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奖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融合创新研究
——基于亚广联奖新媒体类评选分析
2023-12-11曾祥敏胡海月
文/曾祥敏 胡海月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深耕国际传播实践,成果显著。在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下,参评国际奖项已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
“亚洲—太平洋广播电视联盟奖”(ABU Prizes,简称“亚广联奖”)作为国际传媒行业的重要奖项之一,包括广播、电视、新媒体三大类评选,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传媒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其中新媒体类奖设于2018年,致力于评选“借助各种数字化工具(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手段制作的在线媒体作品”,该奖项的设立为我国深化国际传播实践、检验媒体融合成果拓展了思路。五年来,新媒体类评选规则并无显著变化,既覆盖对现有电视或广播节目的拓展,也包括独立原创作品,可见其评奖理念的相对稳定性与包容性。截至2023年初,中国共有7件作品入围,但最终均未获奖。
综观亚广联奖相关学术讨论,有学者集中分析某一届广播、电视类国际获奖作品的特色,从中梳理中国媒体赢得国际认可的可取经验;亦有学者以评委视角解析某一届中国广播获奖作品的成功之处,探讨其国际视野与中国表达;此外,还有少数广播剧、调查报道等获奖作品得到针对性考察。但整体上,学界尚未围绕亚广联展开充分研究,聚焦新媒体类的系统考察更显空白。
那么,亚广联奖新媒体类的评选究竟从何考量?如何提升中国作品的获奖率以及国际传播力、影响力?鉴于此,笔者在国际传播视域下立足“亚广联奖”新媒体类的历届评选情况,探析国外获奖作品的融合创新特征,梳理中国入围作品的国际传播特色,以期了解国际传媒领域对新媒体技术发展、话语创新、叙事策略的共识,为我国新媒体作品的创新创优实践提供参考。
一、国际作品的融合创新特征
亚广联奖新媒体类的国际参评作品并未局限于亚洲,且在题材聚焦、叙事表达、技术应用等方面应时而变、适时而新,展现出各国媒体融合传播的多重思考与探索。
1.基本面向:全球题材,构建共通意义。“共通意义空间”是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亚广联奖新媒体类评选折射出当前国际传播的宏观语境,即国家形象塑造、意识形态殊异、民族文化碰撞等因素的纵横重叠。因而,寻求人类的共通价值,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历届入围的国际作品在题材上都呈现出全球性特征,尤其是柏林墙倒塌、新冠疫情影响、大型防震演练、生态环境保护、亚欧音乐节等题材。这些作品涉及全球政治格局变化、突发公共事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人类普遍关注的“硬”话题,以及音乐艺术等易于跨文化传播的“软”议题。例如,2020年获特别推荐奖的日本作品《体验东京大地震》(Experience Tokyo Megaquake)基于地震频发的现实,普及防震避险的知识,强调残障人士的情绪疏解和人身保护,既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促进用户对作品公共意义的理解,也给世界其他地震高发地区以参考,促成作品深层价值的跨文化流通。此类作品以反映世界发展共性为基点、以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为导向,传达创作者对生命自然的爱护、对艺术美学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对灾害苦难的规避等人类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消弭跨文化传播的鸿沟,连接不同群体之间的共识。
2.核心趋向:故事表达,提升共情体验。“讲故事”是亚广联奖新媒体类的重要考察面向。历届入围及获奖作品中,故事化表达始终存在并成为获奖关键。故事是“从一种平衡开始通过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是“令人同情的人物面临困境和挑战,为应对和解决问题而呈现出的一系列行为”。从此意义而言,故事是世界的共同语言,亦是亚广联奖新媒体类评选的基本考量。基于讲故事的理念,历届作品的故事化叙事在介质、形态和视角方面均有所体现。
首先,媒介符号的有机融合,赋能故事的立体传播。图文、音视频等触发情绪燃点的介质,能将故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暗流转化为伴随式的情感势能。2022年获内容奖的越南作品《小巷子》(The small alley)综合利用漫画、文本、音频等符号重建叙事空间,声画并茂地讲述新冠疫情影响下丈夫丧妻、姐姐丧妹、少年丧父的故事,以视听冲击制造情绪共振,突破了扁平化的叙事框架。其中少年丧父的故事通过绘图、照片、采访音视频等符号,渲染宏观防疫形势,追溯微观个体遭遇,以大量文学性语言细描人物情感,并以倒叙、插叙等手法串联时空,突出了故事的纵深感。
其次,直播、微电影、综艺、纪录片、短视频、新闻节目等多种作品的入围,密切了故事内容与形态之间的联系。例如,2022年获特别推荐奖的新加坡作品《铁狱之内的数字化延伸》(Digital extension of “Inside Maximum Security”)采用纪录片形式,书写了多名囚犯从犯罪、入狱到革新自我的特殊经历;2019年获内容奖的印度作品《再见父亲》(Goodbye Father)借微电影形态,凝练了一对普通父女因农场危机而背负债务、生死相隔的悲剧故事;2020年入围的英国作品《是什么导致一声枪响》(What led to a single gunshot being fired)为融合新闻,披露了关于2019年香港暴力事件的诸多细节。不同作品形态多线发力,构成了亚广联奖新媒体作品“讲故事”策略的应有之义。
最后,以故事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切入,再现故事原貌。例如,2020年入围作品德国剧集系列《柏林墙倒塌的Ins日记》(Throw Back89 - The Instagram diary of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以青年的想象虚构并重述柏林墙倒塌事件,引领用户穿越时空并“置身其中”,完成了历史故事的现代化演绎及其与当代青年的跨时代相遇。与之相似,2019年入围的日本作品《暑假的最后一夜——我的日记》(The Last Night of Summer Vacation - My Diary)由故事人物作为叙事主体,自主书写个体的困境和状态。相较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主体性视角更易帮助用户厘清故事发展脉络,使其通过作品完成“镜像自我”的投射与构建。
