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人的地摊江湖

2023-12-10古晨茜

环球慈善 2023年4期
关键词:星星年轻人社交

古晨茜

每每穿过喧闹的夜市,处于职业焦虑期与倦怠期的小段,在和女朋友谈论职业上升空间话题时,永远以“要不就回老家摆地摊儿,你卖烤冷面我卖烤面筋”大笑收尾。小段虽然没有真正行动,但近两年兴起的夜市经济、后备厢集市等新型业态,却仿佛打开了许多年轻人的任督二脉,他们摩拳擦掌闯进了“地摊江湖”,用亚克力板荧光招牌,后备厢里的音响,带着条纹的顶篷、缠着彩灯的小推车、丰富多样的卖品,把以往土味的地摊装点成了颇具“调性”的光影集市。低门槛让摆摊成为年轻人改变生活轨迹的一种尝试,使人可以短暂摆脱“职场”“内卷”这些现实焦虑;摆摊似乎也成为一种过渡,能让暂時从职场中抽离的年轻人有安身之处,它本身也有着浪漫因子。

最高日赚5000 元, 计划全国巡回烧烤

“当时在小红书发布摆摊卖烧烤月入6 万的那篇内容有点标题党,其实当时是把41 天的收入合在一起算的。”唛唛爸说,但是这篇笔记仍成为他社交平台中点赞量最爆的一篇。在持续更新摆摊日常半年之后,如今他的账号已经收获了1.4 万粉丝。

95 后唛唛爸,曾经营着一家小型电商公司,因市场调整,他解散了公司的全部员工,自己偶尔接些散单业务,多了一些空余的时间。他表示:“最开始摆摊,只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当时刚好工作不太忙,赶上了苏州后备厢市集火爆出圈,他觉得好玩儿、自己烧烤手艺也不错,就入场开起了后备厢烧烤摊。

“摆摊半年来,最高的一天收入将近5000 元。”唛唛爸表示。从其分享的记录来看,2022 年6 月左右到11 月,他每次出摊的收入少则两三百,多则三四千,大多数时间能稳定在出摊当天收入千元。

“2022 年摆了85 天摊, 收入121851 元。”这篇笔记也是唛唛爸笔记中点赞量破万的一篇。不少评论在下面询问烧烤炉、食材购买、食物搭配等情况,希望能取取经,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这个数字是否有夸张的成分。他告诉记者,这些数字并没有刨除成本,而且其所在的苏州集市,每月租金也在2000 元左右,“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到四成。”

为了提升竞争力,唛唛爸先后进行了几次后备厢摊子的改造升级,烧烤肉品也选择从大超市里进行购买。“烧烤这个品类其实受众很广,你只要品质好味道好,摆摊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买,很多家长看着干净卫生,也会带小朋友来买。”他笑称,不少小朋友第一次吃烧烤就是出自他手,他要争取做成小孩子们的童年味道。

作为95 后电商从业者,唛唛爸深谙生意经:想要红火,就需要曝光和引流。在摆摊过程中,他运营了三个微信粉丝群,每个群都有二三百人,同时也尝试在多个平台进行“摆摊日常”的分享。“一开始我在多个平台上同步发日常,但从实际数据和反馈来看,有些平台用户群体更加年轻化,和我的产品定位比较相符。”

为了调动起粉丝的兴趣,唛唛爸每次出摊时会在粉丝群中发布暗号,只要来摊子“接头”的粉丝,就能获赠一份盲盒,里面是他随心搭配的烧烤,粉丝群的运营也为他积累了一批稳定的顾客群体。“很多顾客常会催问我什么时候出摊,在哪里出摊。”唛唛爸笑道。

“但从12 月至今我暂时没有出摊。”唛唛爸说,作为副业,摆摊的收入并不及他自己的主业,对于体力也是一种考验,“每次摆摊的时间是下午4 点到晚上10 点,虽然很多时候八九点就能卖完,但是回去串串也要熬到两三点。”不仅疲惫,偶尔还会影响到白天的工作,所以他让自己暂时停了下来,休息一段时间。

但3 个粉丝群里近千个粉丝的催促和呼唤,以及随着社交平台上笔记的走红被引流而来的全国粉丝,让唛唛爸对于烧烤摊的规划有了一些新想法,他准备买一辆二手车进行改造,首先在江浙沪周边进行巡回烧烤,再计划开车到全国各个城市摆起说走就走的流浪式烧烤摊,边走边烤边玩。他将这些看作是一个有意思的历程,“可以玩一玩,接触更多的人,对后续创业也是一个积累”。

找工作之余开始卖美甲,副业让她更有安全感

在深圳摸爬滚打了7 年后,90 后的星星也不得不重新站在求职的赛道上,经过思考,星星决定去摆地摊。“门槛低、成本低、时间自由这三点是我选择摆摊的原因,毕竟还要继续找全职工作。”

