2 辅助课程平台建设
知识图谱可以辅助课程组内老师进行课程平台的建设,老师们可以将每周上课内容作为一个知识单元,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考查等作为子知识单元,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作业、习题、测试题等作为知识点进行添加和绑定,课程组内的老师可以对各知识点的描述进行补充、修改,有利于老师们对课程内容的梳理及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4.1.3 辅助各类教学比赛的组织
可以抽取课程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作为教学比赛的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和视频也可作为知识点的补充,不断完善,指导示范课建设。
4.2 知识图谱在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可建立教学资源库知识图谱,按不同类别搜集各类教学课件、视频、案例、题库,设计录制数字资源等,在协同教研、资源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4.3 知识图谱在教材中的应用
基于建设好的课程知识图谱,可对已有教材进行审阅,修订提高;可以遴选知识点规划新教材的编写;还可以通过知识体系的对比,开展教材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知识图谱”可以辅助课程建设:通过遴选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辅助制定本科生培养方案;可将各类资源添加绑定到知识点,形成完备的知识库,有利于各课程内容之间的共建共享、融会贯通;也可将各知识点整合组织,为教材的审阅和新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5 结语
知识图谱是一系列静态或动态图谱形式的图形,旨在通过可视化技术对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发展进程进行直观描述。本文阐述了知识图谱的创建过程和实际应用,对人们认识知识图谱、建设知识图谱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