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
——以《浮生一日》为例

2023-12-10王振雄薛江华

声屏世界 2023年17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价值

□王振雄 薛江华

纵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从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中的“搬演再现”到维尔托夫的《持摄影机的人》中的“电影眼睛”理论,人们能够看到纪录片当中“再现”真实和“整体”真实不同的理念主张;从格里尔逊的“对现实创造性处理”理论再到当今自我反射模式、参与模式以及像《浮生一日》这类充满互动性、创新性的用户原创纪录片,人们可以发现在纪录片当中“打造”的真实和人为介入“促成”的真实的不同创作形式。这些对于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主张和理论探索发现,无一不印证了真实对于纪录片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真实”与纪录片的关系值得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凯文·麦克唐纳与YouTube 合作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希望拍摄一部试验性影片。他们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记录下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并希望大家思考三个问题:你如今在生活中最惧怕什么?你喜欢什么?什么让你开怀大笑? 来自192 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参与了这此活动,共收到多达80000 段短片,总时长达4500 小时。最终,主创团队从成万段的视频短片中选取了1125 部,剪辑成95 分钟的成片,命名为《浮生一日》。

“真实”多重身份的结合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基础核心和根本价值所在,但是在纪录片与“真实”关系的讨论中,如何看待“真实”、表达“真实”才是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真实是一个变量,是人介入现实存在的结果,真实是一个关于现实的神话。”[1]对于纪录片中的“真实”的理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主张,但人们应该把纪录片的“真实”建立在不同主体、不同维度的综合考虑之上。笔者认为纪录片的“真实”的背后潜藏着多种身份——创作者构建的主观“真实”,观众“真实”的情感体验,内容本身传递的“真实”符号。正是这些“真实”多重身份的结合才组建成了纪录片真实性的本质属性。

创作者构建的主观“真实”。纪录片虽然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但不是对生活原样的完全复制,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怎样艺术地创作一部“真实”的纪录片,必定是要经过反复斟酌、准备和构思的。《浮生一日》这部纪录片的特殊性就在于所有的素材都不是由导演亲自拍摄,参与视频分享活动的网民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记录生活,他们不会思考真实性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去对观众提供所谓“真实”的承诺,在进行拍摄的时候更没有运用特殊的布景道具,他们只需要根据主题去选取身边的点点滴滴,不加掩饰,不去欺骗。这样特殊的创作方式虽然给创作者在编排内容素材、处理影片节奏、构建故事情节等方面增加了难度,但也使纪录片具有了十足的真实感,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但它化作为影像纪实形象,经过创作者重新组合具有了审美价值的真实。”[2]在《浮生一日》中人们可以看到,虽然这是一部看起来完全由网友视频素材组成的、具有客观真实记录感的纪录片,但是导演仍然有很大的操纵空间,经过导演的征集活动、素材的挑选、重新编排、艺术剪辑等操作后,仍然给受众构建出了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真实”。

一、素材的把关挑选。在纪录片创作当中,创作者承担着类似于新闻传播领域中“把关人”的角色。《浮生一日》的素材内容长达4500 小时,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网民在You Tube 上传的视频;二是选定人群或者某一个人分配小型摄像机;三是创作团队对于影片空镜头的一些拍摄。因此,虽然《浮生一日》的素材本身不具备导演的主观性,但是在素材挑选的过程中,要想将这4500 小时的内容浓缩成一部95 分钟的影片,要想传递出他们认为具有价值、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必定会发挥出导演作为“把关人”的主观选择性——对于画面的选择、对于细节的把控、对于内容的筛选,这也是创作者在给受众构建客观“真实”世界过程中的第一步。

