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环保技术

2023-12-10李东文

消费电子 2023年9期
关键词:损耗电气工程能耗

李东文

一、节能环保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作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项目中融合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可谓裨益良多,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足环保节能的实际要求

电气工程属于现代化学科,其发展在一定程度推动着国家科技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生态和谐理念、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电气工程也逐渐开始朝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自动化程序与节能技术关联更加密切,以自适应滤波技术、高节能变压器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出来,给电气工程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于电气工程项目建设而言,运用这些绿色环保新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电气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电气工程的设备以低能耗状态运行,还能够更好地驱动行业的长远规划部署,助力行业持续性发展,为国内工业领域发展做好铺垫。

(二)有利于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

当前国家发展资源有限,经济建设发展导致能源消耗巨大。出于长久性思考,需要积极明确现阶段生产目标,加快探索节能减排新举措,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企业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技术恰好具备该种特征,它融合了自适应滤波技术、智能无功补偿技术[1]等多种前沿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缓解电能产生、转换、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损耗问题,减少电气工程能源消耗总量,将耗电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设备功率不影响正常运行和作业。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引入节能环保设备,还能够降低变压器、照明设施等用能设备本身的能耗水平,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三)加强系统化运行安全性

人工作业与技术的融合,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概念形成,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也是技术发展的动态过程。现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普遍推广,驱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供能负担,设计管理不当不仅会增加能源支出,还会削弱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而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设备运用的适用性,通过合理地调整运行电压参数,以满足系统运行和降耗的目标,提升工程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也对电气线路设计和电气设备配置有了更高要求,电气工程设计管理时需要控制好电气导体之间的距离,对裸露在外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处理,防止雷电袭击,有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电气工程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一)变压器节能控制

变压器是电气工程自动化项目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调整交流电压,实现电压变换、安全隔离等功能,若变压器本身性能不佳,空载损耗、负载损耗过大,将会显著增加系统能耗负担,影响节能功效。

1.优化变压器节能运行方式

要积极落实变压器节能运行举措,从采购环节开始把好设备质量关。首先,选择有节能功能的变压器装置,比如S11-200变压器,该类型变压器选用高导磁晶粒取向的Z11-0.3冷轧硅钢片,以45°斜接方式装入变压器,搭配柱轭同截面的新设计工艺,能够有效降低空载电流和损耗,进而提高变压器节能运行水平。其次,要科学确定变压器规格,其负载容量决定了运行经济效益,要选择单独运行能耗水平较佳的变压器,确保变压器符合建筑项目输变电需求,保证理想的运行效果。再次,选择适宜的运转方式,保证变压器负荷得到调整,优化变压器运行。计算负荷系数后,确定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比值。对于多台变压器联合使用的情况[2],需要对变压器调整,按照一定容量和接入数量,在不变损耗等于可变损耗的情况下,对负荷系数设置,不影响系统正常电量供应,减少变压器功耗损失。考虑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时,消耗的主要设备为变压器。为了保证变压器性能充分发挥,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两种不同的变压器,优先考虑其中一个变压器的运行,当其无法满足输变电要求时转用另一个变压器,有效降低系统总能耗。

2.确定变压器负载率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负荷曲线会随着时间变化。根据时间函数,保证建筑负荷平均效率贴合最小效率,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根据建筑用电负荷最小时间段,选择高于最佳负荷的负荷率,保证能耗水平达到理想值。但是基于负载率条件,无法改变变压器损耗,只能对线损优化,将单个变压器运行的负载率控制在70%-80%内。为了更好实现节能降耗,提升变压器负载能力,需要对变压器采用无功补偿,保证运行系数达标。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电子感应原理,对电压器调整,对主要构成部分进行管理,提升变压器使用寿命,保证选择的变压器最大限度满足电气工程运行要求。

3.重视变压器运行的温度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变压器保障了各项设备稳定运行,将电压维持在稳定状态。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会出现高温绝缘老化,影响正常运行。设备消耗随着运行温度升高而提升,在对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还应对变压器位置合理考虑,将其安置在远离强光照射的位置,避免热量过度累积影响运行[3]。

4.节能变压器

铁芯和铜丝是变压器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元件,铁芯主要作用是促成电磁耦合,铜丝主要作用是形成绕组,辅助完成电源的输入和输出。实践中要严格控制这些基础元件的质量,其中铁芯通常由钢硅片叠装制成,硅片厚度最好控制在0.35mm或0.50mm,均匀涂抹绝缘漆,节能降耗要求较高时,也可采用0.20mm的其他合金材料。同时加强绕组构件的检查,确保其所使用材料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达标,且结构紧凑,满足变压器运行需求。此外还要结合建筑工程规模、特征,对变压器合理布设,尽可能选择节能功效的变压器,保证系统电力供应,实现功能和节能协同运行。