对于“讲故事”这一核心基调,不同作品仅在叙事重点和手段上存在差别。无论叙事策略和手段如何丰富,亚广联奖新媒体类评选始终关注作品的故事性。
3.技术方向:适配内容,革新用户体验。亚广联奖新媒体类评选规则中不乏对前沿技术、数字手段的鼓励,然而相比“讲故事”的策略,入围的国际作品并未过于偏重技术的炫与新。
在2D绘图、网页交互等技术之外,VR全景和大型直播两大技术流较为突出。一方面,VR全景技术赋予了用户临场感。例如,2021年获特别推荐奖的日本作品《争夺未来的国王宝座》(Fight for the Future King Throne)着眼于再造场景、重塑体验、引领交互,邀请青年依托VR技术进入虚拟空间,以数字化身角逐胜利。进入虚拟场景后,参与者主要通过答题进行沉浸式场景交互,并从挑战测试、淘汰竞争中获得游戏体验,进而完成具身的返场想象。相较之下,2018年获内容奖的印度作品《米欣特勒VR项目》(Mihintale VR Project)更加依赖VR设备,且在场景精美程度和用户参与深度上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新型直播技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追求。以2021年获内容奖的韩国作品《2020年亚欧音乐节》(Round 2020: ASEAN-KOREA Music Festival)为例,该作品提供全视角的同步直播画面,支持全球用户自由选择视角、参与实时互动,以获得全新的收看体验。
国际传播正转变为技术之间的博弈,但上述国际作品的技术创新应用仍较保守。与其探究作品技术取向,不如回归传媒生态,探寻技术形式与内容样态之间的权衡之法。
二、中国作品的国际传播特色
亚广联奖之于中国媒体,是奏响国际传播“交响乐”的契机。新媒体类奖项设立五年来,这些入围的中国作品虽无缘最终奖项(见表1),但仍然体现了中国媒体以亚广联奖践行国际传播理念的积极探索。
1.国际视野:以中国实践回答世界之问。作为我国构建国际传播叙事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并非旨在替代西方现代化话语,而是要为世界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认知。以亚广联奖新媒体类来看,正如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一般,中国作品也聚焦如何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保障人类粮食安全、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世界之问,书写着中国答案。
2021年评选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的系列慢直播《与疫情赛跑!见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崛起》入围。总台调动平台资源、激活技术动能,借慢直播实时展现雷神山、火神山两家医院的建造全程,持续24小时不间断,无解说、无剪辑,仅四个固定机位,累计观看人次上亿。在5G传输、VR直播、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该直播高清晰、多视角地再现了中国人民的抗疫实践,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方案。而2019年入围的总台报道《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围绕港珠澳大桥这一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中国“智造”工程展开策划,以全媒介的融合报道方式,多方位阐发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过程及意义。此外,2022年入围的作品《海水稻:袁隆平的梦想蓝图》立足地方发展实际和资源优势,讲述袁隆平如何就人类粮食安全问题贡献中国力量的故事,同样是全球问题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体现。这些作品在国际传播理念和实践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回答时代之问,使中国发展融入世界宏图。
2.话语形态:借视听符号构筑文化形象。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形态不断丰富,国家形象塑造逐步转向“自塑”模式。通过视听符号的演绎,亚广联奖的中国入围作品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逻辑已有所显现。
一方面,深挖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符号重写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塑造融通古今的传统中国形象。2019年入围的动画视频《清明:不忘故人,不负春光》以清明节为主题,借助动画场景、背景音乐、画外解说等视听符号,将远古诗词传说与现代时事热点相关联,实现传统节日和历史典故的融合传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缅怀先人、敬畏生命的价值情怀,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与哲学观。另一方面,以弱意识形态、强文化内涵的话语符号,表达现代文明风尚,构筑富有生机的现代中国形象。2021年入围的纪录片《风味人间2》以世界美食图景为底色,以中国饮食文化为特色,借由文案、镜头、旁白等视听语言,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范和人文底蕴,实现了“食以传道”的旨归。这两件作品以视听符号为媒,书写文化中国,凸显了我国一以贯之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追求。当一系列携带意义感知的符号完成聚合共生,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表征体系由此构建。