二、剪辑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包括了纪录本性所需要的客观性,又有艺术表达所要求的主观属性和艺术样式。”[3]其实追求艺术真实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主观色彩的融入,在《浮生一日》中,人们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天的生活状态,人们在镜头前表达着喜怒哀乐,呈现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而这些简单平凡的视频素材经过导演的剪辑创作(音乐烘托、视听语言艺术、蒙太奇)后,让受众看到了一种基于影片素材基础上的艺术真实。例如从电影剪辑结构上看,是以时间顺序进行剪辑的,对于一些日常的睡觉、洗漱、美食等镜头,创作者又会配合音乐节奏进行一些快节奏的蒙太奇剪切,让镜头中的动作、音乐、同期声浑然一体,给人们舒适的视觉体验。因此,从素材内容上说,这是一部呈现了生活真实面貌的纪录片,但是经过创作者的剪辑创作后,人们也看到了创作者想要构建的更高层次的艺术真实。

受众感知的情感“真实”。“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4]影片的受众在创作者构建的真实世界里感受着纪录片带来的思想洗礼,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感受上的真实。《浮生一日》以“爱”和“恐惧”为主题来铺开叙事线,受众能够在影片一组组具有代表性、主体性的真实镜头中感受到创作者想要传递给人们的无穷能量和人生意义,以此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以及对于社会问题的共情。

一、故事的情感共鸣。要想让受众在感受上有丰富的“真实”体验,让受众在情感上达成共鸣是最为重要的,在影片中有一些长镜头,创作者们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处理,但是仍然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例如日本父亲和儿子用广角镜头在家中拍摄的片段,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起床过程,但是在起床过后他们回到开始的沙发附近,在一个女人面前点起了一炷香,短短几分钟的画面却能够引起受众无限的遐想,引起受众对于母亲的思念,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二、社会问题的反映。除了情感上的共鸣,一部影片当中对于社会问题的现实反映也能够让受众认可其“真实性”,从富豪的兰博基尼到秘鲁的擦鞋童,从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到纸醉金迷的狂欢世界等。虽然导演没有刻意去渲染和强调这些镜头,但是其中的贫富差距、社会阶级、失落与幸福在镜头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这些具有深意的镜头经过创作者外在“把关”,不断被受众感知和理解过后,“真实”的认知才能够不断深化。

纪录片传递的“真实”符号。“根据电影符号学的分析,纪录片也和其他电影一样,具有一套自己的符码,自己的习惯用法、文化假说,以及传递意义的方式。”从这一角度来说,纪录片的“真实”也包括“符号性的真实”。但同时人们也需要注意一点,影像的特殊性以及媒介的接入、创作者把关等,也会导致人们所看到的影像并不是原事物的客观本身,所以纪录片的符号所承载的“真实”与客观事物的“真实”是存在着一定偏差的。在《浮生一日》中,有一个镜头是网民将牙刷对着摄像头刷,导演和拍摄者是想呈现一个从口腔角度的刷牙画面,将“真实”刷牙符号画面呈现给受众,营造纪录片的真实感,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这样刷牙。

归根结底,纪录片中所传递的影像“真实”符号,是受众在自然规律中确定的规则,受众在欣赏影像的过程中看到了带有纪实性质的“符号”,就会联想到纪录片,这也是纪录片传递出的“真实”符号的意义。人们会根据影像所传递的“真实”符号,相信画面的真实性,从而对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以至于一些创作者为了营造真实感也会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添加一些真实“符号”来创造出真实的效果。

“真实”赋予纪录片价值

“真实”对于纪录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仅是纪录片存在的必要条件,更是赋予了纪录片多重价值,让其能够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影片的特有优势。纪录片的形式和手法不仅仅服务于审美目的,同时还服务于社会目的,并拥有着珍贵的时代价值。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真实”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打量这门艺术形式,去挖掘其背后无穷的魅力。“真实”不仅能够轻松引起观众共鸣、说服观众,而且能够让纪录片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让人们在欣赏镜头艺术的同时也能够引起对于社会现实进行反思。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真实”究竟赋予了纪录片哪些价值和意义。

