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农网改造中智能化农网建设的探讨
2023-12-11侯谕融郭煜诚
侯谕融 郭煜诚
苏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张家港分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0
引言
农网配电智能化建设指的是将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络与通信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增强配电信息的控制力度,提升配电管理工作效率的环节。在智能化改造中,相关人员需要对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进行了解,并集成诸多先进技术来推动配网的互动化﹑集约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这也是当前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方向。但是智能化改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会因为诸多因素而受到影响,使得配电智能化改造质量水平难以得到保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较为不利,因此需要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管控,从而保证改造质量。
1 农网改造及智能化农网建设的意义
智能电网是我国电力事业转型升级以及技术改进的重要发展趋势,不仅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实现电力能源的合理调配,提升电力网络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在管理层面上,智能电网能够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能够对其设备运行效果进行监督与故障检测,从而有效提升社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优化社会能源结构,从而实现客户服务增值效应[1]。而针对农村电网的情况来看,虽然在我国电力网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技术﹑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原因,导致其建设水平不尽人意,经常会出现结构松散﹑架构复杂﹑实用性能低下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电网改造的需求,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言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推动我国农村电网与智能化农网的改造建设迫在眉睫。
基于此,为了能够实现农网智能化建设,相关部门就需要利用优势资源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智能农网的信息化﹑自动化﹑集约化﹑精益化﹑互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根据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分布来进行农业电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落实集中化的电力技术解决策略,最大限度地规避农业电网信息孤岛的问题。此外,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智能化设备与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农网运行体统良好条件,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用电需求。并落实多点分散数据模式的通信系统的构建,利用自动化管理来避免管理失误的同时,也能够满足通信互动的需求,为农村用户﹑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 农网改造与智能化农网建设的不足
2.1 农网供电能力失衡
农网配电与城市配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可以说,农网配电是基于城市配电而实现的,但是由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的相关变电站数量相较于城市而言严重不足,并且其服务对象分布没有规律性,经常会在农村供电中出现长距离线路输电的现象。而随着我国社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提升,用电设备的应用在农村地区早已不足为奇,而这也就意味着农网服务对象的应用设备数量得以增加,导致农网供电的难度系数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对于长远线路而言,极有可能会对农网运行造成较大的负担,进而出现配电负荷严重不足,整体供电能力失衡的问题。此外,农网在不同时间段,也会因为用户需求的不均衡而出现供电能力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增大农网运行与供电的负担。
2.2 配电负荷预测不准
农网配电方案的制定需要相关人员结合用电数据以及配电负荷数值,在各方面数据的精准性能够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如果工作人员对数值预测偏差过大,也会使得配电方案在落实运行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问题。一般来说,农网配电负荷的预测基本都是基于电力弹性系数法而得出的,但是这一方法有着一定的弊端,在进行农网配电负荷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对其预测结果的精度带来影响,从而对最终的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效果带来负面效果,为当地用电用户的用电质量与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虽说在农网配电改造的过程中供电企业会通过智能化系统来对农网运行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智能化系统设备的数量相较于城市电网而言较为有限,很难实现整个农网配电的有效改造。
2.3 供电可靠性能较低
农网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停电故障的问题,并且由于信息的滞后性,维修人员很难及时接收相关信息来进行有效的故障维修,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农网配电供电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造成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事故。并且,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农网配电在生产﹑输送﹑供应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失误故障甚至中断的问题,使得整个农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这也是我国农网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归根究底,农网供电可靠性较低的现象正是由于智能化硬件设施不完善所导致的,由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需要软件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的支持才能实现,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农网配电智能化的改造束手无策,使得农网配电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会引发安全隐患,对农村用户的用电体验以及用电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2.4 规划投资严重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以高速发展,这确实带动了我国电网行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电网改造逐渐进入了常态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电网改造已经历经多次,在我国国家规划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落实下,城市区域的智能化电网得以有效落实[2]。但是农网供电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导致农村用户的用电质量难以保障,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也受到了诸多限制,这也从侧面上体现出我国农村电网系统落后的现状。由于农村地区的电网规划缺乏相应的统筹,并且在技术﹑经济﹑人才等方面无法与城市地区相比,一直以来都是在原本的电网系统建设之上进行小规模的修修补补,缺乏相应的前瞻性规划,导致智能化农网改造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虽然国家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农网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地方电力公司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农网智能化建设项目的利润空间较为有限,再加上智能化设备﹑技术以及专业人才资源的成本问题,使得实际的农网改造工作力不从心,进度严重拖慢。
