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以“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为例

2023-12-11蒋慧亮孙丽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2期
关键词:食醋育人思政

蒋慧亮,孙丽平,朱 永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a.食品科技学院;b.动物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国工匠。但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不单单是在技术和技能上进行培养,同时还要注重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全面型人才[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目前大部分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还停留在思政理念硬融入的阶段,达不到育人的效果。基于此,课程思政的改革要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改革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线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3]。李炜[4]比较研究了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陶海柱[5]探索研究了“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他们研究发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是较优的一种教学模式。新时代,将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结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提高思政教学效果。本文以“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求

“发酵食品生产技术”是食品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发酵类食品的生产、研发、质量控制等各方面的技能。发酵食品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中西传统及近代发酵食品。其中,白酒、酱油、食醋等为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且产品工艺也是国家非遗项目,这对培养学生发扬传统工艺的责任感提出了要求。大部分的发酵食品都有生产周期较长、生产环境较艰难、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发酵行业普遍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思政改革举措

(一)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制定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最终是面向行业企业,因此,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用人需求至关重要。校企合作,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不同类别发酵产品企业的用人需要以及发酵企业的工作特点,剖析发酵行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有助于学校制订课程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养目标,完善课程标准。职业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步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项目中,实施全程培养。因此,深度挖掘各个教学项目中所蕴含的思政培育元素,并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中对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需要将课程的素养目标逐步分解至各个教学项目中,并落实细化到对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见表1)。

(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剖析课程教学所需要完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调研目前行业最新的发展动向,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框架和教学资源类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以合适的方式融合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思政效果,而不是为了思政而思政[6]。挖掘每个项目中所蕴含的思政点,有助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视频、动画、PPT 等教学资源,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初步建设。同时将思政元素无缝嵌入教学资源中,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以“食醋的生产”项目为例,我们以国家非遗镇江香醋的工艺为主线,拍摄了食醋的制作教学视频。视频中醋文化的发展,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及传承精华的责任感;糖化操作中的关键点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微生物的发酵原理,使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醋酸发酵中“翻晒露”的重要性以及操作要点,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耐心细心的职业素养。在“啤酒的生产”教学视频中,近代中国啤酒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世界第三”,体现了我国工业的崛起、科技的进步;精酿啤酒的制作、风味的开发过程,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依托在线课程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利用学校已有的信息化条件,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组织丰富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活动,学生借助在线课程平台自主学习。以项目学习为主线,以各个知识点为切入点,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合,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完整的思政教学闭环。

以“食醋的生产”项目为例,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们食醋的发展历史,如食醋的酿造在我国已有3 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物,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课中,学生分组汇报课前作业,师生共评,教师再次强调中华醋文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根据食醋的分类,教师引出镇江香醋。镇江恒顺香醋是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延续了百年,是中华之瑰宝,学习传统工艺,可以引导学生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镇江香醋的传统制作工艺的学习为主线,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总结镇江香醋传统工艺流程,制订实操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分解工艺流程,学习并分析各个操作环节的操作要点,通过制曲、发酵中品温、湿度的控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精神,以及耐心、细心以及责任心等职业素养,学生学习食醋的发酵原理,小组合作完成食醋的酿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奋踏实的工作精神。通过学习现代化的深层液态酿醋工艺,学生提升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自信。课后,布置拓展任务,完成风味食醋的酿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见图1)。

图1 “食醋的生产”项目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及思政培养目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强调的作用。不论是操作技能的掌握还是思政育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自主总结操作关键点以及思政要点,仅在关键点再次强调,以便学生巩固强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技能并提升职业素养。

(四)建设课程考核体系

将课程育人质量的定性、定量评价加入最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对最终课程成绩造成影响是促进课程思政实施的手段之一[7]。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遵循“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原则,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紧密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总结性评价成绩占40%。根据每个项目的培养目标,制订详细的过程性评价方案,将思政培育目标融入评价方案中。例如在食醋的酿造中,将实操过程中学生对品温的控制、发酵过程中食品卫生的控制、小组合作的情况、实操的参与度等纳入过程性考核中,以考核该项目中学生的细心、职业责任心、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思政育人效果。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对思政和知识融合的情感共鸣,以及在各项教学活动实操项目中的表现,能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和认同度,也可以反馈该项目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从学生实操的成功率、线上理论考核等综合反馈学生技能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上述表现,适当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

(一)思政元素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教学

将思政元素融入线上理论教学和线下实操教学,让学生全过程、全方位浸入德育培养的氛围中,在完成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实现德育培养。以知识点和操作要点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视频、操作指导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线上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课中,线下理论强化、项目实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职业责任感以及大国工匠精神;课后,线上提升或线下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以及创新开发的意识。张波等[8]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考核”全过程建立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体系,实现课程思政的全程融入。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接受了思政教育;在课中实操环节,教师进一步强调思政要点,学生也在操作过程中能将所接受的思政教育落于实际行动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相较于传统的教师讲,育人效果显著提高。经过两学期的教学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学生的过程性考核结果中可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团队中能互相配合、操作细心,有耐心、不怕吃苦等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说明思政育人效果显著;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也感受到学生对于中华传统发酵食品以及传统发酵工艺有自豪感,也有信心自主开发新产品。

结语

本课程基于在线课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自主能动性,有利于课程思政无形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解决以往思政教学硬融入、流于形式的问题,增强了课程思政的成效性。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行业企业的发展以及用人需求为指引,优化了“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制订了新的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整体思政培育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项目学习中,融合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资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各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不同的思政内容的教学,达到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传统工艺的大国工匠精神,以及创新发展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食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催陈食醋工艺技术研究前沿
防晕车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