说干就干,星星从朋友那里批发了同为女孩子喜欢的穿戴甲产品,带上家里的小推车,就开始练摊了。“成本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准备出摊前,星星难免有些紧张,头一天就在脑子里模拟着各种销售的场景,不过第一天就给了她很大的惊喜,“我摊子还没摆好就有很多小姐姐围了上来,大家一起试戴,讨论喜欢的样式和花式,出摊1 小时就收入了425 元,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在从2 月上旬到3 月初的半个多月,星星用以往的职业经验在流动摆摊中迅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摆摊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譬如天气、城市活动、运气等。选择摆摊地点之前,一定要先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标客源,根据客源去思考合适的摆摊地点”。

在社交平台的经验分享中,星星用评星的方式,对摆摊位置进行了客观分析:“人流量大的地铁出入口、住宅群、商业区,下班高峰期就能遇到很多努力赚钱又精致的女孩客户群体;周末的书城门口,大多数是带着孩子来玩的家长,客户群不匹配;最好能在摊主扎堆的地方摆,比较热闹……”

疫情过后,她转战到了大学城门口,“这里的客源足够多。”星星对摊位和销售方式的改进也在不断进行,她吸取了顾客的意见重新装饰了摊位,把冷光灯换成了暖光灯;学习某个卖花的摊主告诉她的要主动建立微信群,维持稳定的客源,“在社交平台我也接触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经历相似的姐妹,我很喜欢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出摊大半个月,星星认为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虽然每天只出摊几个小时,但最高峰营业额达到540 元,低峰期也有260 元左右,白天除了面试之外可以看看书,晚上出摊有收入。”

等找到称心的全职工作之后,我也希望把摆摊坚持下来,有副业的确会让人更有安全感。”星星说。

货物批量积压,被现实当头一击

随手搜索多个平台,“日入五百、月入上万”的帖子随处可见,令人心动地想要推起小车就进场,企图成为唛唛爸或者星星这样的幸运者。但同样也有很多“不要盲目摆摊”的劝退例子,在一片分享摆地摊收入不菲的红火局面中撕开了一个令人冷静的口子。

摆摊近一个月后,网友小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兼职摆地摊卖袜子的真实心路历程。从激情满满开始进货摆摊,到经历了难以抢到好位置、无法预估客流量,几天收入进项为零或者只有几十块,为了和周边同类型摊位竞争顾客开始降低选品标准和质量后,她最初摆摊的激情和欢喜几乎被消磨殆尽了。

“以前看别人摆摊觉得不赚钱,到摆摊以后觉得能赚到钱,再到现在只能感慨哪有那么容易赚钱。”从开始到放弃,小噻累计投入进货的近9000 元成本还有一半未回本,看着家里积压的一堆货物,她只想尽快处理掉。

更多亲身实践摆摊的年轻人也在分享着各种劝退理由,“最开始卖灯笼时街上只有我一家,第三天就出现了大量竞争对手,生意眼见就不行了”“生意好、客流量大的地方基本上都要按月或者按年交摊位费,免费的地方既不稳定人流量也少,很多店门口也不让摆”“应对顾客的讨价还价真的是一件很心累的事情”“每天要站好几个钟头,雨雪天气也不想出去摆摊,很容易摆烂”“摆摊真的不是往那里一站就会有生意,根本无人问津”“摆了摊才知道有些利润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多种声音交杂之下,有人黯然退场,也有人不断进场,已经获取收益的人,则在考虑长远的发展。

作为曾经电商公司的老板,唛唛爸为自己的烧烤进行了品牌注册,未来希望借助势头开发出线上产品。而星星也不再只把摆摊当作自己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小小的过渡,而是将其当作一个可以增加依靠的副业,希望能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把摊子持续完善,做到更好。

“摆摊后我变得外向了,打破了过往的常规,也发现了自己新的可能性,所以也想告訴有着同样想法的年轻人,想做的话就不要害怕。我的心得是准备的东西越简单,就越能让自己行动起来,与其找不到工作每天焦虑,不如先做好这些小事,开始‘轻创业’。”星星说。

“如果暂时没有更好的选择,年轻人可以去尝试摆摊,因为这对于成本控制、时间、社交等都是一种锻炼。但任何业务不能只看当下,还是需要有规划和关于长远发展的考虑。不要盲目跟风。”唛唛爸认为。

从各种声音中看出,摆摊或许不是一项可以长久经营的事业,但或许能让两点一线的年轻人,在漫漫人生的路程中多一种可能与选择。

稿件来源正观新闻

猜你喜欢

星星年轻人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