3 农网改造与智能化农网建设的措施
3.1 提升农网配电供电能力水平
在农网配电智能化的改造过程中,相关人员就需要在保证农网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同时,有效提升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以此来有效满足农网配电符合需求,维持系统供电的平衡性。而在实际情况下,农村配电供电经常会出现大面积与长时间的停电故障问题,因此还需要利用自动化控制来实现故障问题的有效管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供电故障与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3]。并且,电力企业也需要在落实农网配电智能化供电的过程中,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让电量的输送量增多的同时,规避停电故障风险,从而提升配网智能化水平,改善农网供电的能力水平。而在正式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当前先进的预测技术来进行用电负荷量的精准测量,将农村用户的昼夜用电需求量进行有效区分,确保预测结果的精度,而这些预测数据也需要应用于低压台区建设环节中,以此来控制各个变压器之间的间距。此外,针对农村用户分布不均匀以及用电不规律的问题,工作人员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分布形势,明确用户用电现状,以此来确保供电过程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农村用电高峰期,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供电管理,确保农网能够具备相应的承受能力,而在用电低峰期也不可懈怠,需要做好相关调整工作,从而维持电网良好的调控能力。
3.2 加强农网配电软件管理能力
农村配电网络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对设备改造予以重视,农网中的老旧设备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将其替换成智能化设备,并更新农网配电智能化软件,以此来确保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整体效果。具体来说,在开展电网改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选择先进的智能化改造方式,并在改造过程中加强对人员操作行为的管控约束效果,让其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改造要求标准来进行农网配电的智能化改造。此外,电力企业也需要对各个技术软件的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及时更新软件,尤其是针对较为复杂的农村地区,需要加强智能化软件的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农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质量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以及档期企事业单位的用电需求,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
3.3 完善农网配电改造基础设施
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目的就是改善现下农网供电的问题,并推动配网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以此来为当地电能供给带来稳定可靠的保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网络技术的支持,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利用这些技术,对农村地区的用电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并加强供电系统的监测工作,让智能化设施能够将数据信息进行共享,而工作人员就可以借助智能化设施来进行数据信息的精准分析,得知用电系统的负荷变化情况,并以此来完成农网配电分配的设计工作任务。总的来说,上述的种种工作环节都离不开智能化设施的支持,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农网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力度,确保各类智能化设备的种类齐全,保证其数量﹑性能以及质量水平能够达到智能化改造标准,并且相关人员也需要定期对智能化设施以及供电系统进行检查,将功能落后以及存在故障问题的设备进行淘汰,尽可能选择具备更具灵敏度﹑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设备,以此来保证农网配电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效果,为当地社会供电带来有力保障。
3.4 提高农网配电系统供电能力
农村配电的智能化改造不仅能够保证农村地区电力供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能够利用智能化平台来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水平,让农村用户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用电服务。但是,农村地区的情况相比于城市而言过于复杂,农村地区的供电较为复杂,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行正常电力供应,进而产生停电等现象[4]。而智能化改造之后,农村配电网络就可以有效减少以及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大大降低停电问题的发生规律,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更加稳定可靠,以此来为农村用户的用电质量予以有效提升。因此在搭建低压台区之前,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当地人民与企事业单位的用电需求,根据相关的电力负荷数据来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与设计,在保障用电需求能够得以有效满足的情况下,降低电力负荷,尽量避免电力过剩的问题,从而确保电力分配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为人民带来有效的用电安全与质量保障。此外,相关单位也需要建立起智能化供电控制系统,改善农网的供电问题,实现当地供电的智能化管控效果,以此来推动当地电力行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3.5 多方吸引农网改造资金物料
由于行业市场的竞争情况较为严重,再加上地方供电部门的补贴取消,导致地方供电部门很难与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电力企业向比拟。因此地方供电部门需要突出自身的独立性,加强建设资金的吸引,形成良好的农网升级循环机制,并做好物料质量与供应工作的审核,确保供应周期的合理性,以此来推动当地农网智能化的有效升级,实现集约型的建设模式,放大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升级是必然途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配网智能化的合理规划设计,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的改善,确保配网智能化的改造效果。此外,电力单位也需要重视技术革新,积极采用先进改造技术进行农网的改造,改善农网供电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以此来满足农村用户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的用电需求,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