社会价值——“真实”程度是纪录片反映社会现实所达到的真正程度。“真实”的本质属性能够让纪录片呈现出多元化的社会现象和不同的社会问题,所以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去洞察和理解社会现实的本质。一方面,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关照社会的一面镜子,映射出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特征,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引导着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纪录片在观念、形式上的变化,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侧重,社会价值也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所以务必要求“真实”纪录,否则就无法反映出社会生活所达到的真正程度。《浮生一日》就是一个典型的特征,导演通过网民提供的无数的镜头给受众呈现出了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不同阶级、不同年龄的人的一天,虽然导演没有对这些镜头进行解读,但是人们也能够感受到其中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且也推出了有关“疫情”主题的《浮生一日2020》,人们就可以发现纪录片在跟随着时代主题走,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那么想要“真实”反映出社会现实,传递更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真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也将人文价值放入社会价值的讨论当中,在《浮生一日》当中,人们可以发现纪录片会将镜头伸向各个地区、各种职业的形形色色的人,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进行“真实”的探索,同时也因为该纪录片记录的范围之广、情感之真,让其他艺术形式的影片难以比拟。而片中所“真实”纪录的那些丰富的生活方式和对于生命的执着追求,也带给受众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价值反思,这也是纪录片中人文价值的魅力——以人为本,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正向的审美倾向。

审美价值——“真实”的创造性表达。所谓审美,顾名思义就是对于美的欣赏。结构的安排、再现的方式、表现的形式、细节的捕捉、节奏的把握、意境的创造等都体现在创作者对于事件和事物的叙述中。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多元化的创作表达方式,让一部纪录片不仅只是客观复制现实那么简单,正像比尔·尼可尔斯所说:“纪录片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它是对我们所共同拥有的世界的再现:它代表一种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即使它所呈现的世界的好貌。我们其实非常熟悉对世界的独特见解。”[5]

导演在拍摄完素材之后,需要将手上所记录的“主观真实”的视频素材,融入自己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再结合剪辑、蒙太奇等各种创作方式进行创造性表达,这样的纪录片才具备审美价值。在《浮生一日》中,虽然所有的内容素材都是征集而来的,但是导演仍然将这些“真实”的素材进行了创造性表达,例如进行把关挑选,融入背景音乐,运用剪辑艺术、蒙太奇技巧等,这些都体现出了《浮生一日》的审美价值。

时代价值——“真实”的见证。时代价值也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否将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融入作品中,是评价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其实从广义来说,因为纪录片遵循着真实性的原则,“真实”记载着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所以才具有时代价值。就像顾兹曼所说的:“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而有时候这份“相册”不仅是献给家人的“家国相册”,更是一本分享给世界的“地图册”,具有珍贵的价值。《浮生一日》是在2010年发起的网络征集活动,当时互联网社交才刚刚兴起,大家并没有用摄像头随手拍的习惯,导演却开创了这样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形式,鼓励大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并上传至网络。现在看来,这部纪录片就像一本分享给大家的世界“地图册”,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更见证了时代的变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纪录片创作者一味迎合时代变化、受众的多重感官刺激和心理需求,在自己的作品中虚构了许多不必要的故事性情节和矛盾冲突,从而招致诸多批评。这不仅是对于纪录片真实的偏离,也是不尊重纪录片时代价值和记录功能的表现,创作者需要引以为戒并竭力避免。

总结和思考

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讨论从纪录片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存在,直到如今仍在讨论,可见纪录片的“真实”必定是多义性的。本文以《浮生一日》为例,多角度、多维度地对这多义性的“真实”进行了讨论,并且也诠释了“真实”的呈现是纪录片前进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价值。对于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讨论是永不落后、永远值得商讨的问题,导演斯科特和麦克唐纳也正是基于他们对于纪录片“真实”的理解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浮生一日》。人们应当看到,在新时代的一些纪录片当中也融入了很多新的观念和看法,并且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浪潮之下出现了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象,所以无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观众,人们都应当有所思考,有所坚持,无论如何都需要坚定一点:“真实”永远都不会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束缚,而是如同前路的明灯一般,照亮创作者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价值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