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心声,共筑成长之路

2023-12-10刘雪佳王海燕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幼儿园

教育 2023年33期
关键词:育儿家园班级

刘雪佳 王海燕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幼儿园

近年来,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幼儿园不断优化家长工作,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家园共育新路径,致力于凝聚教育合力,促进家园有效沟通,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基于此,为了有效加强家园沟通,完善家长工作,共筑教育合力,为让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我们对全园42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师德师风、家园沟通、卫生保健、安全管理等18 项,充分反映出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的真实状况,为家园有效沟通提供了支持。本次调查共收回398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2.77%。

数据赋能,精准分析

于点滴“细节”中,做有“温度”的教育 关于教师师德方面的调查,在“孩子喜欢班级中的老师”“细心照顾幼儿一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活动”“教师仪态、举止”四方面,家长选择“满意”“细心”“喜欢”等第一选项基本达到96.5%。家长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孩子,孩子喜欢的老师,那么家长一定喜欢。那么,如何赢得家长的信任与认可,做孩子喜欢的老师?一是做阳光温暖的孩子王,走进幼儿心里,善于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开展活动;善于观察捕捉幼儿的需要,支持他们用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对班级群中幼儿的每幅作品、照片、语音都进行及时评价。二是充分利用过渡环节与每个幼儿进行互动。例如,在“喝水干杯”游戏中,虽然有幼儿没能与老师干杯,但可以鼓励他们“明天动作快一点,老师一定先和你干杯”。三是甜蜜午睡温情陪伴,做到“一听”“二看”“三做”。重视午睡环节的优化管理,从细节入手:“一听”是听幼儿的呼吸是否正常;“二看”就是看幼儿的神态,注意幼儿的举动有无异常;“三做”就是对个别踢被子的孩子要为其盖好被子、做到至少15 分钟巡视一次、做好观察记录。业务干部、保健医则需要每日进班巡视优化午睡管理。四是巧用晚离园的环节与幼儿亲密互动。例如,帮助幼儿掖裤子就是和他们一对一交流的最佳时机;离园前可以和幼儿聊一聊、抱一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此外,选择了“比较满意”等第二选项的家长比例为3.5%。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是因为某小班是新班长,教师具备的小班工作岗位经验较少,导致对个别幼儿照顾不够。对此,我们利用下班前班级每日反思10 分钟的环节,与教师讨论“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培养”“在生活中教师怎样给予个别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等;通过每周五的小视频分享,让幼儿感知自己的成长,让家长看到幼儿的点滴进步;业务干部多与新班长进行交流,共同学习、反思、实践,增加个别教师的育儿指导经验,提升全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精准定位“有效”沟通,做有“智慧”的教育陈鹤琴先生曾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针对问卷调查中“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的问题,“经常”的选择率为“92.8%”;“偶尔”为“5.6%”,较少为“1.6%”。家长对于沟通方式的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面谈>电话>微信文字>语音私聊>群聊。由此可见,家长更愿意通过面谈或电话的方式进行家园沟通,这样的方式也更能有效解决家长的问题或需求。为此,幼儿园提出“多报喜,巧报忧”的家园沟通方式,坚持做有智慧的教育。

一是探究“新”方式,沟通“零”距离。幼儿园要求各班教师走进每个家庭,走近每名幼儿。日常事务电话沟通,点滴进步微信及时沟通,面谈则体现对幼儿的重视,体现用心对待每一个幼儿,真诚对待每一个家长。这样,家长也会将心比心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

二是形成与家长沟通的风格框架。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会先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然后提出小建议。例如,用描述性语言向家长讲述幼儿在园发生的生活趣事,并用具体的褒奖语言进行总结,最后将教师的感受作为升华,为后面的“建议”做转折性铺垫。这样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喜爱和关注,并对教师留下工作细致认真、负责有爱的好印象后,从情感上就很容易沟通了。

三是听取需求,重点沟通。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求都不一样,教师要对家长的教育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家长,沟通重点也不一样,如隔辈老人更关心孩子在园的饮食生活;父母更加关心孩子的社会交往、学习习惯情况等。因此,与不同的家长进行沟通,需要教师找准重点,从家长关心的话题主动出击,这样更容易走进家长的内心,彰显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养。

育儿指导且思且行,做有“深度”的指导 针对问卷调查中“对家长的育儿指导有帮助”的问题,“帮助很大”的选择率为“93.4%”,“有些帮助”为“5%”,没有帮助占“1.6%”。基于此,怎样才能让家长参与到科学育儿的行动中来呢?

一是育儿指导“金点子”大家齐分享。我园要求教师每周向家长推送育儿文章、视频等,并鼓励家长分享育儿好点子,将适宜的育儿理念进行共享,强化家庭教育责任。4 个月的时间累计推送了190 篇家长育儿经验美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是趣味“小微课”玩出新创意。每周推送2节主题微课、1 节安全教育微课,如《周末一日活动》《爱上阅读》《健康运动》等;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开展“走近大师与美同行”“假期坚持自主自律”“热爱勇敢自信”“冬韵之美”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多收获。

三是家长帮帮团助力“新”启航。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利用家长助教团、智囊团等“家长帮帮团队”开展线上家长小课堂,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提高家长的育儿指导能力。

挖掘家长内在需求,探寻有“品质”的教育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其实是分层次的,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认知、安全、社交、审美和自我实现的不同需求。针对问卷调查中“能征得和听取家长意见,改进完善班级工作”的问题,选择“经常”选项的家长占“94.6%”;选择“有时”的占“4.1%”,选择“很少”的占“1.3%”。对此,园所尝试关注家长需求,分层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实施中,幼儿园的大中小班会在学期初,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家长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行为习惯培养、特色课程、幼小衔接等问题。调查问卷回收后,各班教师需仔细阅读,聆听每一位家长真实的心声,并用专业的视角和理念分析、挖掘家长的内在需求。针对家长提出的“多在群里发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完成,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对部分孩子做一日一句评价”等建议,我们立即进行调整,并及时向家长进行反馈。

同心同行,共情共生

以“心”暖心,提升满意度 针对问卷调查中有关“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安全设施与膳食”方面的提问,“满意”的选择率基本达到96%。对此,我园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干净、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膳食方面与保健医沟通,为幼儿提供更加营养的膳食搭配,努力做到让家长们全部满意。“4%”的家长选择了对幼儿园的安全设施“比较满意”,这是因为园所面积的限制,个别班级教室面积较小是家长稍有建议的地方。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用“心”宣传,蓄力前行 生活是学习的延续,针对问卷调查中有关“家长都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幼儿园的活动”的问题,70%的家长选择了“家长会”,87%的家长选择与教师的日常交流,88%的家长选择班级微信群,65%的家长选择幼儿园公众平台。针对“生活中您喜欢哪种互动活动”的问题,62%的家长选择幼儿园视频号、74%的家长选择幼儿讲述、67%的家长选择推送微课、55%的家长选择语音沟通、79%的家长选择故事分享、38%的家长选择云端互动。对此,我园将借助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健康知识、有趣的小实验、好听的故事等内容,引发家长关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推出育儿文章、班级活动特色、亲子游戏等,努力找寻新的家园共育路径。

总之,家园合作是双向互动,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依托数据分析,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指引,我园将不断完善家长工作,以提升满意度工作为契机,做有温度、有深度、有智慧、有品质的教育。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办让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猜你喜欢

育儿家园班级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班级“四小怪”
寻找失落的家园
偷偷摸摸育儿
绿家园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