3.价值内核:从个体生命释读人类命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从“泛而全”日益转向为“精而细”,从而在普适性价值中延展意义空间。聚焦个体生命,体察人的共同信仰和根本追求,是亚广联奖新媒体类中国入围作品的重要特征。
贴近个体境遇,以“微言大义”的叙事方式审视世界发展,有助于解读人类的共同命运。2022年入围的《琳宝》来自系列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该作品着眼于卡车司机,由其励志脱贫、谋求幸福、找寻自我的真实故事打开中国全面小康的发展宏图,同时使故事人物坚韧、善良、勤劳等美好品质“软”着陆。无论时代如何演进,改变命运始终是人类生命轨迹的交织之处,《琳宝》因此赢得了认可与共情,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2021年入围的纪录片《小小少年》同样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人物为线索,借其生活环境、社会关系、成长历程,探讨兴趣抉择、家庭教育、追逐梦想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从而寻回“人”的主体性归位,促进跨文化认同。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弱化了国际传播中的观念壁垒,延展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意义空间,也平衡了作品背后的中国价值与世界价值。
三、何以国际传播:新媒体融合创新的行动方略
综上而言,从题材、叙事及技术应用中,不难发现国际入围及获奖作品的主要特征,即以全球性题材延展意义世界,以故事化表达完善叙事体系,以交互式技术革新用户体验。相较故事题材与内容,技术也仅为手段而非目的。与此同时,中国入围作品也未以创新技术为突出特征,而更多偏向于主题、符号、价值等内容面向的融合创新,可见一切技术流变都应服务于题材建构与故事传播。
1.谋求认同:世界共性,中国特色。着眼全球公共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实际,以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筛选题材、设置议题,寻求世界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深层连接,方能真正融入国际传播场域。
从亚广联奖新媒体类评选及当前国际传播格局来看,创作者既要具备全球眼光,及时跟进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事件、经济变革、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形势等宏观公共问题,回应世界关切,参与书写人类历史;又要细化洞察视角,深入透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勾勒中国大地上微观个体的生命轨迹,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养分,挖掘中国人民实践版图中的重要素材。归根结底,题材选择要把握世界共性和中国特色两大面向,聚焦全人类共同的利益交汇点、情感契合点、话语交织点,审思全人类共同的生存状态和现实境地,淬炼全人类共享的价值信仰与精神品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导向下,增进本土与国际之间的多元认同。
2.锚定故事:内容先行,技术内嵌。“讲故事”能力始终是亚广联奖新媒体类评选的关键指标,这在凸显故事表达的国际作品和注重故事主体的中国作品中均有迹可循。创作者需以内容先行的理念为依规,诉诸故事的表达策略,精炼素材、捕捉细节、塑造人物,聚合多方主体、多元符号、多种文化的力量协作故事讲述,增强故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重重挑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伟大实践以及中国人民所展现的勇气与信念,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不竭之源。此外,新媒体时代情感认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要求创作者着眼于国内外用户的情感需求,为构建大外宣格局激活情感动能。
同时,随着数字传播技术日趋成熟,亚广联奖新媒体类的入围作品具有一定技术色彩,但仅集中于5G、VR和直播方面。实际上,技术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仍需内嵌于故事生态中,支撑故事要素的架构。在掌握不同技术逻辑的基础上,创作者应对技术予以综合应用和转化,使之赋能中国故事题材、主题与讲述方式的融合。
3.用户逻辑:拓展样态,联动平台。亚广联奖新媒体类的评选规则涉及参评作品的受众反馈和范围,可见奖项对用户和效果的重视,而这指向了作品的呈现样态与分发平台。一方面,历届入围作品样态极为丰富,覆盖电影、直播、综艺、纪录片、短视频剧集等类型。另一方面,部分作品根据目标用户特征和平台传播特性,联动媒体自有平台和第三方社交平台,发挥融合传播效应。通过多样态表达、多平台分发,作品得以广泛触达用户,正是用户逻辑的体现。
新媒体时代,用户逻辑始终贯穿国际传播的融合创新实践。在用户主体性全面回归的当下,创作者应适时优化生产和分发逻辑,拓展作品样态的丰富性,把握传播平台的特殊性,实现不同传播资源的效用最大化。目前,TikTok、Wechat、Instagram、Youtube等互联网平台不断全球化,聚集了大规模的用户资源,深刻改变了新媒体作品的传播路径,为媒体找寻作品与平台、用户之间的更多契合点提供了机遇。
四、结语
从国际作品的全球性题材、故事化表达、交互式体验,到中国作品的国际视野、视听文化、人类共同价值,可以管窥亚广联奖对新媒体作品的复杂考量,尤其是内容为本、故事为核的评奖导向。从世界共性与中国特色的交汇中寻求国际认同,使内容为要、技术为辅的理念统一服务于故事的传播实践,同时借由不同样态和平台深化用户逻辑,或可多维提升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亟须统筹谋划。亚广联奖新媒体类是年轻而包容的,评选规模有限,且评奖过程深受地域文化、传媒生态等因素影响。要拓宽中国作品在国际舞台的传播路径,需坚持以我为主、以评奖为参照的辩证思维,确保国际传播工作顺利推进。获奖不是唯一目的,合力奏响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交响乐”方是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