(二)设置滤波器

近年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崛起迅速,各种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技术层出不穷,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电网运行压力,各类负荷装置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何提高电路节能特性和稳定性,如何减少谐波污染,成为诸多电气工程建设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滤波器正是在该种情况下得到推广应用的,它是一种典型的过滤器件,将其应用在电气工程中,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滤波属于物理概念,实际应用十分多样化,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入自适应滤波器,在提升电气设备运行的同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使得节能环保目标实现。自适应滤波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滤波电感、滤波电容、电阻,能够滤除与自身阻抗不匹配的干扰信号,使干扰源原路返回,进而降低电气工程干扰因素。实践中可以用于滤除特定频率的波,比如5次谐波、7次谐波等;也可以用于滤除变频器、伺服系统等产生的谐波,减少电气自动化装置误动作、误报警风险,进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效率,实现降低能耗的最终目标。

(三)设计无功补偿

电网输出功率通常可分为两类,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前者用于维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促进电能向其他形式能量转化;后者主要用于建立和维持电气设备磁场,并不直接对外做功,但会间接影响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当无功功率不足时,设备无法建立正常电磁场,也无法在额定工况下高效运行。二者之间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四)加强送电线路控制

节能环保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通过融合环保理念,全面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其中,施工建设人员需要针对工程项目的特征,确保节能技术有效发挥。电能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内阻因素,阻碍部分电能传递,使其在传递过程中被消耗。线路损耗便是阻碍电能传递的重要原因之一,导线电阻数越高产生的能耗也越大。想要减少内阻对能源的消耗,需要根据电气工程供电距离、负荷容量等,在保证供电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对不同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把控:

1.导线材质

要科学地设置导线电阻率,通过使用环保材料等方式,降低电阻,从而实现系统节能降耗。现阶段可用的导线材质较多,其中尤以铜芯电导率表现最为优良,还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必要性原则进行选取。

2.导线长度

输电线线路需要合理选择,尽可能选择直线布线。变压器贴近负荷中心,避免电能倒送影响电能损耗。

3.导线截面

供电导线受到横截面影响,增加截面有助于降低电能损耗,需要对回收年限进行计算,结合季节性负荷线路,合理增大线缆截面。

4.线路布局方式

供电线牵涉到全部与电力相关的设备和装置,是重要的系统损耗来源,需要保证在楼宇中合理布设,并考虑运行和经济性等要素,切实提高布局科学性。

5.线路维护

对于电气工程而言,其电力设备运行,不仅要保证电力线路稳定供应电力,还需要为线路保持良好的环境。线路存在的电压损耗,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做好日常维护,保证线路供电符合要求[4]。

总之,供电线路是电能损耗的重要源头之一,要加强研究力度,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供电线路节能措施,从导线类型、长度、截面面积等多方面入手,保证供电线路运行效果,提高系统节能水平。

(五)合理应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能够通过太阳、风能、地热能中获取,尤其当能源消耗过大时,再生能源的利用,能够缓和实际能源消耗,对能源进行有效补充。可再生能源还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环保性,为现代化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六)加强照明设备的节约用电

1.合理选择照明设备

照明系统也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能耗较高的系统。为了更好地满足节能环保设计要求,以及实现照明设备低能耗运行,需要保证照明设备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节能环保标准,功耗较小且不会产生较高能耗的照明设备,来保证系统运行。要尽可能选择光照效果较好、能耗较低的照明灯具,比如LED、荧光灯、卤素灯等;或者根据常见的混光照明参数,合理选择相应的灯具,降低照明系统的能耗。

2.合理配光节能

根据照度计算,配光合理才能更好节约能耗。针对不同的照明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照明配光调节。根据不同区域空间的采光情况,分析照明功能差异和需求,合理设置灯光,采用局部照明、混合照明等方法等,满足不同时节和时段的照明需求[5]。

3.优化照明控制方式

对于照明灯具的控制,可以选择智能照明装置,根据系统设定转换光照,满足各种光照需求。场景控制则是利用智能传感装置,收集环境信息,根据设定数据分析信息,对光照方式切换。如,清晨太阳未升起,灯光自动开启,在光照进入窗户后,传感器感应到室外光照,则灯光自动关闭,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对于灯具的控制,还可以利用自然光,结合感应装置,对光源照度科学调节,使得自然光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节约光照电能。

结论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优势明显,不仅能够降低系统能耗、减轻成本负担,还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促成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对于节能优化设计,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选择节能效果更为优良的变压器、自适应滤波器,科学选用无功补偿方式和设置无功补偿参数,同时加强供电线路的布局设计和运维管理,应用节能效果更好的照明灯具,为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损耗电气工程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